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键词“见”看朱光潜美学的特征

2015-01-28 12:30刘康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2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6期
关键词:朱光潜社会性直觉

刘康宁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0)

朱光潜的美感理论中有一些具有丰富内蕴的词汇,如“见”“传达”“创造”等,其含义究竟是什么?本文限于篇幅,主要围绕朱光潜之“见”的具体含义,兼及以上各词在整个审美活动中主要在审美欣赏过程中与“见”的关系,以求教于前辈专家学者。

一、“见”的表现性

“见”的表现性可概括为:直觉看见物的形象,引起美感经验,表现恰好保持物的形象的完整性。

“见”的表现性首先在于直觉对物的形象的把握。朱光潜根据克罗齐的观点来陈述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他认为,“见形象而不见意义的‘知’就是‘直觉’”1,形象是“独立自足的意象或图形”2,这一形象不旁涉他物。朱光潜以画家欣赏古松为例:“他把全副精神都注在松的本身上面,古松对于他便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3”从中可知,朱光潜的直觉——“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是与克罗齐的直觉观念:“见形象而不见意义的‘知’”相同的。但是对于克罗齐思想中的另外二种“知”:知觉(“由形象而知意义的知”)和概念(“超形象而知意义的知”)4,他认为也是与美感经验分不开的。朱光潜说道:“在理论上,这三种知的发展过程,直觉先于知觉,知觉先于概念。但是在实际经验中它们常不易分开。”5它们虽是美感经验的不同阶段,但可确定的是朱光潜的美感经验首先靠直觉来获取的。

“见”首先起于直觉,依靠直觉把握审美对象。第二步,也是更重要的,是“见”为表现的意义。“‘表现’有程度上的分别,是一切文艺批评的基本信条……艺术的最高理想自然是情(即情趣或内容)见(即表现)于词(即意象或形式),恰到好处。”

其中美感的对象即“见”之所见者就是“物的形象”。“恰到好处”则指:“无论是创造者或是欣赏者都必须见到情趣意象混化的整体(创造),同时也都必觉得它混化得恰好(欣赏)。”6可见,欣赏是在情趣意志混化得恰好的整体中见到的,只有恰到好处才能见到蕴含于整体形象中的美,强调心理距离的作用。朱光潜强调美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7也就是欣赏者或创造者对意象完整的把握。在直觉、表现甚至创作过程中,朱光潜都强调我的意志贯穿在对象中,强调“见”的过程中,美在心灵的恰好呈现。

直觉和表现虽分属于美感经验的不同阶段,但最后需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美感经验过程才能真正地完成美的感受。朱光潜明确地说明了自己理解中的克罗齐的直觉和表现的关系,二者其实是有层次的:“‘直觉’看重‘心灵综合作用’,‘表现’看重‘完整形象’。这里面并没有艺术不用概念思想的意思。他说得很明白:‘概念不能离直觉,正犹如直觉本身不能离印象原料’,‘融会在直觉里面的概念已不复是概念,因为它们已失去独立与自主’。这就是说,在艺术里,概念须融汇于直觉,为完整形象。”8文中的“他”指克罗齐。从此可以见出,直觉只在“心灵的综合作用”上,还没有接触到物的形象,而表现则是体现了“完整形象”,保持了物的形象的完整性。

“见”的表现性不仅在于通过直觉看见物的形象,引起美感经验,更在于通过表现保持物的形象的完整性。这是“美即见”理论的基石,有了表现方能进行进一步的审美活动。

二、“见”的创造性

“见”的创造性可概括为:审美主体意识在审美活动中对物的形象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主体形象的直觉见于每一个客体的不同形象时情趣的返照。朱光潜说:“‘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9“见者”就是审美主体,创造性即强调主体主观能动性。当然,创造在欣赏和创造中都有,但是本文所说的“见”的创造性是在欣赏过程中阐述的。

朱光潜肯定“创造”和“欣赏”有相通相溶的一面,可以说,从“看见”物的形象的那一刻开始,在主体的意识对物的缓慢注入甚至物我统一的过程中,就已经融入了主体的创造了。而之所以会主体会在欣赏时具有创造性,有赖于创造与生理模仿的关系:“创造都基于模仿,而模仿的目的大半是养成筋肉的技巧”10。不仅是写字、动作等本来就需要通过身体来进行模仿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同样具有筋肉变化。“诗文都要有情感和思想。情感都见于筋肉和其他器官的变化,喜时和怒时的颜面筋肉和循环呼吸等等各不相同,这是心理学家所公认的事实……诗人和文人常欢喜说‘思路’。所谓‘思路’并无若何玄妙,也不过是筋肉活动所走的特殊方向而已。”11

可见创造源于模仿,模仿与筋肉等生理变化密切相关。如此推理,则可知朱光潜对美感与生理之间的关系的见解。朱光潜曾将二十世纪初心理学流派中关于美感与生理的问题进行总述,得出的结论是在审美移情中会产生筋肉的变化,是不自觉的,需要通过后期的实验来进行确认。但是他还是反对近代实验派美学的研究方法的,从实验中概括出美感的形式和要素,并反对以这些测量数据和结果了推断和概括美感这是不正确的。他对于美感与生理关系的认识看似复杂,实际只是为了强调,美感先于实验,美感可由于事先存在被证实,但不能因被证明而存在。在这样的美感条件下,审美主体不知不觉的、自然而然的的模仿中,再通过欣赏物的形象的每一时刻不断地进行着创造。

“见”的创造性就从此开始,审美主体情感移入物的形象,并对物的形象进行创造就是“移情”。朱光潜认为“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12,“在美感经验中,注意力都是集中在一个意象上面,所以极容易起模仿的运动”13。移情作用也被朱光潜解释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14这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物出发,人在不知不觉中模仿物的形象,也“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15。另一方面,从人出发,将情感移于物,在物中充入个人的独特的情感和经验,才使得物成为物的形象,“因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16。朱光潜认为美感经验中欣赏的态度也需要移情作用,因为欣赏的态度“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17,就在物我交流、甚至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就完成了每个主体独特的审美创造。

“见”中带有创造性,也有主体情感反过来塑造物的形象的一面。不管是诗,还是文或者别的审美活动,都是由人发生的,由人见出到物的形象的美,传达出这种美,再经过更多人的共享和再传达,这中间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物的形象的再创造。“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诗是生命的表现。”18从这个方面来看,“见”的创造性强调审美主体的情感对于物的形象的塑造,以及反过来对人自身生命意志的提升。由此可知,“见”的创造性恰是“美即见”理论的最为有血有肉、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三、“见”的社会性

“见”的社会性可解释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美即见”的观点是建立在前面两部分的叙述上的,简言之即欣赏阶段,美在于表现,表现中有创造,在人物交流中产生美感。但这样的“见”还没有完成,从朱光潜前后思想的统一性上来看“见”的另一重特性——“社会性”①。

《谈美》是朱光潜早期美学论著,在《谈美》中,他强调“见”同时需要人心和外物才能达成。他说:“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19他还了所讨论的“美”的范围,是在“艺术美”或“第二意义上的自然美”来谈论的:“我们说“艺术美”时,“美”字只有一个意义,就是事物现形象于直觉的一个特点。”20从上述的叙述可知,“美即见”的重点有两个:1.“物的形象”。事物“现形象于直觉”,事物以形象的状态出现,成为能被人的直觉把捉的对象,也就是“见”;2.人与物的交融,事物的形象与人的情趣的相合互融。可见朱光潜虽然早年重视在传达过程中的艺术社会性问题,但也隐约地提出了在欣赏阶段的艺术社会性问题,强调在欣赏过程中,也就是“见”中有物我的交融,意识和物质的互相作用、互为影响的社会性成分。

建国后,朱光潜被指责是唯心主义者,处境十分尴尬,这迫使他在短时间内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调整。在美学大讨论时期,朱光潜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提出自己的论点: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这时,他对美的探讨时就更为注重“社会性”问题:

感觉印象的意识形态化就成为“物的形象”(不但反映自然物,而且也反映人的社会生活的梅花形象)。这个形象就是艺术的形象,也就是“美”这个形容词所形容的对象。依我这个看法,美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不过这里客观性与主观性是统一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也是统一的。21

当时,美学观点相左的学者分为四派,对社会性和自然性的论争焦点在朱光潜和蔡仪上,朱光潜强调的是“社会性”的意义:

在我的美学思想体系里,我否定了美客观存在于自然物,可以说自然物只有“美的条件”;在他的美学思想体系里,他肯定了美的客观存在,就不能谈什么“美的条件”,那就等于说美的客观存在之外还另有一个客观存在,作为“美的条件”。22

可见,朱光潜通过与蔡仪的客观论美学进行争辩,说明了自己美是有社会性的,而美的社会性在于美,而不是“美的条件”,也就是在于物的形象,而不是物。而物的形象又是由“见”得来的。“我的基本论点在于区分自然形态的‘物’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物的形象’,也就是区分‘美的条件’和‘美’。”23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的论点的关键处也就是肯定“物的形象”的主客观统一性,也就是强调美的社会性。但他的“社会性”又与同样强调社会性的李泽厚所说的不同:

我所说的社会性就是社会意识形态性,是和物的自然统一于物的形象(艺术品)里,他所说的社会性是和自然性统一于自然物本身上。24

再进一步,假定美有社会性,这个社会性来自意识形态式的反映,还是来自对与自然叠合的“客观社会存在”的一般感觉式的反映?李泽厚和我的基本分歧就在这个问题上。25

这个“社会性”强调物的形象中的“意识形态性”,没有自然的部分。要注意的是,朱光潜与其余三派论争的观点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并不等于他说“我的美学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他所要强调的是美的社会性和自然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点。因而,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得出“美是主客观统一”的观点是具有社会性的这一结论。

从早期“美即见”具有社会性的观点和后期“美是主客观统一”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相似处:1.美的定义。“美”是艺术美,即物的形象,是由人的主观印象获得的,而自然美或物只是美的条件不在这个美中。2.讨论范畴。都是在审美活动中,特别是审美欣赏阶段进行论证的,强调主观意识和物的形象相互投射、相互转化。3.二者的含义。“美即见”的“见”中包含的表现性,强调物的形象的完整性,物的形象是客观的;“见”中包含的创造性,强调审美主体情感的融入,审美主体是主观的;之前的两个论点中都强调,物的形象的得出则是主观意识的反映和主体意识需要凭借物的形象才能得出,其实就是物质存在着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物质与意识是对立统一的观点,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通过前后对比,可以看到,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的观点就是“美即见”观点中的社会性。在这一点上,朱光潜前后期的思想是没有大的变化的,这不仅体现了朱光潜思想的前后相继的理论延续性,也体现了他对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所需要的实践性的思考,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四、结语

朱光潜的“见”,不仅仅具有见出物的形象的表现性,还具有审美主体的创造性和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性等多样的内容,三个特性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印证的,统一于“美即见”之中,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朱光潜把握到美与美感同时发生过的审美心理特点,对移情说、内模仿说、心理距离、表现和直觉等概念进行了有益的整合,明确提出了美即“见”的观点:恰当心理距离是产生美感的前提条件;直觉到物的形象是进入美感的时刻,主体变成审美主体依靠表现完整地把握审美客体即物的形象;在美感中,审美主体不自觉地会对审美客体产生生理上的向动性,即内模仿,发生移情于物、物我同一的审美体验,在物我交融中“创造性”地感受到美感的个体化呈现。也是在“物的形象”的社会性层面上,朱光潜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可见,“美是主客观统一”的观点不能代替“美即见”审美理论的多元性,也不能概括美与美感同时性的内涵。

注释:

①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朱光潜认为“美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从朱光潜的物的形象的观点和第二意义上的自然美,都具有自然性的成分,但是又是已经经过主观反映的。所以,应该说他肯定社会性本身就包含着自然性,“美即见”中的社会性就是包含了自然性的社会性。与“物的形象”和“物”的区别一样,是从社会性上来说明的。本文所说的“社会性”都是基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1]-[20]朱光潜.《谈美 文艺心理学》(《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2:117,118,12,117,117,254,253,422,271,313,314,25,25,25,26,26,42,68,45,54.

[21]-[25]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46,53,46,48,53.

猜你喜欢
朱光潜社会性直觉
挚友可贵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
the Walking Dead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怕站而不怕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