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三资”关系基础理论研究

2015-01-27 10:29张宏亮沙景华闫晶晶柯文岚
中国矿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三资矿业矿产资源

张宏亮,沙景华,闫晶晶,柯文岚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2.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矿业“三资”关系基础理论研究

张宏亮1,2,沙景华1,闫晶晶1,柯文岚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2.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矿产资源、资源性资产和矿业资本(简称矿业三资)是矿业生产要素的三大属性特征。研究矿业三资的关系及转换,对于理顺矿业活动中的主体关系和协调矿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国矿业三资关系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了矿业三资转换关系的理论逻辑,并将之融入围绕三资关系的中国矿业管理体制流程的关键环节中,构建起中国矿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应用框架。研究认为,矿业三资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形成的,价值理论是决定其价值转化的基础,市场经济的成本收益思想是其核心机制,而矿业活动中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是其外在表现。由此,可以形成价值理论、公共管理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产权及物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资本市场理论以及信用理论等构成的基础理论体系对矿业三资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

矿业三资;关系;基础理论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机制的引入,矿山企业以及个体采矿蓬勃发展,矿产资源的资产价值彰显,从而打破了无偿使用的局面,资源性资产以矿业权、矿产品多种形式存在并创造价值。

21世纪初,在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各国产业资本积累和集聚大大增强,国际矿业垄断资本急剧壮大。资本的利用和扩张一方面刺激矿产资源的资本属性显现,另一方面又使得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政府、矿业企业、社区等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化。传统的单一性资源管理理论或资源性资产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矿业管理体系中复杂的市场主体关系,围绕矿业三资关系的矿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亟需综合性、一体化的理论框架体系予以指导。

1 矿业三资与矿业管理问题

矿业管理的关键问题是明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以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而协调这些关系必然要涉及到围绕三资形成的包括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团体的利益关系。当前,中国矿业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了资源管理的多层级委托代理问题和战略规划问题、资源向资产过渡的权益明晰问题、资产管理的产业发展定位问题和资本管理的市场失灵问题等(图1)。

1.1 资源管理的问题

首先应明确资源的所有权属关系。我国的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法理上属全民所有,全民共同管理资源的成本较高,因此宪法直接规定国家是矿产资源的所有者,拥有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国家是个抽象的集合,权利无法被具体界定到某个人,要切实行使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国家必须把所有权向下层层委托。因此,在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行使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激励各级代理人关心矿产资源的管理问题,同时防止各级委托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其次,在多部门的管理格局中,缺乏统一的、全球性的矿产资源战略规划。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信息管理基础之上。国家应从地球科学的角度,对全国的矿产资源信息进行调查统计,进行动态的、价值的储量管理。同时,国家更要从全球战略的视角去思考和规划资源开发利用甚至是战略储备的问题,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论证,规划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研究矿产资源的地球科学信息和市场信息实质上是国家作为所有权人掌握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数据表征,是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但当前,中国矿业管理在战略规划和定位上相对于美国、澳大利亚等矿业大国而言明显滞后。

1.2 由资源向资产过渡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行政控制的矿产资源以资源性资产的形式在一级市场中配置给企业,形成企业的法人资产,其实质是矿产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有效的产权激励手段。更有利于矿业市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当前,让渡资源使用权的形式是探矿权和采矿权。因此,探矿权和采矿权也就承载了有效让渡资源使用权的双重标准。矿权的一级市场应当侧重战略管理目标,实现总量和结构控制;矿权的二级市场应当侧重运用市场手段,放开搞活,激励企业。在资源使用权的管理上,矿权的所有权、行政权、经营权等权利和权益的明晰是最主要的问题。而当前围绕矿业权设置、让渡、流转等的问题,恰恰是中国矿业管理活动中的争议焦点。

1.3 资产管理的问题

资源性资产具有有用性和稀缺性的特点。资源性资产的使用价值具有多目标性。因此,对于资源性资产管理而言,它天生有两个层次:一是目标及手段的管理,二是资产的经营管理。前者是宏观管理的战略安全与稳定,后者是微观管理激励约束与效率,两者密不可分,当前矿业管理体制,相对更注重部门宏观利益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了矿业产业上游因激励不足而形成的瓶颈问题。

1.4 资本管理的问题

资本是商品经济高级阶段不可回避的资源属性。矿业资本包括内部资本积累增长和投资者外部资本的注入。资本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是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中短期内聚集巨额的资金投入生产。另一方面,资本的求利性和贪婪性也导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产生垄断,导致低效率,产出的减少和寻租的出现,都会导致经济福利下降;②企业只顾及自身的经济利益,污染等外部不经济问题;③矿产资源基础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单纯依靠市场会因“搭便车”现象,导致投资不足[1]。直接表现就是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机制推进困难。

2 矿业三资关系研究的理论逻辑

矿业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应从制度演化的角度明确围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的资源、资产和资本(下文简称三资)的关系;其次,分析并理顺当前条件下矿业管理体系中各个主体之间围绕三资的权益关系;最终,从制度变迁和制度设计的角度,综合分析对主体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因此,搭建研究矿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构建逻辑关联的基础理论。

2.1 反映三资关系演化的理论

演化是指事物或物质的转化与创新。资源、资产和资本是矿产资源的三种属性,它们的关系是伴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过程不断演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对三资关系的认知,应该立足于中国情境下的演化发展条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当前矿业管理当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实现矿产资源这种实物的使用价值,需要投入人类的劳动,将矿产资源的使用价值与劳动的使用价值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化的生产,满足人类对矿物的需求。可见,三资关系源于矿产资源的使用价值,落实于矿产资源使用价值与人类劳动价值结合形成的生产关系,表现为多种具体劳动形式同矿产资源的不同形态的结合,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

三资关系的演化,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资源、资产和资本属性转化一方面受制于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能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又对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能力具有反作用——三资属性转化顺畅,可以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三资属性转化不畅,则会阻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成了三资关系分析的前提基础理论,价值理论构成了三资关系演化的核心理论。

2.2 三资对应主体的关系理论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中,相关联的主体的行为在理清他们之间的围绕三资的权益博弈关系,是进一步探讨矿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

2.2.1 公共管理理论

矿业市场的自发调节下,利益驱使,产生大量私开乱采、尾矿污染等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是矿业管制制度的供给者,也是矿业的投资者和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的代理人,多重身份使得政府在资源、资源性资产和矿业资本管理中角色定位模糊。

公共管理理论以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行为为研究对象,为回答政府在三资关系中的管理者角色定位问题提供理论基础[2]。该理论认为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应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变“划桨”人为“掌舵”人,引入竞争机制,重视效率,有预见性,具有战略观。当代政府管理更多地发挥社会第三方社会管理与监督作用,利用财政手段调节矿业中所有者、管理者和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

2.2.2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3]。现代企业制度理论指出:①产权制度是有效公司治理制度的基础,是企业化改革的基础;②矿业企业的资产(包括资源性资产)的专用性一般都很高,作为矿业上游的勘查企业的风险投资的资产专用性更高,通常宜于更多采用股权形式的融资结构[4];③强化有信誉的中介群体,有助于缩小公司治理中内外部人的信息差距,实现社会管理监督;④中小投资者具有知情权,尤其是在矿业这种前期投资风险巨大的行业中,信息的公开透明以及建立良好的社群关系(开发与保护并重)显得尤为重要;⑤建立跨国公司,实现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必须依托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跨国公司,才能实现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的目标。

2.3 三资对应主体的行为理论

2.3.1 产权及物权理论

产权及物权制度对主体的行为产生激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对物质资料的所有权进行了研究,认为所有制的法律形态表现成为了财产权利,具有决定性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作用是确认和保护所有制形式。由财产权利形成的关系实质就是生产关系[5]。

西方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安排可以降低产权主体的不确定性,帮助其形成较为稳定的经济预期,从而影响和激励主体行为,使其行为充分考虑成本收益,进而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外部成本的节约[6]。

虽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西方制度经济学对产权理论研究的立足点不同,但是都表明产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形成的经济关系,需要“明确和保护”,进而发挥其影响和激励产权主体理性经济行为的作用。

矿产资源的稀缺性,是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形成的原始动因;经济效率的激励和利益的驱动是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7]。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利益分配制度重新调整的过程,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制度变迁有着不同利益目标的诉求。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且产权清晰、主体多元、流转自由、交易规范、权益对等、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是矿业经济效率提高的推动器,是从根本上保障矿业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制度性条件,是三资有效转化的前提[8]。

产权既同时具有法律意义和经济意义。物权则是一个纯法律概念。物权与产权功能的差异在于,产权的基本功能是引导,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动力。物权的主要功能是调整财产的占有关系,确认和保护特定的社会所有制关系,保障财产的静态安全。

2.3.2 信用制度理论

信用制度构成了经济交往的信任基础。法律是信用制度保障的形式之一,此外,政府的公信力、矿业行业自律及个人信誉等都是信用制度保障的内容,共同构成对主体行为的约束。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政府是社会信用的倡导者和保护者,又是法规的制定者。因此,政府应建立一套有关国家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个人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为国家信用制度体系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信用理念,维护信用环境。政府的监督服务中,以较低的成本构建公共信用数据库及信息平台,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失信约束机制和惩罚机制等信用制度。

2.3.3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可被定义成为“经济制度的运行中不可避免费用”。从而可以通过交易费用的高低来判断制度的优劣。降低交易费用成为制度变迁优化的结果[9]。

交易费用理论指出在产权关系界定模糊不清、环境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以及人类有限理性与规则匮乏等情况下,交易费用会变得异常高昂[10]。政府通过建立产权制度,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有效地控制与减少交易费用的支出,提高经济活动的内在效率。企业的存在正是由于其作为一种参与交易的组织单位,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从而减少市场当事者数目、减轻交易摩擦、降低交易费用[11]。同理,将政府视为经济人,由交易费用来决定政府行为的边界,如政府管制越多,机构程序费用高、时间成本大,重要的是为政府寻租带来机会和可能,这些是政府管制无效率的表现,其结果是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增加。

2.3.4 资本市场理论及中介理论

主体投融资需市场平台,资本市场的功能包括:①提供的连续市场交易,为资源性资产的流动和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平台;②分配稀缺资本,更有利于矿业产业资本的集中,优化资源配置;③价格机制,更有利于资源性资产公允价值的发现;④实现矿业的资本集中,又可以分散矿业投资的风险,促进三资的转化效率。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多的满足不同类型矿业资金的需求;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工具的形成在加强资产流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市场风险。资本的交易是一种跨期交易,跨期交易具有不确定。“中介市场”就是为了降低由不确定性带来的交易费用。从资本市场层次来看,资本市场中介是连接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桥梁,降低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和上市公司融通资金的交易费用;从经济社会层次来看,中介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化服务,是连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管理的交易费用。

综上所述,我们以矿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多层次利益相关者个体行为激励、政府制度和信息平台搭建为研究对象,形成以成本收益经济思想为核心的矿业三资关系研究的理论逻辑(图2)。

3 矿业三资关系研究基础理论的应用框架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构建了如图3所示的矿业三资关系研究基础理论的应用框架。

3.1 “资源”的基础理论

“资源”的基础理论主要由价值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组成。、从矿产资源的核心价值出发,明晰矿产资源管理的各个对象和利益关系,构建资源管理的顶层设计。

首先,矿产资源是三资关系的物质起点,其价值是矿业产业链价值增值的基础。必须运用价值理论研究矿产资源的价值,将其从自然属性纳入社会属性,是综合研究其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前提。

其次,国家拥有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政府各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基础上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职能。这一过程涉及到政府、企业、社区乃至个人等多方利益主体,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体现社会治理思想,即从管理转向服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宏观目标。政府提供战略支持和信息服务,构建法律环境和产权、物权等制度环境,保障市场透明、公平、有效运行秩序和国家矿产资源安全。

3.2 “资产”的基础理论

“资产”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产权及物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其分析了矿产资源的使用权如何形成资源性资产,并从矿业产业和企业的角度解释矿业权管理体制的演化和变革,构建资产管理的纵向链条。

首先,政府行政权力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博弈点在于如何在保障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的基础上实现其使用权的有效让渡。所谓有效除了指将使用权实际地赋予受让者以外,更是指使用权的利用要有利于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开发计划。资源产权制度实现了矿产资源转换成资源性资产。转换途径是矿业权一级市场投放机制即:投放量、准入机制、环保机制、国土安全等。特定产权物权制度,就会形成一种相应的组织状态、技术状态和效率状态。

其次,产权物权制度的演化路径评判标准。资源性资产的优化配置演化的路径是,从行政指令到有偿使用,从集权管理到放松规制,从多头分治到统一治理等是制度的演化过程。交易费用的高低,是制度优化研究的基础理论。可以用于解释政府内部的多层委托代理问题,政府和市场的行为边界,矿业企业的形成和扩张途径等制度优化问题。

再次,矿产公司依法获取的矿业产权(探矿权、采矿权)形成法人资产,并运用法人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治理结构,是民主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体现,该制度下可聚集资源、资产和人才,可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和持续的发展力。

3.3 “资本”的基础理论

资本是商品经济高级阶段的产物。资本一方面沟通了资源性资产的运作,另一方面也连接了矿产资源的投入价值形成。“资本”的基础理论主要关联着“资本与资源性资产”和“资本与矿产资源”两个重要的市场,资本市场是资本的沟通转换桥梁。货币资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形成金融资本,它强有力的作用于实体经济。

企业法人资产(包括资源性资产)的价值是其未来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企业依托矿资产实现内外部融资,资本市场是矿产资源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场所。资源性资产与资本之间的转化依托二级流通市场。建立和健全矿业要素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是十分重要。

3.4 基础保障理论

基础保障理论体系,主要由信用制度理论和信息传导机制构成,因此要构建外部的信用约束(最大的约束外框)机制和内部的信息沟通保障机制。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信息经济。信用是资源商品化的前提和基础。在矿业综合信用体系中, 包括了政府公信、金融信用、行业信用、企业信用等内容。

信息社会中,信息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除物质和能量以外的第三类经济资源。矿产资源的管理信息化,是基于信息基础上的价值管理,信息的传导机制应该是管理的重点。这个环节,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还要充分发挥中介和公众等的监督力量。因此,信息和信用面临的主体对象是趋同的。

矿业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应用框架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具有资源、资产和资本三重属性,它们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矿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促使矿产资源三重属性不断转化、价值螺旋增长的源泉。务实的矿业管理体制改革理论框架,正是科学规范的治理矿业活动的系统性理论基础。由政府公共管理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所派生的监督职能,由市场行使以矿产资源使用权为基本载体的资源性资产配置职能,由资本市场及其中介机制为资本的有序流动提供平台,由法律及自律共同提供矿业生产及商务活动的基础信用保障和产权物权激励机制,矿产资源的资源、资产和资本三重属性转化才能真正有序实现,矿产资源的价值才能真正合理的展现。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高培勇.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维迎,余晖.西方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4(11):70-80.

[4] 杨瑞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 吴易风.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2007(2):4-18.

[6] 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 诺思,陈郁,罗华平.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8]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729dc41336c1-eb91a375d58.html?from=related&hasrec=1.

[9] Coase R H.Problem of Social Cost[J].JL & econ.,1960,3:1.

[10] Cheung S N S.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JL & Econ.,1983,26:1.

[11] Coa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1937,4(16):386-405.

Research into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among mineral resources,resources assets and capital

ZHANG Hong-liang1,2,SHA Jing-hua1,YAN Jing-jing1,KE Wen-lan1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00,China)

Mineral resources,resources assets and capital are major attributes of production elements in mineral industry.It’s important to study on their relationships that should be helpful China’s mineral industry management.Base on analysis of present management problems of China on mineral resources,resources assets and capital,our study reviews theoretical logic of their relationships.We integrate all those theories into management system processes of China’s mineral industry and build the framework on reform of them.In our study,the nature of those relationships among mineral resources,resources assets and capital is that requirements which production relations must meet production forces under the condition market economy.The transformation of value determined by value theor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ose relationships.Cost and income is the core mechanism of them.Both of them appear as activities of stakeholders associated with mineral industry.The framework includes a series of theories such as value theory,public management,modern enterprise system,property right theory,credit institution,transaction cost,capital market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which should be useful for researching on those relationships.

mineral resources,resources assets and capital;relationships;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2014-05-10

中国地质调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矿产资源战略若干问题研究”资助(编号:1212011220306)

张宏亮(1979- ),男,四川绵阳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资源产业经济方向的研究工作。

沙景华(1952-),女,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学、资源产业经济、投资与理财。Email:shajinghua@163.com。

F124.5

A

1004-4051(2015)01-0065-06

猜你喜欢
三资矿业矿产资源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