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油茶品质与产量的技术措施

2015-01-25 10:15胡乐华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6期
关键词:油茶树油茶

胡乐华

(安徽省宁国市林业局,安徽 宁国 242300)

提高油茶品质与产量的技术措施

胡乐华

(安徽省宁国市林业局,安徽 宁国 24230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油和橄榄油并称为世界2种最为优质、健康的高端食用油。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对身体健康的追求,茶油也越来越受追捧。油茶这座山地“油库”不仅潜力巨大,而且经济效益也日趋显现,是产区农民增加收益的“铁杆庄稼”。油茶树四季长青,且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特性,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着力提高油茶的品质和产量,是我市林农致富、林业增收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提高油茶品质与产量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垦复抚育、整枝修剪、土壤肥水供应、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主要技术。

油茶;技术;品质产量;宁国市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已有2000 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中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宁国市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和油茶适生区域,20世纪60~70年代,在全国大规模建造油料林基地的形势下,全市营造油茶林近6666.7hm2,在当时的情况下,对绿化荒山荒地、改善农民生活、减缓国家油料紧缺等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由于历史性的原因,以往油茶的价值未被市场认可,地方政府及林农对其管理和发展的积极性差等,则基本没有发挥出效益。宁国市于2006年开始重视对油茶产业发展,并将其作为推进林业经济和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政策、技术、资金、项目上予以倾斜,专门成立了油茶课题科技攻关组,致力于全市油茶产业化建设,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油茶产业,在油茶基地建设、良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市新种植和低改的2000hm2油茶林近年陆续挂果,目前部分油茶成林已进入丰产期。

采用品质优良的油茶嫁接苗造林,经过4~6a幼抚管理,即进入开花结果期,一般第10a进入盛果期,经济收益期限长达45~55a。在盛果期内,因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成分,树体对光照、温度、水肥的要求高,如果管理不当,则会引起产量质量较大幅度的波动,出现大小年状况,甚至导致油茶林早衰现象。因此,对油茶成林实行科学的管理,才能保持高产稳产,发挥更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1 油茶成林抚育管理

1.1 抚育垦复

抚育垦复是油茶成林管理的最基本措施。每年进行2次:冬季深挖垦复,深度达20~25cm。按山地的地势坡度大小分全垦、带垦和穴垦。深挖时注意树冠内浅些,树冠外深些;夏季进行浅锄抚育,可起到消除杂草,疏松表土等作用。垦复一定要注意水土保持,坡度大于10度的林地,要沿水平带垦抚育,带与带之间留一条不垦的草带,翌年再垦挖前一年保留的草带,如此交换更替,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做到松土后利用除下的杂草覆盖树盘,厚度达10cm左右,可起到稳定土温、保持水土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1.2 培土施肥

林地培土能提高林地蓄水保水能力,提高冬季土温,促进微生物活动,促使油茶增产。培土的简便方法是在山地环山水平带的内侧挖竹节沟,既可拦水蓄水。又能将挖出的土培在带面、油茶根盘周围;合理施肥是油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常用的肥料有:人粪尿、厩肥、绿肥、菜枯、尿素、钙镁磷肥、复肥等。施肥要根据当地土壤、气候、季节、肥料种类等不同情况,做到科学合理施肥。在宁国市一般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速效肥施1次萌芽肥,促发春梢;6月上中旬用复合肥施1次壮果肥,促进花芽分化,果实膨大;12月至翌年l月,用腐熟农家有机肥施一次采果后肥,与土拌匀作为基肥。施肥深度一般以20~40cm为好。对于平缓坡的林地沿树冠滴水线内缘开沟施入;坡度较大的林地在树的上方开沟施入,并及时复土。除土壤施肥外,还可采取叶面施肥,在5~9月用0.5%~1.0%的尿素加0.1%~0.3%的磷酸二氢钾或植物促长剂喷洒叶面,叶面施肥的优点是省肥、效果较好。

2 成年油茶树整枝修剪

2.1 正常生长油茶树的修剪

油茶成林的树冠已经形成,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趋于平衡。成年油茶树多以萌发春梢为主,夏、秋梢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春梢是结果枝的主要来源,要尽量保留,一般只需将位置不适当,如过高的、强侧的徒长枝,干枯枝、衰老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剪掉,而对弱侧的要适当保留,以进一步调整树形,并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树干下部萌生的下脚枝(芽)要及时剪(抹)去。及时对衰老的枝组进行更新。对于过分郁闭的林地,应进行适当间伐,成林郁闭度应保持在0.8以下。油茶修剪主要在冬季进行,但摘心、抹芽、疏果等也可以随时进行。在一般情况下,油茶修剪量愈重当年产量则愈低,剪去10%以下为轻度修剪,10%~20% 为中度修剪,20%以上为重度修剪。幼树、旺树修剪宜轻;20a以上的成年树宜加重修剪;衰老树更应加重修剪,必要的时候可采取断砧(副枝) 处理。同一株树上主、副枝之间,强枝宜重剪,目的是抑强扶弱;同一树上侧枝生长强的宜轻剪,弱者宜重剪,目的是希望强的侧枝生长缓和而转入开花结果,弱枝转强后枝梢充实。总之,成林的盛果油茶树的修剪主要是使树体立体结果,保证内膛和树冠下部光照,不使结果部位年年外移,而内膛和下部光秃,保持主枝、副主枝枝组的从属关系和枝组的壮实。

2.2 出现大、小年状况树的修剪

大年树是因为上年开花结果少,大量养分用于结果枝生长,如果不加控制,则当年大量结果后抽枝减少,明年又出现花果少,枝梢多的反复。修剪程度宜重,可疏删和短截一部分结果枝,以减少结果量,促发新梢,夏梢可剪除;对于小年树的修剪,尽可能保留上年抽生的一年生枝,即使较短小位置不好的枝也要保留。推迟修剪,尽量保留结果枝。保留上年采果后的粗壮有叶果蒂枝。仅疏除细弱、密生枝、病虫枝、徒长枝。

2.3 衰老树与受灾树的更新修剪

针对一些衰老的油茶树(林),主要是加强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并根据树势进行更新,促使隐芽萌发,抽生新的枝梢,恢复树势和产量;对遭遇受冻害的油茶树,要及早摘除冻死叶片,但不能过早剪去冻害枝梢,应等到萌芽时,尽量保留新抽发的枝梢;同时要保护好树干和其他骨干枝;对台风等危害油茶树,不能过早修剪被害树,应等到新梢萌发,生与死分界明显时,保留树上绿色幼果,多留小枝保护骨干枝。

2.4 成年油茶树修剪要点及注意事项

(1)修剪时应先剪下部,后剪中上部;先修冠内,后修冠外。做到内膛通而不空,内饱外满,左右不重,枝叶繁茂,通风透光,扩大结果体积。(2)修枝时切口要光滑,特别是用锯时要防止树枝撕皮开裂,不要直接用手折断;一般不希望剪口处萌发新枝的地方要紧贴树干,而希望促生新枝的地方要注意将最上部的芽朝向希望新枝发育的方向。(3)特别注意不要随意短截当年新梢,对于兼用采穗圃,在采穗时要用枝剪,不能直接用手掐,要从根部剪,不能图便利,只剪上部可用的部分,避免因顶端优势而萌发丛生枝,给以后的修剪带来困难。(4)修剪时间一般从采摘茶果后到春季萌芽前进行。修剪应与垦覆、施肥及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措施配合进行,如有剪下的病虫枝尽快搬出林地外进行焚烧处理。此外,平时要注意适时除萌抹芽,出现丛生枝,要及时做取舍修剪。

3 保花保果与病虫防治

3.1 授粉与保花保果

油茶为异花虫媒授粉树种。异花授粉的坐果率比自花授粉高l5%~30%。所以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蜜蜂传播花粉,鼓励蜂农到油茶林中养蜂,能大幅提高坐果率;因油茶开花多,落花落果也多,坐果率一般为25%~35%。所以,保花保果非常重要,应采取综合措施:(1)春保梢。根本在于培养旺盛树势,促发健壮春梢;(2)疑保果。落果的原因在于养分供应不足.如在落花落果前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减少落果现象。在春夏之间喷射2%的过磷酸钙或10mg/L的赤霉素,或20~50mg/L的萘乙酸.能减少5%~15%的生理落果;(3)秋保树。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供应树体所需养分。要注意防止叶片的不正常脱落,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使树体养分充足,水分平衡,叶色浓绿,生机旺盛;(4)冬保花。在花期喷施徽挝元素硼、锌和植物激素等,对提高坐果率有明显效果。

3.2 主要病虫害防治

油茶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与生物、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经营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增强树势,减少病源、虫源,并抑制其发展。对于病虫害比较严重且蔓延速度较快的情况,应采取药物防治。如油茶炭疽病的发病高峰期在7~9月,可用1%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每半月1次,连喷3~4次。油茶软腐病在发病期可喷洒1%波尔多液或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油茶毒蛾可在幼虫3龄之前用100~200倍肥皂液或晶体敌百虫500~1000倍液喷洒。油茶尺蠖可结合垦复灭蛹,2~3月捕蛾刮卵,对2~3龄前幼虫,喷50%二溴乳剂1000倍液或90%的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最值得推广的是生物防治,不仅经济有效,而且副作用少。可以通过培育和保护天敌,如黑缘瓢虫、大红瓢虫来抑制介壳虫的繁衍。寄生蜂、寄生蝇可防治油茶尺蠖等。

4 油茶果采收与处理

油茶果未到成熟期就早早收摘,会导致出油率很低,甚至于无油可出,有时还会出现苦涩味,严重降低油品质量。因此,采摘一定待茶果成熟后采摘,茶果成熟的标志是同株树上少量果实出现开裂,果皮光滑,色泽光亮。红果类型的果实成熟时果皮红中带黄,青皮类型青中带白。籽壳呈深黑色或黄褐色,有光泽,种肉白中带黄,现油亮。茶果成熟时,花果并存,俗称“抱子怀胎”,采摘茶果时应不伤枝干和花苞。时逢每年的“霜降”,油茶已经“瓜熟蒂落”,即进入采摘期。油茶的采摘直接关系到当年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翌年的生长情况,故应适时组织茶果的采收,以提高出油率及利于来年的健康生长。

4.1 采摘时间与成熟茶果特征

当地有谚语道,“没过霜降节,油在树上歇”、“霜降节后多一日,茶油上树多一滴”,这些农用俗语形象说明,在霜降期间,油茶果的油脂含量达到最高,油质也最好,此阶段是油茶果的最佳采摘时期。油茶果正常成熟时的特征为,茶果颜色深而发亮,果皮上的茸毛已经脱掉,茶果基部毛粗而硬,茶果开始微裂,果皮松脆,用手容易剥开,茶籽呈黑褐色而发亮,种仁白中带微黄,呈现正常成熟期的特征,此时正是油茶果的采摘适期。据测定,正常成熟期采摘的油茶果的茶籽,每100kg出油量在30kg左右。

4.2 采摘方法与安全措施

油茶素有“抱子怀胎”的美誉,果实成熟时,又逢油茶花含苞待放时,为避免伤害枝叶和花,原则上采用人工手摘球果。油茶采摘的“霜降”期间,林地内和水保带中的杂草已渐枯黄,深秋的天气易出现气温较高、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进山采集油茶需时刻注意森林防火,不要在采摘期间用火、吸烟,确保安全。

4.3 茶果采集后的处理

油茶果采收回来后,需堆沤1周左右时间,让茶籽起后熟作用增加油分。抓紧晴天摊开翻晒3~4d后,油茶籽自然开裂,多数油茶籽能剥离,未分离的进行人工分离,然后过筛扬净,继续晒10d左右,使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有机物充分转化成油脂。如果阴雨天无法及时晒干,应将茶籽铺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厚约45~20cm,每天翻动1~2次,防止发热、霉烂或发芽,一遇晴天就及时翻晒。茶籽晒干后果壳重量比基本是1∶2,晒好的油茶籽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收藏。经过1~2个月后茶籽含油率达到最高时,再复晒1~2d,这样出油率高,油质更好。

[1]李朝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绿色科技,2015(4):44-46.

[2]杨芬芳,李文育,廖小红,等.油茶发展前景及高效种植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5):301-301.

[3]彭燕娜. 油茶丰产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J].南方农业,2014(30):45-46.

[4]束庆龙,张良富.中国油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5]赖鑫才.油茶发展前景及高效种植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0):148-149.

[6]胡小康,王真,王兰英,等.油茶低产林分类改造技术要点[J].林业科技,2014(3):37-38.

2015-10-19

胡乐华(1977-),女,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与科技推广等工作,E-mail: sxly2866@163.com。

S794.4

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6.020

猜你喜欢
油茶树油茶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油茶树不结果?有一点原因要注意
油茶树种植管理技术
家乡的油茶
茶耳
老家的油茶树
中国油茶花开的春天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