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四十一)

2015-01-25 12:26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白细胞淋巴细胞

陈在嘉

难忘病例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四十一)

陈在嘉

病例82 颅内感染与脑血管病混淆不清

家庭主妇, 65岁,患者于1976-08-24晚畏寒,未试体温,次日早起觉头晕、恶心并有呕吐,至校医院检查血压190/110 mmHg(1 mmHg=0.133 kPa),当时神智尚清楚,处理情况不详。08-26嗜睡,说话不清即来我院急诊,体温39.5℃,神志欠清,左侧肢体运动不灵,嘴角歪斜,颈项强直,克尼格征(-),白细胞24.62×109/L,中性粒细胞91%,淋巴细胞9%,为排除颅内感染,行腰椎穿刺,颅内压140 mmH2O(1 mmH2O=0.098 kPa),1976-08-27收入院。

患者于5年前发现血压高160~190/100~110 mmHg,间断服药,未坚持持续治疗,血压不平稳,家族中无特殊。

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9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50/80 mmHg,发育营养良好,神志不清,皮肤无黄染,眼球斜向左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角膜反射左侧较迟钝。颈强直,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肺底部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90次/分,无明显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左上肢软瘫,右上肢和两下肢强直,病理反射存在,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克尼格征(-)。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糖(-),蛋白(+),红细胞16~19/hp,白细胞5~9/hp;便常规:除蛔虫卵外,无其他发现。X线胸片:两肺未见明确实变,心脏不大,气管向左移,可能为增大甲状腺推压所致。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劳损。眼底检查: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在急诊室即开始应用青霉素和氯霉素。入院当日白细胞上升至42.95×109/L,中性粒细胞86%,淋巴细胞14%,08-28再次腰椎穿刺,颅内压110 mmH2O,脑脊液:无色透明,未见红、白细胞,生化检查:蛋白68 mg/ml,糖91 mg/dl,氯化物112 mmol/L。

从两次腰椎穿刺检查结果,考虑可以除外颅内感染,认为系脑血管病并有继发感染,用羟乙基淀粉,后继用高张葡萄糖及甘露醇,一直高热至08-30降至37℃,深度昏迷,09-01 2 am面色苍白,血压升至220/80 mmHg,心率132次/分,两肺有干性啰音,右肺有湿性啰音,呼吸机给氧,注射速尿,呼吸急促60次/分,5:50 am全身大汗,两肺满布湿啰音,静脉注射西地兰。血压逐渐降低,心率减慢,四肢冰冷、应用阿拉明静脉滴注,9:55 am 心跳呼吸骤然停止、抢救未能成功。

尸体病理检查:脑重1 275 g,脑膜未见炎性渗出或粘连,蛛网膜下腔无脓性分泌物,软脑膜轻度充血。脑回变宽,脑沟变深,固定后左脑半球稍膨隆,右脑前稍突。扁桃体切迹较清楚,脑底无粘连或分泌物,未见脑疝。脑组织柔软,切面脑组织未见异常。主要发现右大脑、底节、右内囊及丘脑、桥脑中有散在病灶,包括神经β细胞退变伴胶质细胞噬节现象,有灶性圆细胞及少量中性细胞浸润,脑血管充血,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蛛网膜下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等渗出。这种病变符合病毒性脑炎。颈内、外动脉无血栓,颅内无出血,左右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有中度粥样硬化,右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有大血块,其余脑血管未见异常。冠状动脉:左右及其主支未见明显病变,心肌肥大,尤以左心室明显。气管、支气管,肺内、外有急性炎症为继发于脑炎临终合并支气管肺炎改变,结合临床及病理发现,患者死于急性病毒性脑炎合并支气管肺炎,呼吸循环功能失调乃中枢神经病变所致。

老年患者伴有高血压,出现神经系统问题,易与脑血管病联系,脑血管病也常继发呼吸道感染,本例起病像是感染,两次腰椎穿刺,因系病毒感染,脑脊液改变不像细菌感染明显,因而倾向是脑血管病,继发身体其他部位感染。

2014-08-12)

(编辑:漆利萍)

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诊治中心

陈在嘉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冠心病方面研究 Email:chenzaijia102@126.com

R541

C

1000-3614(2015)01-0080-01

10.3969/j.issn.1000-3614.2015.01.021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白细胞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白细胞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