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电子商务产业园协同高职院校发展的策略研究①

2015-01-28 11:19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焦世奇
中国商论 2015年18期
关键词:扬州产业园电子商务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焦世奇

扬州电子商务产业园协同高职院校发展的策略研究①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焦世奇

摘 要:截止2015年7月,扬州市城区已有多个政府主导的电子商务园,其中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五亭龙电子商务基地、蒋王电子商务园、百分百电子商务产业园这四个较为知名。电商园在运营过程中通常与当地高职院校合作,将高校作为技术与人才基础;高职院校也愿意与电子商务产业园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培育人才。但是电子商务产业园如何与高校合作,把电子商务产业做大做强,本文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如何通过电子商务产业园引领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扬州 产业园 电子商务 策略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商品或服务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是传统商业活动中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网络的普及让传统商业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电子商务从必然走向了必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商务活动本身需要电子商务,现实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也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便捷、高效的生产、贸易与结算,因此电子商务广泛的应用特征十分契合现代经济社会的需要。全民、全行业电子商务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电子商务到达关乎到国计民生的高度时,没有哪个国家敢小看它,为了更好地发展电子商务,我国各级政府通过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形式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

1 扬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现状

电子商务产业园是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目前正处在一个快速成长期。扬州市截止2015年7月,城区已有多个政府主导的电子商务园,其中有四个电商产业园的规模较大。

1.1 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园区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广陵新城,总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主要服务内容是呼叫中心、知名电子商务公司的售后服务中心,集行政办公、信息、金融、商贸、旅游、居住等为一体,是扬州未来的CBD。

1.2 五亭龙电子商务基地

园区位于扬州市邗江区五亭龙玩具城内,园区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是国际水准、超大型、专业玩具礼品商贸中心。集玩具辅料、成品玩具、工艺礼品、时尚文具、儿童用品于一体,提供全方位金融、贸易、信息、物流、研发、展示、培训等服务商家的创富平台,以及办公、仓储、生活服务。该电子商务产业园延伸玩具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将传统的商务活动搬上互联网,采、产、供、销全部实现网络化,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道路。

1.3 蒋王电子商务园

园区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蒋王街办何桥村,园区总体规划办公面积15万平方米,仓储面积45万平方米。第一期于2014年12月开园,提供了7500平方米办公面积和20000平方米的仓储面积,主要服务于扬州本地的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并吸引电子商务创业人员入园创业。

1.4 扬州百分百电子商务产业园

园区位于邗江区扬州市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内,占地24亩,办公面积10000平方米,仓储面积50000平方米,产业园于2014年7月开园,目前入驻的企业达20多家,主要类型是电子商务行业大数据分析企业、服装类B2B 和B2C企业。

作为促进扬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引领扬州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优化和升级的重要方式,电子商务产业园有着“排头兵”和“突击队”的作用。“排头兵”是指电子商务产业园担负着聚集电子商务创新资源、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功能;“突击队”是指电子商务担负着“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重任以及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等多方面的职能。因此,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全国诸多地方政府共同的选择。

2 电子商务产业园与高职院校协同发展现状

扬州四个电子商务产业园都选择与高校合作,走“园校”协同发展之路。电子商务产业园一方面依靠高校的技术力量作为园区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为园区提供后备人才。高校也愿意与电子商务产业园合作,一是解决电子商务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只有紧跟实际,才能提升电子商务的教学水平。二是通过市场来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毕业生质量不是成绩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通过就业可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

扬州百分百电子商务创意产业园选择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园区给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场所;学校派专人常驻园区,为园区提供技术服务,并联系“园校”合作事宜,如学生的实习、实训等。合作一年来,双方都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2.1 电子商务产业园为高校提供综合实践平台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一直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就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其技术可以理解为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处理能力,如:网络技术、网站技术、图形图像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等。在以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些技术能力的传授以理论居多,然后再结合一些校内的仿真练习,学生缺少真实的市场体验与评价;现在可以通过电子商务产业园,将校内的实习、实训搬到园区来,通过真实的环境来完成实习、实训,成绩评定可以参考市场反响、市场接受或者客户反映,如果反映良好则可以获得加分。这样不仅可以煅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获得真实的市场体验,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

2.2 高职院校为电子商务产业园输送人才和提供技术支持

无论是电子商务产业园,还是入驻园区内的企业,都需要人才的支撑,或者说需要不断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以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为例,平均每年到高职院校招聘毕业生达300多人。园区在学校常设招聘办公室,在招聘毕业生的同时,及时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传递到学校,学校可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培养出更契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这样就妥善地解决了“就业难”、“用工荒”的矛盾。

在技术上,高校一直具有很大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为例,有大量的专业人才集中在高校,可以为电子商务产业园解决网络、网站等很多技术问题。在人员培训方面,高校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扬州百分百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例,自开园以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为园区培训达300人次,涉及到办公自动化、财务及电子商务等方向,员工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3 未来电子商务产业园与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方向

3.1 “工、学、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未来,高职院校与电子商务产业园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工作过程、创业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创建“工学创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园区运行和教学实践打造“教学工厂”,将产业园作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的主阵地,根据产业园区的实际生产过程实施项目教学、工学交替式教学,促进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技术应用相融合。一、二、三年级学生分别在产业园进行识岗、跟岗和顶岗实训。新生入学后,即在园区开展认识岗位实训,使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有初步的体验和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二年级在园区开展专业实训。相关课程分项目、分阶段进行工学交替,即通过跟随参与相关岗位实践,使学生能够在产业园企业的真实环境下,边工作边学习,让学生充分熟悉企业真实的工作流程与生产过程,促进了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三年级,学生可在园区企业进行顶岗实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和园区针对工学结合课程和各类岗位实践教学环节联合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标准和实践成绩考核办法,学生实训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评定成绩。学校将“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即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邀请园区企业家作为学生创业导师,开设创业讲座,引导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并对学生创业实践全过程辅导。同时引进创新工作室、创业孵化室,提供创业孵化基金,让学生通过承接实际项目提升创业能力并进行创业实践。

3.2 园区与学校协同共建电子商务环境

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载体,对网络基础设施有较高要求,例如:稳定、高速的互联网接入、高性能的云服务器、全覆盖的高速无线网络、便捷的物流服务等。一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只有在基础设施到位的条件下,才初步具备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特征,或者说才可以进行招商和运营。这些基础设施对于新建一个电子商务产业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对于一个高职院校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入门级”的配置,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高于这个配置标准的,因此电子商务产业园可以与高职院校共建电子商务环境,高校可以分享网络基础设施,而电子商务产业园可以建立起相关产业上下游融合顺畅的高效供应链、物流场所等,并开放给高职院校使用,用于教学。这样双方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营造一个共赢的电子商务环境。

4 结语

在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的同时,电子商务产业园也纷纷成立起来。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民创业的主要阵地,务必坚实地走好发展的每一步。电子商务产业园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一方面,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另一方面,政府利用地方高职院校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 陈德刚.武汉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民策略分析[J].特区经济,2012(10).

[2] 黄金亮.地方政府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对策及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1(11).

[3] 姚国章,陈菲,赵刚.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9).

[4] 杨芸.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现状探析[J].中国商贸,2015(1).

[5] 焦世奇.通过移动电子商务提升扬州旅游服务质量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4(9).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c)-050-03

基金项目:①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B2C”模式的企业服务与竞争力提升研究-以扬州中小企业为例》(2013SJD630064);2015年度扬州市社科研究课题《扬州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合作共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扬州产业园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扬州绒花”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