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中毒窒息事故

2015-01-26 14:43李永密
劳动保护 2014年11期
关键词:矿山企业隐患中毒

李永密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近些年的通报,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统计中,地下矿山发生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而在地下矿山发生的较大事故中,因火灾和炮烟等引起的中毒窒息事故,分别占地下矿山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30%和40%以上,两项数据均居于地下矿山各类事故之首。

地下矿山事故,特别是地下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制约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有效防范地下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减少地下矿山事故总量,已成为当前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毒窒息事故原因

地下矿山中毒窒息事故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事故起数所占的比重较高,二是事故多为群死群伤事故,三是中毒窒息是造成群死群伤的重要因素。分析近年来地下矿山的中毒窒息事故,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5个主要原因。

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安全管理混乱。对以往的事故调查分析表明,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地下矿山企业,大多存在通风系统不完善的问题。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一些地区的地下矿山没有建立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日常生产依然采用自然通风和井下局部通风;或者即使建立机械通风系统,也基本不使用,机械通风系统形同虚设。

井下违规动火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这是引发井下火灾的直接原因。2004年,河北省邢台市李生文铁矿“11·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原因,就是在盲竖井违规实施电焊作业,焊渣引燃护帮的荆笆和木支护,造成70人中毒窒息死亡。2013年,吉林省吉林老金厂金矿股份有限公司“1·14”重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也是井下违规实施电焊作业,造成10人中毒窒息死亡。这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违反《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在井下动火作业前没有制定防火措施。

井下老旧设备是引发火灾的一个直接因素,而电缆、皮带、风筒等设备使用非阻燃材料,则是造成火灾蔓延和人员伤亡扩大的重要因素。2010年,山东省招远市岭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8· 6”重大火灾事故中,盲竖井低压电缆在使用中发热老化,引发电缆自身起火燃烧,并引燃附近非阻燃的玻璃钢隔板,造成火势蔓延,16人中毒窒息死亡。

放炮作业后,未按规定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作业人员擅自进入采掘工作面。据统计,在地下矿山中毒窒息事故中,有40%为炮烟中毒事故,这些事故都是放炮作业后通风不良,未按规定检测工作面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作业人员擅自进入采掘工作面引起的。炮烟中毒事故的案例,在一些小型地下矿山反复、频繁发生。

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未携带个人防护用具,盲目施救引发伤亡扩大。仅2011和2012两年中,地下矿山发生的23起较大中毒窒息事故,其中有8起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近年来,类似事故还有增加的趋势。

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针对地下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多发的薄弱环节,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系统,这是控制中毒窒息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硬件条件。机械通风系统要安装主要通风机,并设置风门、风桥等通风构筑物,形成完备的通风网络;系统要能实现反风,每年要至少进行一次反风试验,并保留试验记录;独头采掘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要安装局部通风机。

加大地下矿山安全投入的力度,是防范火灾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炮烟中毒事故的有效措施。地下矿山企业要配置足够的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人员进入采掘工作面时必须随身携带;要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少于30 min的自救器,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要淘汰老旧设备、非阻燃材料和主要井巷木支护。

加强对地下矿山企业的通风安全管理,强化应急措施,是预防中毒窒息造成人员伤亡、防止事故扩大的有效措施。地下矿山企业要明确通风安全管理职责,建立通风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通风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要根据井下生产变化,及时调整完善矿井通风系统,并绘制全矿通风系统图;要及时封闭井下废弃巷道,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要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为减少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企业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专业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的事故防范领导机构,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资金、人员和措施,筑牢组织保障防线,构建安全防范体系。

同时,企业要筑牢隐患排查治理防线,做好风险预控工作。组织技术人员或聘请专家,对矿井通风系统和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评估;对井下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对照中毒窒息事故防范整治内容,逐条进行专项排查;强化隐患闭环整改管理,理顺隐患整改、验收、销号、监督的过程管理,形成环形闭合管理机制。

根据中毒窒息事故发生的特点,企业要制定停电、反风、中毒窒息、火灾事故等情况下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避灾逃生方案,并加强应急演练;按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的能力。

为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企业要坚决淘汰局部通风机非阻燃风筒、主要井巷木支护、非阻燃电缆和带式输送机等非阻燃材料;注重安全科技进步,保障安全生产投入,配备完善的检测检验装备和个人防护用具,提高对中毒窒息事故的防范能力。

提升监管执法能力

要确保中毒窒息事故的防范整治工作收到实效,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还必须强化监管、严格执法,把紧安全准入关,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安全设施“三同时”是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矿山生产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的保障线。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通过推动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与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相结合,严把准入门槛关,防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投入生产,提高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检查是预防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制度约束的有效形式。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在全面督查检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检查方式,采取明察暗访、突击夜查、回头检查、交叉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检查,督促矿山企业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对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一盯到底;要把安全检查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必须现场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要依法停产整顿,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此外,还要把紧宣传教育关,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通过强化舆论宣传,让辖区内每一家地下矿山企业都充分了解中毒窒息事故防范整治工作的内容和重点,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地下矿山企业开展中毒窒息事故防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类活动载体,选树正面典型,查处并剖析反面典型,适时召开现场会,交流工作经验,褒扬积极整改、效果显著的正面典型,鞭策问题严重、进展缓慢的落后企业,推动中毒窒息事故防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矿山企业隐患中毒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探索高原矿山企业党建工作“六有+N”模式
中毒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国内首个亿吨级铁矿山企业在鞍钢成立
强化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