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依赖现状分析

2015-01-25 08:46李梦龙聂劲松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检出率体重

李梦龙,聂劲松

(1.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2.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410000)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体育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当今社会最健康、经济、时尚的保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1]。研究表明,规律的运动对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都非常有益[2],但是,如果运动参与者没有科学系统的方针来指导运动,不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运动方式,而是盲目、无节制地进行运动,很容易产生不良的运动现象,损伤自身的肌肉、关节和内脏,影响机体健康[3]。1987年Veale首次提出了运动依赖这一概念,他指出,对于运动依赖者来说,每天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运动,规律运动一旦停止,近似物质成瘾者戒断的症状包括:失眠、焦虑、食欲减退、暴躁等就会出现。甚至有些人即使已经因为运动受伤也不愿暂时停止运动,从而导致伤势更为严重[4]。运动依赖目前已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是一个值得注意防范和加以矫治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也是科学健身方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湖南省内3所高校的1 601名在校大学生为受试。

1.2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自编运动依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BMI(身高/体重)、每次运动时间、每周运动次数、持续参与时间,共6个问题。

2)运动依赖量表:2004年Terry设计了运动依赖量表(EAI),此量表由6个问题组成,采用Likert5点计分,总分从6分到30分,依据Terry的研究,EAI≥24即认定为有运动依赖,EAI为13~23分之间的认定为有运动依赖症状,在0~12分之间的认定为没有运动依赖症状,EAI得分越高,运动依赖症状越严重。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 689份,回收问卷1 621份,删除填写有规律和填写不完整的调查问卷20份,实际纳入分析的有效问卷为1 601份,问卷有效率为94.79%。1 601名研究对象中男生为984名,占61.5%,女生为617名,占38.5%;19岁的为150名,占9.4%,20岁的为787名,占49.1%,21岁的352 名,占22%,22 岁的312 名,占19.5%;体型上,偏瘦的(BMI<18.5)为194 人,占12.1%,体型正常(BMI为18.5~24)的为1 054人,占65.8%,体重过重(BMI为24~27)的为272人,占17%,体重为肥胖(BMI>27)的有81 人,占5.1%。

2.2 运动依赖的检出情况分析

Terry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当研究对象的运动依赖量表(EAI)得分大于等于24分时,就可判定该研究对象为运动依赖。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1 601名研究对象中,181名研究对象的得分大于等于24分,运动依赖的检出率为11.3%。

2.2.1 不同性别研究对象运动依赖的检出情况分析

根据Terry的研究,EAI≥24分就可以认定为运动依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见表1),被判定为运动依赖的男生有127人,检出率为12.91%,而被判定为运动依赖的女生有54人,检出率为8.75%,男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经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7,P=0.011)。

表1 不同性别研究对象运动依赖的检出情况分析

2.2.2 不同年龄研究对象运动依赖的检出情况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见表2),被判定为运动依赖的19岁的大学生有14人,占9.3%,20岁的有92人,占11.7%,21岁的有34人,占9.7%,22岁的有41人,占13.1%,不同年龄研究对象运动依赖的检出率略有差异,20岁和22岁大学生的检出率略高于19岁和21岁的大学生。经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8,P=0.441)。

2.2.3 BMI与运动依赖检出率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见表3),被判定为运动依赖的大学生中,体重偏轻的有29人,占14.9%,体重正常的有113人,占10.7%,体重过重的有33人,占12.1%,肥胖的有6人,占7.4%,不同体重指数研究对象运动依赖的检出率略有差异,体重过轻和体重过重的大学生的检出率略高于体重正常和肥胖的大学生。但经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4,P=0.227)。

表2 不同年龄研究对象运动依赖的检出情况分析

表3 研究对象体重指数与运动依赖检出率的相关性

2.2.4 持续参与时间与运动依赖检出率的关系

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持续参与时间小于3个月的人群中运动依赖者有10人(4.6%),3~6个月中有运动依赖者21人(7.5%),6个月到1年中有运动依赖者50人(12.1%),1~2年中有运动依赖者68人(13.7%),运动时间大于2年的人群中运动依赖者有32人(16.5%),说明研究对象持续参与时间越长,运动依赖的检出率越高,这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21.40,P <0.001)。

2.2.5 每周运动次数与运动依赖检出率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见表5):每周运动次数为1次的人群中运动依赖者有0人(0%),2次的人群中运动依赖者有33人(5.5%),3次的人群中运动依赖者有50人(10.6%),4次的人群中有运动依赖者31人(17.1%),每周运动次数大于4次的人群中有运动依赖者67人(29.4%)。可见,研究对象每周运动次数越多,运动依赖的检出率越高,经趋势卡方检验显示,这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28.18,P <0.001)。

表4 研究对象持续参与时间与运动依赖检出率的关系

表5 研究对象每周运动次数与运动依赖检出率的关系

2.2.6 每次运动时间与运动依赖检出率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见表6):每次运动时间为30 min以内的人群中运动依赖者有4人(2.5%),30~60 min的人群中运动依赖者有31人(9.0%),1~2 h的人群中有运动依赖者90人(12.5%),每次运动2 h以上的人群中有运动依赖者56人(15.1%),研究对象每次运动时间越长,运动依赖的检出率越高,经趋势卡方检验显示,这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19.88,P <0.001)。

表6 研究对象每次运动时间与运动依赖检出率的关系

3 结语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EAI得分达到24分以上的共有181人,根据Terry的研究,EAI≥24分就可以认定为运动依赖,因此,本次研究被判定为运动依赖的大学生为181人,占11.3%,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

对大学生个人一般情况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在性别方面,大学生的运动依赖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在持续参与时间、每周运动次数、每次运动时间等变量上,大学生运动依赖检出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在年龄和BMI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持续参与时间越长、每周运动次数越多及每次运动时间越长的运动依赖的检出率较高。

[1]孙飙.以身体活动为核心的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1):13-20.

[2]吕晓标,卫志强,张楠楠.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112-115.

[3]李梦龙,马卫平,邓罗平.运动依赖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4):360-364.

[4]李梦龙,马卫平.大学生规律运动者运动依赖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6):546-548.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检出率体重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最严象牙禁售令
你的体重超标吗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