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线条之美

2015-01-28 12:30宁云威山西师范大学04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6期
关键词:线条中国画画家

宁云威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

浅析中国画线条之美

宁云威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

中国画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一种传承,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前进。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虽有各自的表现方法,但归根到底,还是以线条为基本手段来表现的。回顾中国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细条的发展和开拓、创新史。

线;传承与发展;美学思想;哲学思想

达·芬奇曾说:“太阳照在墙上映出一个人影,环绕着这个影子的那条线,是世间的第一幅画。”线条的出现开启了绘画之路。西方的油画,东方的中国画,线条都作为一个重要元素影响着绘画的发展和创新。

一、线条的形成与发展

在中国画世界里,线条有独特的存在价值。线的发展史,无疑就是中国画的发展史。以线来塑造和表现绘画,是中国古人很早发现的特殊表现手法。原始社会就对线情有独钟,原始的岩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我们的祖先用最原始的“笔”,简单质朴的线条,稚拙的模仿大自然,描绘动植物的形象,记录生活生产时的点滴。祖先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认识在这里都表现出来。商周青铜器和汉代画像石砖中,绘画的线条表现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较之前线条有了跃动的生命力,变得更为生动。长沙楚墓的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墨线勾画出华盖飘带及风吹衣饰的动势、人物的神情等,线条简约流畅、意态飞扬,已明显地区别于原始绘画。

随着书法的盛行,人们的审美观念转向了剑拔弩张的力量美。卫夫人在《笔阵图》提出“多力丰筋者圣”,书法要有骨力,字要刚劲。顾恺之作为当时的大家,注重传神写照,把绘画从描形提升到写神的高度。魏晋时期的绘画线条丰富、精密。唐代画家们在

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注重笔“势”成为当时的趋势。在吴道子和曹忠达的绘画中,线条灵动、圆转却又不失节奏与动感。线条的穿插、取势,不同形态传递美感的差异,看似无法很随意,却在一定的规律下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韵味十足。

两宋时期的文人画家们,在绘画的同时借鉴书法用笔,这一借鉴是线条艺术的一大飞跃。元代由于社会原因,更多的画家通过绘画来表达心中的志趣,“元人野逸,三笔两笔,无笔不简,而意无穷”的减笔画使得写意画有了新方向。清代的线条艺术趋向纤弱,清末“三任”的出现,才使人物画重新焕发生机。近现代的画家们在借鉴古人经验的同时,结合时代特色,开创了新时期的绘画风格,不变的依旧是对线的发展、继承、创新。

二、中国画线条的特征

中国画的构成元素很多,线条作为其中的一个,能在几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中经久不衰,必定是有其独特之处。

线是绘画表现物象的最佳造型手段。人们在表现生活中的事物时,很自然的会用线来造型。用线造型形式鲜明、强烈有力、爽劲简练。国画的笔墨通过线表达,这是东方审美境界的体现。线条的长短、粗细、干湿、浓淡、刚柔、快慢、虚实等,与国画创作非常吻合。无论是人物的表情、结构、衣服的质感和运动感,还是山水画,用线条勾勒物象的外形,皴擦表现山石的结构、凹凸、受光、背光……任何题材的中国画,在形象的塑造中线条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线条的功能很多,除了最基本的“造型”、“存形”,还带有情感属性。宋元之后,文人画家们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影射社会生活,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线条就是画家情感流露的痕迹。每一根线都若隐若现的透露出某种情感,流利顺畅的线条表示心情舒畅,呆滞的线条显示出艰涩的状态,“风驰电疾”“兔起鹘落”则是一种激情的外泄。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阔笔横扫,寥寥数笔,仙人的憨态可掬,步履蹒跚,醉意朦胧的小眼睛,顽皮可爱又高深莫测的滑稽相,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简练的线条既是画家功力的展示,又是激情的宣泄,情感的表达,心灵的倾诉。

线条的运动感可以为画面增添艺术感染力,提升精气神。“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是对吴道子、曹仲达用线的褒奖。前者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后者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运动感的线条是最具美感的,因为运动才会有生命的存在。北宋武宗元所作《朝元仙仗图》,线条挺秀绵密,飘洒流动,描绘了东华、南极帝君率众仙朝见最高神祗的行列,衣纹用圆浑磊落的莼菜条描法,天衣飞飘、气氛欢快,十足的运动感,尤显吴带当风的特色。

中国画的强大,离不开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哲学的支持。中国哲学重视对人生的探讨、生命的研究,认为生命由“气”构成。中国画的笔墨表现源自线条,线条的成功与气的结合,才能使画面气息流畅、气韵生动。除了“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线条可以表现生命本体外,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藏露、行留、等形态及组合的变化统一,也符合“相生相克”的辨证思想。线条勾勒中的起笔,运笔,讲究“欲左先右,欲上先下”,这种用笔美学在《易经》中即为“无往不复”。线条与传统哲学结合传递出的美学思想,是艺术家在总结和提炼自己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也是充满智慧的先哲们在感悟人民生活审美习惯和心理的基础上,对线条提炼、强化达到大众审美要求。

纵观数千年的美术发展史,中国画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但不论时代怎么发展,人们的认识与审美如何转变,线条作为国画的精髓,画面的骨骼支撑,是不可动摇的。线条所展现出的文化、哲学、智慧,是值得每一位艺术爱好者去研究、挖掘、传承的。从而使民族的宝贵财富得以延续下去。

[1]邹全.解析中国画的点、线、面.美术大观,2010(9).

[2]贺平.论中国画的“线”.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6).

[3]王克明,刘小刚.略论中国画线条的艺术美[J].电影评介,2008(06).

[4]吕士荣.中国笔线传统传统策论[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5(01).[5]陈元龙.浅谈中国绘画线描艺术[M].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线条中国画画家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线条之美
《远方》中国画
酷炫小画家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舞出线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