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游戏里的中国

2015-01-27 05:30陈子赟
博客天下 2014年14期
关键词:居民区市长污染

陈子赟

“电子游戏最好尽可能逼真,或者致力于模拟现实,或者致力于还原宏大的想象世界”,曾是众多游戏开发者以及玩家心目中的主旋律。

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售的《模拟城市》系列正是个中翘楚,它的最新作发售于去年年底,但从游戏核心要素来看,11年前的《模拟城市4》及后续资料片《尖峰时刻》就已经高度成熟。《模拟城市》就像一块饱满的海绵,轻轻一挤,开发者们的智慧与博学就流溢得满地都是,最有品位的玩家才能欣赏。

当手游们将心思花在调节体验曲线以刺激用户不停充人民币时,《模拟城市》在让玩家制作一个可活动的城市沙盘—平地而起的高楼、逐渐堵塞的街道、日益高昂的地铁维护费,还有因为家门口建垃圾焚烧场而不满的市民,因为缩减医疗中心开支而罢工的医生……游戏的支架,是多套堪称精密的数学模型,这是这类游戏开发最宝贵的,山寨公司拿不走的核心资源。

当你入主模拟城市的市长官邸,你能体验到什么?

一名新玩家—或者说一名新上任的市长,大抵都有一番雄心壮志。你发誓要给自己的城市以最科学的规划,将它建设成又繁华又宜居的大都市—尽管一上来你往往只有一片很简陋的土地,没有三通一平—还得面临纠结的地形问题。

你必须考虑产业方向、就业率、交通、教育医疗覆盖、污染。

经过多年教育,你当然了解哪些路线是政治正确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合理规划生活区与工作区,杜绝“睡城”出现,扩大基建,重视教育医疗,最大限度做好污染防控工作……心中有谱,落棋干脆。简陋的土地上竖起了诸多3×3的居民区,而且它还赠送免费的街道,看起来划算极了。

围绕居民区,你在附近开始建小学、派出所、诊所、水塔,以及风力发电站。最后一项的出现显得很违和,你可以将它理解为低效的清洁能源概称。在水管也铺设完毕后,就会有市民前来入住。

这时就要关注“$”的数量—这标志着他们是富人还是贫民,最高可以有3个“$”。这里和我们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开始不同了,你不是要这房子人人买得起,相反,你需要做的是让高收入群体来入住你的城市。富人可以提供更高的税收,也就能更好地支持城市的建设与运转。

作为市长,你当然拥有众多反馈,RCI图就是最直接的报告,它每月发布一次,反映住宅、商业、工业的发展需求趋势,当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到一定高度,高密度的商业和高科技工业需求会猛增。RCI是规划与调整的重要依据,因为它足够直观,即使是新手也能很快掌握它。

城市的人口很快增加到三四万,你将工业区和垃圾处理场规划得远离居民区—反正此时你有充足的土地资源,然后每隔12格建设一个公交站,于是市民通勤时间和工业污染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你看,做好市长—从规模上看,近乎镇长—并不算太困难。建设资金有些匮乏,但你相信,水泥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人口越聚越多,你惊喜地发现财政收入也在增长,但没多久,因为拥挤,负反馈效应出现了。

你必须合理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才能满足市民需求,并且还要杜绝“黑楼”现象,在现实的中国地图上,这种也被媒体称作“鬼城”。

这是《模拟城市》度过初期后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即该住宅区入住率过低。玩家将鼠标放在外表发黑、晚上也没灯光的楼上面,就能通过图标提示获知原因。大致有缺水、缺电、污染太重、通勤时间过长、缺乏就业机会等等,其中通勤问题大概是最常见的。你需要高密度住宅区和高密度工业区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但初期随居民区免费赠送的“街道”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你开始改建公路、修建高架,并开始对着昂贵的地铁垂涎不已。

污染是另一大永恒命题。模拟城市和现实城市污染源都差不多,主要来自工业区、交通以及火力发电站、垃圾焚烧处理场等。

高收入的居民区,对污染的忍受程度很低,即使通勤时间极短(这是影响居民入住意愿的最主要因素),他们也没法容忍超过中等程度的空气污染。然而,居民区人口越发密集,你就越需要在旁边规划污水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厂。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商业区和高科技产业区上,交通是重要空气污染源,但高密度商业区需要高交通承载量。

市长大人,你可以对污染企业课以重税(到15%就能让需求大跌);你可以制定法律,鼓励高科技产业;你可以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有钱的话还能在主干道两边建设足够多的公园;你还可以试着发展太阳能、风能、核电,甚至干脆从隔壁城市买电,但买电除了相对高的费用外,同时意味着你放弃了一部分就业。

在《模拟城市》中,核电是近乎绝对的清洁能源,它只飘出无污染的水蒸气,因此建设在上风位置都没问题。但是,与现实中一样,核电站会降低周边房价,而且也可能会……爆炸,这么一来,损失可就不只是致命的污染了。

《模拟城市》中有两种原因会导致核电站出问题,1﹒类似东日本大地震的灾难;2﹒类似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人为操作失误。前者是概率事件,只能善后,而后者的预解决方案是:提高大学教育与工人职业教育水准。这显然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命题。

每种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每个解决方案都涉及到资源调配,而每项产业上的财政开源又会带来维持成本与新的问题。在《模拟城市》中,或许只有作弊才能让你真正感觉“不差钱”。endprint

市长同志开始左支右绌。

每一个成功建设出“一线城市”并保持良好运营的《模拟城市》玩家,肚子里都会有一堆心得。这些诚实的感言包括如下部分:“核电站拉低周边地价,所以适合在旁边建设低收入劳工住宅。”

“污染到一定程度时,你可以试着先暂时立法禁止开私家车。”“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污染已经这么严重了,贫民住宅还是活蹦乱跳的(当然红色污染区域的发展就不行了)。其实大家完全不用那么注意污染,富人区适当少一点就可以了。而且不一定非要降低污染啊,花园、广场、公园能增加住宅区、商业、工业区满意度,满意度是根本还是治污染是根本?”

“垃圾填埋场、资源回收中心、焚化发电站都能处理垃圾,第二种无污染但效率低,第一和第三种都会产生污染,理论上要远离居民区,但之间必须有道路连接,否则无法工作。交通是《模拟城市》里最麻烦的问题,在没法兼顾的时候,遵循优先远离富人区的原则,以减少收入损失。”“地标建筑有它的作用,一是装饰,让玩家看着舒服,二是增加市长评分。要在完全没地标的情况下让市长评分到100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造几个地标就轻而易举了。”

以上是《模拟城市》的优秀市长们在经历长时间、多方面的博弈后,发表的心得结论。

资深玩家眼中的城市已经发生了变化,要做的是平衡和机巧,而不是那些永远持论甚正无法执行的原则,比如核电站、监狱附近的贫民窟,在现实中会迎来权利人士和媒体的痛斥,认为制造了事实上的阶层隔离。

《模拟城市》诸多冷冰冰的数学模型,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里的诸多真实情况相匹配。但在现实中,有太多层面是这款仅GB级的游戏无法涉及的。

当你开始建大学,以便培养维护核电站的人才时,不用担心自己退休和到站,《模拟城市》里的模拟市长是终身制。你可以大方地加快时间流逝,亲眼见证自己的远大规划实现。这真是人性的开挂。

你也没有一位管政治的、可以叫停你的意见的搭档,这个游戏里没有省长,也没有总理或者总统要求你把房价降下来。

你在《模拟城市》里颁布的法律大多会被执行下去,尽管它们可能会搞得城市鸡飞狗跳,但你至少不用像真实的市长一样,先得说服同僚,然后还得衡量公务员可能的执行效率,以及执行过程中可能的节外生枝。

《模拟城市》里每月1号发布的RCI总是真实靠谱的,各街道和统计局一点也没有要糊弄你的意思。

你在《模拟城市》里建设的垃圾焚化电站,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一目了然,不会出现有检查与无检查,甚至白天与黑夜的排放波动。

在《模拟城市》里,“垃圾分类”不是“垃圾焚化电站”的前置科技,对焚化与发电效率也没有加成。

《模拟城市》里的市民,顶多是在“市民模式”下头顶对话框吐槽两句,他们遵循线性思维,该笑笑,该闹闹,但不会跟你谈什么邻避效应而在办公室门前聚集。

《模拟城市》还简化了至关重要的新闻媒体。没有市长主管、上缴利润、支持和反对某政策时的争执和死斗。

《模拟城市》作为美国艺电旗下的游戏系列,居然没有听证会这种操作空间很大的制度,仿佛它浑然天成于市政建设中似的。

其实,听证会如何发布召开信息,如何组织,谁能进谁不能进,结果怎么公布,已经可以制作出一款独立的动作RPG甚至解谜游戏了。

想把这些一一实现,恐怕模拟一座城市是不够的,至少得先模拟一间屋子,一间暗暗的纸牌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城市,却无法模拟人心,无法模拟人的背叛、不信任、撒谎。

它已经向我们提示了一座城市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唯一的缺憾是和现实相比,还不够复杂。

endprint

猜你喜欢
居民区市长污染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熊”视眈眈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集萌社
好市长(外一则)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市长给我娘送礼了
市长的爹
请市长作序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