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医学装备质量管理*

2015-01-26 20:53石祥宇丁碧岚吴洪涛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4期
关键词:调配装备医学

李 斌 石祥宇 丁碧岚 杨 林 吴洪涛*

浅析新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医学装备质量管理*

李 斌①石祥宇①丁碧岚①杨 林②吴洪涛②*

目的:围绕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学装备质量和安全管理,优化临床服务。方法:发挥医院医学装备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医学装备培训工作,建立应急调配机制,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注重软件信息化建设。结果:医院装备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医学装备购置、培训、使用、应急调配以及档案管理规范有效。结论:医院应以《标准细则》为抓手,细化医学装备管理、充分运用管理工具,注重医院整体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以此促进管理不断创新、以管理促进效益持续提升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医学装备;质量管理

[First-author’s address] Huai'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Huai’an 223300, China.

新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简称:标准细则)第六章,医院管理(6-9)章节对医学装备管理有专门的要求。现代化的医院医学装备已广泛应用到医疗、教学及科研各个领域,健全医学装备临床使用的管理,把握医学装备临床准入与评价,规范医学装备临床使用的行为规范,能够有效地规避医学装备使用风险[1]。如何在新形式下做好医学装备管理工作,医学装备在临床的使用是否安全、合理及有效,对

照评审标准要求,一些医院涉及更深层次或者需要持续改进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剖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1 发挥医院医学装备委员会的作用

根据《标准细则》6-9-1条款内容要求;医学装备管理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权一致”原则。医院调整优化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院长是第一责任人,构建院领导、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质量管理框架。传统的职能型金字塔式结构,质量管理层级多,质量信息分散,就整个医院而言,质量与安全管理缺少系统性[2]。调整后的委员会,克服了传统模式中不同科室存在的障碍和沟通问题;填补医院的管理空白,提高了研究和解决质量与安全问题的能力。

《标准细则》进一步明确医院装备质量与安全改进的方针、政策及方法;确定医院装备质量改进及监控的重点项目,并监督和指导执行;职能处室进一步确立职责范围内的设备质量和安全管理重点;科室设备质控小组根据医院质量与安全指标,组织制定本科室的设备安全管理与改进计划,确定本部门质量与安全管理项目、改进方法并组织实施,组织科室开展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收集科内质量和安全管理相关数据与风险管理监测结果。医院、职能处室及科室环环相连,共同发挥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2 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应用于医学装备管理

将“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引入到医疗质量管理中,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医院管理者探讨的重点[3]。这与《标准细则》中强调的管理工具PDCA循环理念完美契合。医学装备、设施与环境管理要以患者安全为关注点,纳入全院医疗质量管理范畴,建立完善的准入、存储、使用和运行保障等环节的管理体系[4]。要以准入标准和临床需求为依据,建立明确的标准化流程,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设备的质量控制意识,建立健全跟踪管理制度[5]。将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实际运用于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中。

3 加强医学装备培训在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中,通常会把精力放在医疗设备的采购及维修等方面上,培训环节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医疗设备能否用好,并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培训环节至关重要[6]。《标准细则》6-9-2-1和6-9-5-1条款中均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接受岗位培训,业务能力考评合格方可上岗操作,对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操作培训和考核有制度与程序”。设备科要侧重加强对医疗设备操作和维护培训的管理,新购入设备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使用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科室的医护人员熟悉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步骤,负责设备日后的维护保养工作。管理人员应积极与临床使用人员沟通联系,收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定期汇总,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联系有关专家,安排举行相关人员针对性的培训,解决医护人员的使用疑问,提高医护人员对设备的应用水平。

4 建立保障装备应急调配机制

《标准细则》6-9-6条款中要求“有保障装备处于完好状态的制度与规范,对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为使设备资源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提高医疗设备利用率,医院应实施医疗设备的调配管理,成立调配中心,调配设备由设备科统一管理[7]。要将医疗设备按类别划分(如生命支持类、监护类及护理类等),建立医学装备应急预案的应急管理程序,在遇有突发事件和装备故障时实现应急调配保障。

要动态掌握在用设备使用现状,关注闲置或使用率低的医疗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性能正常且可即用。在帐设备应由调配中心统一标识管理,根据各科室实际使用情况,按需进行调配,实现资源共享[8]。使用率是设备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是医疗机构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要条件[9]。医疗设备调配工作的开展,可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 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并减少设备资金的占用,实施设备调配管理可使医疗设备管理更加规范有序[10]。

5 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规范化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的规范化建立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体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11]。从填写设备购置申请报告,就要明确预购置设备的名称、技术参数、配置要求、预算价格、设备类别以及收费标准;还要对购置设备的必要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12]。设备引进论证报告程序要规范,设备采购文件与资料要齐全,设备验收合格工作资料要详实。科室使用人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保养工作记录,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督导。计量器具台账、计量器具分类统计表、计量器具周检计划、计量器具检定报告、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登记表及统计分析报告等资料要完整。为了有章可循、依法管理,设备科要依照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实现设备档案信息院内互联互通,从而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医疗质量的提高[13]。

[1]田秋菊,张耀.等级医院评审中医学装备管理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5):395-397.

[2]孙蓉蓉.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结构的讨论[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3):42-43.

[3]栗克清.坚持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24(2):67.

[4]蒋秉梁,王晓堂.医院器械维修工作的管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8):178.

[5]郁苏娟,许锋,陈薇薇,等.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科学管理与合理配置[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4):71-73.

[6]王碧秀.如何发挥医疗设备培训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4,27(1):47-48.

[7]周春梅.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的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8):107-108.

[8]李德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J].医疗装备,2007,20(12):34-35.

[9]吴浙君,田源,陈德军,等.医疗设备调配管理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11):81-82.

[10]薛鸿,张恩科,李宪军,等.如何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11(6):46-47.

[11]卢家凤.医疗设备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医疗装备,2013,26(10):30-32.

[12]蒋红兵,马俊,张卉泳,等.医用耗材采购档案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0):43-45.

[13]周晓萍,祁增凌,余元龙.医院医疗设备综合管理初步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1959-1961.

[14]李正祥,葛建新.浅谈现代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学装备,2012,9(3):57-59.

Research on new standards for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in grade hospital accreditation

/LI Bin, SHI Xiang-yu, DING Bi-lan,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5,12(4):107-109.

Objective: Based on the new standards for grade accreditation,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quip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and improve clinical service continuously. Methods: The Committee on medical equipment should bring it into full play, strengthen training of medical equipment and normalized management of archives, establish the deployment mechanism of stringenc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information. Result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such as purchase, training, usage, stringency deployment and management of archives should be normal and effective. Conclusion: The hospita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tandard" ,refine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make full use of management tools, lay stress on the whole hospital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work, so as to promote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to sustainable.

Grade hospit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Medical equipment; Quality management

10.3969/J.ISSN.1672-8270.2015.04.036

1672-8270(2015)04-0107-03

R197.39

A

李斌,男,(1976- ),硕士,副研究员。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从事医院管理与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2014-08-23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青年发展基金(QNJJ2012B009)“医疗设备全程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与管理软件的设计”

①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 江苏 淮安 223300

②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6

*通讯作者:niptide2006@163.com

猜你喜欢
调配装备医学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港警新装备
养猪饲料巧调配
医学的进步
大气调配师
防晒装备折起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张馨予调配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