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探析

2015-01-27 08:05李剑吴曼莉
商业文化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区域

李剑 吴曼莉

摘 要:随着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区域城市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竞争的重要单元,也是未来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单元。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其是否能得到优化配置,关系着整个文化发展的效率。本人从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定义入手,以梧州龙母文化资源为例,探讨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化配置;龙母文化

一、文化资源的定义与特征

(一)文化资源的定义

《辞海》对“资源”一词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显而易见,这两个定义主要基于对自然资源的范畴界定,不能完全涵盖像劳动力、人力、创意、文化等资源类别。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1] 依据上述定义,本文将资源界定为: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能够被开发和利用的一切物质、信息、思想等的总称,是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的源泉。资源在经济学中还有另外一个称呼:“生产要素”或者“投入”。

本人将文化资源界定为在人类文化发展与文明进步过程中,能够被开发和利用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资源的统称。可见,文化资源是一个综合概念,其涵盖的资源类别涉及有形和无形多种资源。与传统资源相比,文化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兼具无形与有形。文化本身具有精神、意识、思想层面的内容,因此任何文化资源都具有无形性与有形性。无形性是指它的精神层面的内容,有形性是指它的物质载体。

其次,多元性与不可再生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资源会展现出不同的种类。文化资源必须依托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旦脱离土壤,文化资源必将面临枯竭甚至消失的境地。

最后,重复投入性。文化资源的可重复投入性主要是指它的价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开发利用,可重复使用。文化资源不会因为一次投入而减少,开发的途径越多,其产出价值就会越大。

(二)文化资源的分类

文化资源包罗万象,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存在形式,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按照可持续性,可分为可再生文化资源和非可再生文化资源;从时空角度去分,又可以分为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本文我们主要按照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

物质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迹、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用具及工艺品等一切看得见有形事物;非物质文化资源则包括礼仪风俗、信仰、宗教仪式、价值观念、道德法律、制度规范、文学艺术等无形事物。非物质文化资源与物质文化资源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两者的存在相互依托,互生共长。

二、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民族文化产业的资源性只有从人文和自然资源性向生产性资源性转化,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提升民族文化的产业化程度。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人文的、民族的、自然的、社会的范畴,也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范畴。[2]“稀缺”和“效率”是经济学两大核心主题,稀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因,效率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一)文化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文化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物品和公共物品是经济学的两类基本物品分类。文化资源既具有经济物品的特性,即稀缺性,也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相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无论文化资源通过何种方式产出多少价值,总是稀缺的。这里的“稀缺”与经济学中的“稀缺”含义是相同的,即都是相对稀缺,是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总是稀缺的。

造成文化资源稀缺性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复制性。

首先,在时间维度上,任何一种文化资源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时期和孕育其存在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文化资源就失去了其真正的历史价值。例如各种古代建筑、戏曲、遗迹、文学、艺术等,我们不可能在现代这个时代再去创造出已经消失了的历史文化,即使可以仿制,其仿制品也不再拥有真正的历史价值。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不可被复制的文化资源。

其次,在空间维度上,无论是物质文化资源还是无形文化资源都具有特定的地域空间性,每个地域的文化资源都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都具有地方“标签”和“烙印”,可以流通,但不可“搬迁”。

2、文化资源的价值性

文化资源的价值性是将其作为投入要素进行文化生产的基本前提。没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也不会产生具有价值的文化产品。但是文化资源的价值不仅仅只有经济价值,它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

首先,经济价值。物以稀为贵,越稀有的文化资源,其经济价值一般就会越大。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将其投入生产过程并生产出文化商品,消费者通过购买、消费文化产品来实现其商业价值。文化产品的生产可以创造经济回报、培育经济增长点、创造就业、提高人们收入水平等。

其次,艺术价值。文化资源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文化资源具有美学价值即艺术价值。不管是历史建筑还是文学巨著,美术作品还是舞蹈曲艺,都凝练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最后,历史价值。有人将建筑喻为“石头的史书”,即建筑深刻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审美形态、价值观念、科技水平等,可以通览人类的文化史和文明史。这形象地说明了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

(二)文化资源配置的内涵

资源配置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其含义是指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endprint

因此,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指一个地区或社会通过指令或者市场的方式将有限的文化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领域,利用最少的文化资源投入,生产出更多的质量更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文化发展效率。[3]其本质就是将文化资源在不同的文化活动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三)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首先,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效率

各种文化机构和文化组织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参与主体,盈利性机构以实现利润最大,非营利性文化组织以居民公共文化福利为己任。但是各文化机构的资源开发能力是有差别的,不管是盈利性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组织,只有使得文化资源在他们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才能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最大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效率。

其次,引导文化组织按照实际需求优化投入要素组合,实现产需链接。

文化组织是文化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通过价格的涨落来了解居民文化需求,以此来调整自己的业务经营范围、品种数量和规模,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市场需求,实现产需链接,才能优化投入要素结构,获得更好的投入回报。

最后,促进文化创新创意,提升文化竞争力。

创意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核心,也是文化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文化组织的创意能力与他们能够整合到的文化资源具有紧密的联系,为了提升创意能力,文化组织必然改善经营策略、强化文化管理水平,通过聚敛人才、占有大量文化资源来实现创意产出。

三、龙母文化资源概况

在理清了文化资源的定义之后,我们就可以按照分类将龙母文化资源进行梳理。要对龙母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首先必须弄清楚龙母文化的资源状况与构成。

(一)龙母文化概述

龙母文化是我国南方民族以龙母祭奠活动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包括祭祀大典、庙宇建筑、加爵封号、诗歌传说、雕刻壁画等。2000多年来,民间以各种形式纪念龙母,最有名的当属:春天“龙母开金库”、夏天“龙母诞”、秋天“龙母得道诞”、冬天“朝母节”等。民间开展龙母祭祀活动主要是为了体现利泽天下、惩恶扬善的社会美德,以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母是西江水域的保护神,产生于西江流域,受到沿江流域民众的信奉。迄今为止,“龙母”已演变为一种文化,“龙母文化”是西江内河流域水文化的象征,同时,由于我国传统对龙图腾的崇拜,龙母文化也是龙图腾文化在南国的典型体现。

(二)龙母文化资源概况

1、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可移动文物等,以龙母太庙为核心。

与龙母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资源的核心就是龙母太庙。西江流域较有名气的龙母庙分布在广东德庆悦城、广西梧州以及藤县。其中,梧州龙母太庙最负盛名。梧州龙母太庙坐落在广西梧州市城北桂江东岸、桂林路北端,始建于北宋初年,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也是梧州著名的旅游景点。龙母太庙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牌坊、前殿、中殿、后宫、行宫、龟池、商场等组成。每年龙母诞期间,除梧州地区信众,广东、香港、澳门等地以及海外华人均会组团贺诞,大型贺诞团人数逾千。龙母诞辰日当天即农历五月初八,龙母太庙通宵开放,善男信女和外来游客都会到龙母太庙祭拜。

2、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历史传说、诗词、信仰、礼仪、民俗、曲艺、节庆等。

(1)历史传说与信仰

龙母,西江河神。传说秦朝祖龙皇帝时期,广西藤县一都水东街孝通坊温姓人家因家贫将刚出生的女婴装在木盆中放逐于西江,女婴随盆漂至广东悦城被农夫所救,并在此生长④。温姓女婴成年后养育了五条小龙,在西江流域广做善事,造福于民。温氏事迹在民间广为传颂,受到西江流域人民世代敬仰。祭拜龙母随历史推移逐渐形成西江流域的民间宗教信仰。千百年来,西江流域的民众把龙母信奉为“水神”,这种信仰是形成龙母文化的根源。

(2)民俗与节庆——祭祀与龙母文化旅游节

祭拜龙母随历史推移逐渐形成西江流域的民俗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节。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及八月十五,相传为龙母诞辰日和升仙日,西江流域民众均会举行祭拜仪式活动,以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的仪式举行最为宏大。以上祭祀龙母的活动都在龙母庙进行。

(3)诗词、图书、曲艺等艺术创作

龙母文化的传说给西江流域的文艺活动带来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和创作素材。尤其是近年来,在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节的推动下,围绕龙母文化而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例如根据历史传说而出版的图书《龙母的故事》、《龙母文化与梧州》等,详细介绍了龙母的生平和传说;梧州市文艺团体精心制作的粤剧《龙母娘娘之教子》、歌曲《龙母故乡请你来》等获得了当地民众的喜爱。

与龙母相关的文化资源还有很多,不可能按照一个标准就能陈列完整。近年来,梧州市政府非常重视龙母文化的开发和传播,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历史考证、学术研讨、艺术创作、民俗活动等,打造具有梧州地方特色的龙母文化品牌。在市政府的推动下,取得了比较大的效果。但是在对龙母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既没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也没有发挥文化本身的社会意义,资源并没有得到高效的配置。

四、龙母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系构建

经济学中对于资源的配置手段一般分为指令和市场两种,由此而形成的经济组织形式就是指令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实践证明,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好的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调节有先天性的不足,必须同时依赖国家的干预,双管齐下,才能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而且文化资源具有先天性的公共品的特征,即为公共福利服务。因此,对于区域文化资源的配置体系构建,也必须坚持市场配置为基础性手段,政府配置为辅助性手段的原则。

(一)效率优先: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endprint

1、建立文化产品价格机制

以龙母文化资源作为投入要素,可以生产出多种产品,涉及文化旅游、演出、节庆、衍生品、书籍、影视、动漫、服装、工艺品等多个行业分支。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产品的价格必须由供求双方即供给方(文化企业、文化公司等文化产品生产者)和需求方(文化消费者)之间的力量对抗来决定。以市场上形成的龙母文化相关产品价格反应龙母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从事龙母文化资源开发的企业依据市场上形成的价格来调整自己的文化资源投入方式、结构、规模等。而民众也是根据这个价格来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消费支出和消费习惯。价格机制会确保龙母文化资源流向利润率高、创意能力显著、资源利用效率高、市场竞争力突出、民众口碑良好的文化组织。

2、完善文化产品供求机制

文化市场供求机制是指通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运动来影响文化生产要素的一种机制。供求关系通过影响市场价格、供给量、需求量来影响文化资源的流向和文化产品的组织生产,以达到供求平衡。龙母文化资源的投入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的文化需求特征来组织文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决定生产的领域、规模和质量。

3、健全文化市场竞争机制

文化市场竞争机制,是指在文化市场中,各个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为着自身的利益而相互展开竞争,由此形成的经济内部的必然的联系和影响。通过价格或非价格竞争方式,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来调节文化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资源分配和占有。参与龙母文化资源开发的各类文化公司,必须主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激发自身文化创意能力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才能获取和享有更多的文化资源。

(二)兼顾公平:深度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辅助调节作用

1、深度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文化“管办分离”

我国目前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都在进行体制改革,其中转变政府职能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体制在从指令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求政府必须要转变职能,从“家长式”转变为“保姆式”政府,即服务型政府,文化体制的改革亦然。梧州市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龙母文化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法规、龙母文化发展目标规划和文化发展经费的预算及划拨,例如制定文化艺术、历史文物、创意产业、公共文化场所、旅游等方面的政策,并对社会效益高的龙母文艺项目优先给予经费扶持。

2、创建有效监督机制,确保文化资金优化配置

服务型政府要求必须适度分权,将政府的部分文化管理权力下移到第二级非政府公共文化机构,其潜在的风险就是可能存在第二级非政府公共文化机构不能秉持公正的原则,滥用其审核权力,将政府资金不能及时用在最急需的文艺项目中,导致文化资本低效率配置,损害公众的文化受益权力。因此,为了确保梧州政府文化发展资金和文化资源的正确使用,优化配置文化资源和文化资金,必须创建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首先,应该对设立的非政府公共文化机构的专家坚持高标准,并建立专家库。其次,对于参与龙母文艺项目的审核和评估工作的专家采用随机原则和多轮论证原则。最后,要完善反馈机制和惩罚机制,对政府龙母文化发展资金的流向和效益进行反馈跟踪,并对出现问题的专家予以惩罚,永不录用。

3、完善文化公共扶持政策法规,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共享。

由于文化资源先天性的公共性,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必须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以向民众提供优质的文化食粮为己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有同等的机会能够享受到文化发展的硕果,因此梧州市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扶持政策,对于那些社会效益突出而经济效益不明显的龙母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应给予政策、资金、资源上的特定倾斜,以保证龙母文化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整体提高本地居民文化素质水平,提升区域整体文化软实力。

(三)“一臂之距”:设立多样化的非政府性中介机构,

“一臂之距”原则在文化领域应用是一种分权的行政管理形式,将政府对于文化艺术组织的活动的集中管理进行分权。这种文化管理机制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政府与文化组织机构之间建立非政府性的中介结构,其主要职责是对每年申请政府拨款的艺术团体进行考量、评估,以及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拨款金额。[4]设立非政府公共文化管理的独立机构,将政府管辖文化管理的权限下移,极大程度激活了文化艺术自由创作的良好氛围,非政府公共文化管理的独立机构将全国各个文化艺术领域的艺术团体、机构、个人互相融合渗透成为一个文化事业管理的完整体系。梧州市政府也可以尝试设立该类中介机构,其主要职责就是对龙母文化资源相关的开发项目、个人、文艺团体进行独立审核,以为政府文化专项资金的使用和流向、文化资源投入的可行性分析、文化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提供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73页

[2]谈国新,钟正.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第6页

[3]李沛新.文化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第48页

[4]陆晓曦.英国文化管理机制:“一臂之距”[J].济南: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0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谈国新,钟正.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李沛新.文化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陆晓曦.英国文化管理机制:“一臂之距”[J].济南: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06).

[5]沈赤,章丹.政府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李发平,傅才武.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牛淑萍.文化资源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8]王中昭.产业协调机制与资源优化配置(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项目来源: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13ZD0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区域
论我国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园网络环境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