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疗法:伦理精神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现

2015-01-26 17:15遇时,尹梅,邰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

人本主义疗法:伦理精神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现*

遇时1,尹梅2,邰升3,岳玺中4,王彧2**

(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院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franclife@163.com;2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86;3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一病房,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介绍了人本主义疗法的概念及其内涵、在外科学方面的应用、精神本质及与生命伦理学的对接;分析了围手术期的患者需要人本主义疗法,主要包括技术、伦理、心理、实践等层面的需求;讨论了人本主义疗法在临床中的践行,包括践行的条件、人员、措施及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人本主义疗法;围手术期;生命伦理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人本主义疗法:伦理精神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现”,项目编号:12542161

通讯作者,E-mail:leaf830222@aliyun.com

中图分类号〔〕R-052〔

收稿日期〔2015-03-19〕

Humanism Therapy: Realization of Ethical Spirit i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YUShi1,YINMei2,TAISheng3,YUEXizhong4,WANGYu2

(1OralHospitalOffice,TheFirstHospitalAffiliatedtoHarbinMedicalUniversity,Harbin150001,China,E-mail:franclife@163.com; 2TheSchoolofHumanities&SocialScience,HarbinMedicalUniversity,Harbin150081,China;3TheFirstWard,DeparmentofGeneralSurgery,TheSecondHospitalAffiliatedtoHarbinMedical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4Women′sHospitalSchoolofMedicin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0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therapy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surgery, the spiritual essence and the docking and bioethics. The authors also analyzed the perioperative patients need humanistic therapy, including technology, ethics, psychology, the needs of the practice; discusses the humanistic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includes: practice conditions, personnel, measures and problems.

Key words:Humanism Therapy; Perioperative; Bioethics

1人本主义疗法是医学伦理精神的回归途径

1.1人本主义疗法的概念及其内涵

人本主义疗法衍生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R·罗杰斯于二战后开创。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强大的历史性哲学根源源于古希腊而又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高扬的人道主义思想。它强调以求助者为中心,主张治疗师要有真诚关怀求助者的感情,尊重其存在,在真诚和谐的关系中启发其运用自我发展的潜力越过身心面临的困境、增强自信心、促进自身健康成长。[1]这一疗法因其适合的人群比较广、覆盖的领域较多而在欧美各国广泛流行。

1.2人本主义疗法在外科学方面的应用

外科医护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人本主义疗法为围手术期患者营造一个有利于缓解痛苦的氛围。使患者能够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改变不良心态。

一方面,当围手术期患者因遭遇手术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上的变化,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时,对患者进行人本主义疗法就变得同医学技术治疗一样重要了;另一方面,在出现了不良预后的情况下,医学上有限的治疗方式已不能保证术后患者的身心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此时,使其以一种相对积极的心态依靠自身调节去面对疾病,更有助于延长其生命并获得一个相对好的治疗过程。

1.3人本主义疗法的精神本质及与生命伦理学的对接

人本主义主张把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且个体是具有自然与社会性的有机系统。它充分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反对把人的心理活动降低到化学和物理层面。[2]因此,以人为本、积极、自主且自我实现便是人本主义的人性观和价值观。

“生命伦理学是利用生命科学以改善人们生命质量的事业,同时有助于我们确定目标,更好地理解人和世界的本质,因此它是生存科学,有助于人们对幸福和创造性的生命开处方”,[3]这是第一次给生命伦理学下定义的生物化学家范·伦塞勒·波特(Van Rensselaer Potter)教授,从生命伦理学的本质和存在基础上对生命伦理学作出的阐释。这表明,现代生命伦理学所解释的人是有生理社会双重属性的人。它主张医学既要关注如何推进医学技术的发展来保持和延长人的生命,更要关注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至今日,生命伦理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伦理生命学”,它不仅对人的生命状态进行道德追问,对生命的终极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尤其对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价值与意义的道德哲学解读,而对灵性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哲学化注释已成为其最核心的价值追求。[4]

对于围手术期患者这一特殊性群体而言,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框架下,人本主义疗法的应用将人本主义的精神本质与生命伦理学的价值追求完美的契合到了一起,完成了对“人”外在与内在的真切关注,充分诠释了医学即人学的终极意义。

2围手术期的患者需要人本主义疗法

2.1技术需求

医学作为一门经验色彩浓重的学科,无论何时,只要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断裂,医生就不得不依照经验行事,使得很多医学未解的难题遗留到了今天或者更遥远的未来。外科学在十九世纪伴随着临床医学的产生而产生,随后,解剖学的应用,青霉素的发现,一系列抗菌药物的研制及应用,为外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近一百年来,麻醉术的不断改进,输血和补液日益受到重视,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都使得外科手术的范围不断扩大,手术的安全性也不断提高。即便如此,在面对一些病症,如某些恶性肿瘤时,外科学的治疗手段依然会显得无能为力。在经历着“手术很成功,但患者去世了”的尴尬与痛心境遇里,人本主义疗法因其价值追求与医学人道主义的高度一致性而水到渠成的成为外科的有力支点。

2.2伦理需求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普救含灵之苦的医学从来就不曾是一门纯粹的科学,而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有着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包容人类社会各种价值观的综合体。它穿透人文与科技、道德生活与商业运作、世俗关注与终极关怀的各个层面,表达着人性、知性、理性的深刻关系。[5]这种特质也恰恰是医学道德化的体现,更是医学在伦理层面即生命伦理的价值追求。而这种价值追求的实现势必要求医学去寻求技术之外的人性温度,对生命与苦痛投注更多的人性抚慰与诗性的阐释。虽然当前社会对医学除技术性之外的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认可,但更需认可的是由于泛技术主义、功利主义、法律缺失、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渐趋失落——这种现象在通过创伤来解除病患的外科领域内显现的更为敏感,因此,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人本主义疗法,将会为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开启一扇通向光明的窗子。

如今医患关系已成为整个医疗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当患者面对医生时,医生处于一个带有服务、利益、荣誉、知识传承与进步等多种目标的专业境遇之中,这对患者而言乃是一个陌生的疆域,并成为了这种陌生境遇中的“异乡人”,他并不完全知道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以及对自己意味着什么。[6]“异乡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在他将要加入的社会群体中它没有任何成员地位,因而没有办法得到一个出发点来采取自己的对策。此时,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可出现三种情况:第一,患者个人目标同医生的价值承诺不一致并发生冲突而导致的敌对关系;第二,医生帮助患者理解其技术性及专业性的承诺并有了相似的信念而形成的向导关系;第三,医生与患者形成了相互理解和承诺共同目标的相同结构和价值追求而产生的朋友关系。在这三种情况中,只有朋友关系的维系才可能构建出和谐的医患关系。这种关系在外科领域同样适用,人本主义疗法的介入,强调以手术患者为根本,通过关注、沟通等手段设身处地的理解围手术期患者的身心感受,共同致力于对疾病的救治与对健康的发展,医生与患者终会成为异乡的道德友人。

2.3心理需求

当人遭受疾病时,难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心理会处于某种非常甚至是极端的状态,而围手术期患者与普通的患者相比,不仅需要外科医生精准的技术,更需要他们人性的关怀和心灵的抚慰。一个合格的医者,面对着身心俱疲的患者,仍会竭尽全力的去救助他,哪怕不能治愈其躯体的健康,也要抚慰其疼痛的心灵。

术前,大多数患者都会对创伤性的手术心存畏惧,认为“手术就是动刀子,能不做就不做”;部分患者也会考虑主刀医生的技术水平,担心术中意外情况的出现;由于医患双方医学知识的不对称性,患者无法理解医学常用的专业术语;面对手术同意书的时候,有些患者因害怕手术及麻醉的风险拒绝签字的状况也屡屡出现。此时,人本主义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多一点耐心,容忍并理解患者,要满怀关爱之心,给予鼓励、理解的语言,为患者增加信心,使其免疫能力、代偿能力和各种协调能力增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只有真正的德才兼备的医者,才能让患者放心的将性命相托。

术中,患者来到陌生的环境中,他们比较关注自身的隐私,如果有实习医生在场,患者的担心和恐惧将会进一步增加,心理的过度紧张也将导致血压不稳、心跳加速等一系列生理问题的出现,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此时,虽然由于麻醉的原因患者已渐失知觉,但却更需要医生尽心呵护。这也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更高境界的要求:在有限的不被外人了解的时空内,如何对待手术台上的患者?这种情怀不仅仅体现着外科医生的职业素养,更映现了柳叶刀上浓浓的的人文关怀。

术后,患者急需了解手术的结果,手术是否成功,术后的注意事项,饮食的要求,康复的时间等很多与手术相关的问题,渴盼更多的关怀与照护。此时的外科医生俨然已成为患者的精神支柱,应尽量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时常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急躁、紧张的情绪。“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剂良药更能祛除生理疲惫和痛楚”,在外科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人本疗法,对患者“治身”与“养心”相结合,更有利于术后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对于一些不良预后的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严重性或者不可治愈性,其心理反应更为强烈。这些患者可能在医学方面已没有治愈的可能,但仍有着对生命和健康的渴望,更需要一种有质量的生命。因此人本主义疗法此时便充当了手术不良预后患者心灵的安慰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安抚患者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有质量的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2.4实践需求

如今,欧美国家的医疗领域,对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已成为一种趋势,尤其对某些特殊的外科手术患者,在其医疗组内会有至少一名心理医师针对患者因手术治疗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作相关的处理和治疗。这种医生与心理医师的组合会对手术患者疾病的治疗达到最优的效果。尤其对于不良预后的患者,虽然在国内尚未有成熟的条件在医师组内配备专门心理医师,但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案。

3人本主义疗法在临床中的践行

3.1践行的条件

近年来,“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论大小医疗机构几乎都将“人本”作为其管理、医疗实践的出发点。尤其是自2005年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通知》的文件以来,从医疗机构的管理到各科室的诊疗实践都贯穿了这一思想,这为人本主义疗法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及政策上的保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也日益强烈。相应的,医护人员在日常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对人本理念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2践行的人员

3.2.1外科医护人员。

外科医生作为与围手术期患者“亲密接触”的人员,他们最为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患者的心理变化等状况,由他们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人本主义干预最为有效。在人本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外科医生不再是传统的保持情感中立的科学家,而是除此之外的健康教育家、心理咨询师和患者的技术顾问等不同角色的统一体。在具体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由哪些医生对患者实行心理干预并制定出相应的细则。

由于现阶段我国人本主义在医疗领域的实践主要体现在护理方面,因此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外科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有着一定的优势。将人本思想融入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去,拉近与患者的心灵距离,抚慰患者的心理创伤,让患者放松身心对他们产生依赖感及信任感,满足围手术期患者对安全、爱与归属和尊重的需要。尤其是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而言,用一颗真诚的心与患者沟通交流,将有利于患者消除强烈的孤独感和紧张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3.2.2心理专业人员。

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人员是最符合要求的,他们可以很清楚、很准确的了解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的进行干预及治疗,同时还可以指导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而且在欧美一些大型的医疗机构里也有相应的人员配置,为我们提供可供参考的实例。另外,在有些医学院校中很多有着心理学和医学背景的医学生正在尝试着相关研究和工作,所以,一些大型的医疗机构可以考虑招募这类人员到医疗机构以社工和志愿者的身份完成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照护工作。

3.2.3围手术期患者。

作为人本主义疗法实施的对象,根据病情的程度、手术的情况、患者的心理素质等将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分类治疗,但通常情况下讨论的对象是特殊的围手术期患者。这部分患者通常指手术不良预后的患者。他们的病因、病史、病情都很复杂,手术治疗可能仅仅是延缓患者的生存时间,患者心理焦躁、绝望,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降低。医学的手段已不足以维持其身心的发展,如胆囊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对于此部分患者而言,充满人性关怀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介入,效果要优于临床上对生命的维持治疗。

3.3践行措施

人本主义疗法的外在实现形式就是患者的咨询。当然,这种咨询对于围手术期患者而言,是在一个由专业心理人士或外科医护人员设定好的环境中进行,并且严格遵循外科医护人员与外围手术期的患者在地位上平等、外科医护人员通过沟通对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性、与查房、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相结合等方法有机结合的原则。通过情感回应、营造相互适应的氛围、明确表达关注、理解核查、复述、表示理解、消除疑虑、解释、正视问题、直接提问、根据求助问题提出反问、保持沉默和打破沉默、自我暴露、接受更正等步骤来建立一种非指导性的和谐融洽的“关系”。[7]

3.4外科领域人本主义疗法的践行问题

目前,由于人本主义疗法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还处在相对的萌芽状态,因此还有许多未知的问题、难题需要克服,而且由于资源、制度、理念等相匹配的因素的限制,要真正的实施并形成一定的规模还需要一定时间和考验。一方面,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认为好的心理治疗在于建立起咨询师和患者之间良好的关系,因此,其思想根基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同时,我国对心理学的研究起步晚、知识系统不够完善;很少甚至没有医疗机构或者医疗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来规范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干预,产生了一种“制度上的空白”;我国医学院校有关现代患者心理卫生问题的课程设置还不够,即使在精神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的课程中也主要涉及重型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严重的心境障碍内容,而对更多的由于躯体疾病原因所出现的心理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的情况的识别和处理,缺乏应有的比重。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心理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西方,没有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学知识理论体系,大部分心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执业准入门槛低,即便这样,全国的专业心理从业人员数量仍然有限,而懂得医学知识的心理专业人员就更少,这很难满足医疗机构的需求,这也直接影响了在外科手术环节中配备心理治疗师的现实需要。[8]

参考文献〔〕

[1]卡尔·R·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M]. 李梦潮,李迎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15.

[2]方明,吴萍,肖蕾,等.从人本主义需要谈医学人文关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6):144.

[3]丘祥兴,孙福川,王明旭.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

[4]孙慕义.汉语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反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5):38-39.

[5]王一方.医学是科学吗[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2.

[6]H.T.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基础:第2版.[M].范瑞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1-300.

[7]Barry A.Farber,Debora C.Brink,Patricia M.Ra-skin. 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M].郑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3-20.

[8]李绍坤.美国心理学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6-77.

〔修回日期2015-05-29〕

〔编辑曹欢欢〕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
舒适护理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影响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