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63例康复治疗措施及效果评价

2015-01-25 00:40李星慧孙群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绷带骨盆先天性

李星慧 孙群英 张 会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四川 南充 637000)

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63例康复治疗措施及效果评价

李星慧孙群英张 会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四川 南充 637000)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髋关节骨盆截骨手术后早期系统性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选择63例2~13岁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共计69个髋关节,在行改良莎式、Salter骨盆截骨+股骨下旋转截骨、髋臼成形术、Steel三联截骨等骨盆截骨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并根据伤口愈合及患儿髋关节恢复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训练方法、主动运动和持续被动运动相结合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经术后长期随访患者59例,随访髋关节61个,优良率为83%。结论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手术疗效,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髋关节脱位;儿童;先天性;康复训练

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最主要的发病特点是股骨头被包裹于关节囊内,丧失了与髋臼的正常关系,导致患儿出生前后不能正常发育,患肢无法正常活动。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尤其是早期手术治疗对畸形的改善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而充分的肯定。但由于手术后需要采取较长时间的固定,增加了患儿参加早期康复治疗的难度,加之以往对于手术前后系统的康复治疗重视不足,降低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因此,术后的患儿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常常不够理想,部分患儿关节功能恢复较慢,甚至不完全[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自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63例,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2~13岁,平均6.5岁。左侧脱位25例,右侧脱位19例,双侧脱位25例,共计有患病髋关节69个。术前均因下肢不等长、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呈跛行步态,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检查和长度测定等确诊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入院。患儿入院后根据其临床特点和具体病情,先后予改良莎式、Salter骨盆截骨+股骨下旋转截骨、髋臼成形术、Steel三联截骨等骨盆截骨术[1],术后均采用单髋或双髋人字石膏固定4~8周。

1.2术后护理及康复手段

1.2.1术后护理:①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小时,平稳后改为1次/4小时。重点观察石膏绷带松紧度及下肢循环情况,包括皮肤温度、颜色,是否有肿胀,足趾活动度、知觉。发现有异常通知医师及时处理。②体位护理。患儿术后回病房,避免用手指的力量在未干的石膏绷带上压出凹陷,至该处软组织受压迫。以海绵垫抬高患肢20°~30°,以防术后肢体肿胀。③预防并发症。为防止骶尾部及石膏绷带受压部位的褥疮发生,绷带边缘贴上花瓣式胶布,以避免绷带刺激皮肤,并每天检查骨突部位及绷带受压部位皮肤,每4 h翻身1次,保持衣服、床单整洁、干燥。④心理护理。由于孩子年龄小,心理护理难度更大。护理人员首先要解除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多介绍成功恢复的病例,力争家长的全面配合,使患儿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1.2.2康复训练:①被动功能训练期。自麻醉清醒后即进行踝、跖趾关节等非固定部位以及上肢各关节的屈伸及旋转活动。4~8周拆除固定石膏后行双下肢皮肤牵引,在进行牵引的时候对患者采用下肢关节锻炼器,预防其关节发生僵硬,对髋关节和膝关节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②患者主动训练的阶段。在手术后8周左右,可以停止使用下肢关节锻炼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年龄,对其进行主动训练的指导。有的患者因为还比较小,在锻炼中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因此需要构建一个特殊的家长患儿合作的形式,通过家长的监督,按照医师所嘱咐的进行执行,贯彻治疗,并注意在执行过程中要时时给予患儿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并督促其坚持锻炼,在这个期间,患可以先让患儿进行屈髋运动的联系,一直到患儿能够自己完成髋关节的屈伸运动之后,就可以适当地指导患儿进行外旋、外转、内旋内收等运动,再接着指导患者进行下蹲运动,每天坚持3~4次,每次做的个数为40个左右。从第4个月开始,可以让患儿进行空蹬自行车的运动,每天坚持2.5 h左右,在锻炼半年后,对患儿进行X线检查,观察其骨折愈合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患儿摔倒加重病情。

2 结 果

在我科收治的63例患儿中,共有59例患儿、61个髋关节术后经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根据McKay改良DDH疗效评定法进行评定:优:稳定无髋痛、跛行,全髋活动好;良:稳定无髋痛,轻度跛行;可:稳定无髋痛、跛行,全髋运动量少于正常;差:不稳定,髋部痛,Trendelenberg试验阳性。结果:优33例,良16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83%。本组评定为疗效差的3例患儿年龄均>10岁。

3 讨 论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较常见的小儿畸形,闭合复位是低龄儿童(<18个月)首选的治疗方案,>18个月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则须采用手术治疗[3]。无论是采用闭合复位或是手术治疗的患儿,都需要进行一定时期的髋部固定。若在固定时期不进行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会使患儿错过术后髋关节塑形和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影响手术效果。年龄较大的患儿(如>10岁),髋关节结构异常时间较长,且畸形的组织结构和应力关系已经发育到一定阶段,故手术效果较年龄小的儿童差。儿童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创伤较重,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固定,如果得不到系统的训练,往往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生活能力减退等后遗症。术后如果进行系统的髋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可有效地以减轻或消除髋关节功能障碍,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校正解剖关系后的延续,尤其是早期的康复干预可以更好地促进关节各项运动功能的康复,但这需要医务人员、家长和患儿的共同合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1]陆鸣.Salter截骨术联合股骨近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43-46.

[2]梁竹.专业人员特殊需要患儿家长合作模式[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1):33.

[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2009年版)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9):953-954.

Evalu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and the Effect of 63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LI Xing-hui, SUN Qun-ying, ZHAGN Hu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uanbei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 China)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arly collimat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hip(CDH). Method Sixty-three cases with sixty-nine hips were studied. The aged ranged from two to thirteen years old. Thes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osteotomy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cedure. Th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included ROM exercises and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muscle strength and hip function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This rehabilitation program is effective in long term after hip surgery.

Hip dislocation; Children; Congenital; Rehabilitation

R726.8

B

1671-8194(2015)11-0030-02

猜你喜欢
绷带骨盆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透明的绷带
America's Top Young Scientist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腰部绑带好处多
对雪人的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