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设立生态文明日

2015-01-28 19:38聂春雷
中国生态文明 2015年1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文明生态

□ 聂春雷

我国应设立生态文明日

□ 聂春雷

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目前生态文明宣传还不系统、不成规模,与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有必要通过设立“生态文明日”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宣传工作,使生态文明理念早日得到普及。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生态文明一词问世,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后,生态文明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专著和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十七大之后,各级政府对生态文明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以环境保护部主导的生态文明系列创建为例,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1000多个县开展了生态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发改委、水利部等部委也结合部门工作,开展了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与此相对应的是生态文明宣传显得规模不大、力度不足。目前,生态文明宣传方面较有影响力的活动,当属每年一届由贵阳市政府主办的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其次为不定期举办的由各部委、高校和研究机构组织的生态文明相关论坛和会议。但这些论坛、会议持续时间短、受众人群范围相对较窄,而难以形成持续广泛的影响。在传统媒体、新媒体上的“日常”宣传则显得比较缺乏。对此,我们可以与环境保护宣传做一对比:目前,在电视、纸媒和网络媒体上,随处可见环境保护专栏、专题文章和公益广告。与之相比,关于生态文明的宣传报道则比较少见。中国社科院2007年开展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是公众获取环境知识的首要渠道,占公众环境知识来源的81.1%,其次是阅读报纸、杂志、图书,占47.3%,而从政府部门及组织所举办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中获取的环境保护知识只占20%左右。而目前生态文明的宣传渠道恰恰以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举办的宣传活动为主,报纸杂志、图书次之,广播电视节目最少,宣传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据环保部2014年2月向媒体公布的我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为48.2%。

多年来,我国媒体宣传形成了一个习惯,每逢节日或具有特定意义的日子,都会对相关内容进行专题、专栏报道,并加大报道力度。比如,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广播、电视会推出专题节目,报纸杂志会刊登专栏和专题文章,新媒体上也会对相关的信息进行重点推送和传播,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校和研究机构则会举办各类专题宣传活动和学术会议、论坛等加强宣传。而生态文明虽已被党和国家赋予重要的战略地位,却缺乏这样一个宣传支点,从事生态文明宣传工作的部门和社会组织,有时不得不利用世界环境日进行生态文明宣传工作,与环境保护宣传“争夺眼球”,颇显尴尬。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环境保护意识目前已基本做到了深入人心,关于环境保护的广播电视栏目、公益广告已随处可见,环保甚至已经成为商家宣传产品的一种噱头和卖点,与此相比,生态文明宣传可以说刚刚上路,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早日为生态文明宣传建立“支点”,使生态文明宣传工作迎来新的契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相匹配,使生态文明理念早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

(作者单位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文明生态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对不文明说“不”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