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探讨

2015-01-28 11:19山东农业大学李艺菲
中国商论 2015年18期
关键词:人民币现状改革

山东农业大学 李艺菲

当前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探讨

山东农业大学李艺菲

摘 要:当前的经济形势复杂且困难:对外贬值压力大,资本流出迅速,出口下跌;对内需求疲软,转型迫在眉睫,通缩显现。在新货币战争时期,稳定人民币币值,减轻币值波动带来的损失,并稳步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在通过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特殊意义,并对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 现状 改革 对策

1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过程,能够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计价、交易。人民币国际化,就是意味着人民币逐渐成为计价货币,全球大宗商品采用人民币计价;国际贸易货币,不仅仅是指中国同其他国家交易时采用,而是其他国家之间相互交易时使用人民币结算;国际储备货币,世界其他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自愿配置人民币资产。

2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具有特殊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表现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的经济恢复情况各有不同,全球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分化,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率先回归正常货币政策,引发全球资本大幅回流,同时,全球资本回流美国所造成的通货紧缩正困扰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并陷入危机。引发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这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全球产能过剩;消费需求疲软;全球金融动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而国内形势同样严峻,从2014年开始表现出来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GDP、PPI、CPI和PMI等各项数据均表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工业下滑,投资消费放缓,大量国际资本流出,中国式通缩显现,GDP增速放缓。在全球除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极不稳定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市场供求、国内需要在主动调整汇率的前提下稳定币值,保持坚挺。同时,国内经济面临转型机遇期,加快改革的同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找到新的增长点,摆脱经济下行预期。在新货币战争中,唯有担起负责任大国的义务,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当前,是挑战,也是机遇。

3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3.1 深化金融改革

2015年一件有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新突破的重大事件,就是人民币加入SDR的核审工作。人民币是否能顺利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官方储备货币,将决定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加入特别提款权,将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IMF的官方使用货币,这有利于扩大人民币的国际支付,交易结算以及外汇储备的使用范围,对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加入特别提款权的审核条件是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要求资本账户的开放,而深化金融改革是资本账户顺利开放的先决条件。

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使国际上更多得使用人民币,在开放金融市场提高资本流动性的同时,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并配以完善的金融监管,密切关注资本动向,防止国际热钱大幅进出带来的不良影响。完善金融立法、完善监管体系,稳定股市、债市健康发展,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跨境使用。

3.1.1 促进股市的正常发展

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股票市场集聚大量资金,为上市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促进股市的良性发展,将有利于资金的流动,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股市市值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体量庞大,但股市发展尚不完善,法规不够健全,制度不够规范,存在很多投机套利的机会,这会加大股市的不正常波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2015年7月份的暴跌,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股市的脆弱性,未来股市的发展,应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和透明化方向努力。政府减少日常干预,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在出现巨大震荡时入市救助,重点放在稳定股市、安抚紧张气氛上,而不是行政强制促使牛市,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则。

3.1.2 建立发达的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在一国金融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债券市场能够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提供融资便利,并充分集聚社会资本支持政府、企业经济活动,债市是股市资金的蓄水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股市波动,降低风险,同时,债券的发行和流通将促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其债券总量全球排名第三;债券种类日渐丰富;投资债券的限制也逐渐放宽。但总体依旧面临着一些问题:市场化利率定价机制较差;债券流动性普遍不高;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监管不到位。对此,继续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收益与风险对等;增加交易品种,降低交易成本,减少限制,提高其流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放开限制的前提要有完善的监管和法制,健全法律体系是关键所在。

3.1.3 完善汇率机制

国际油价下跌,加之美联储加息,重挫中东、俄罗斯和巴西等依赖能源出口的国家,上述国家不得不采取竞争性贬值策略,以此维持出口竞争性,缓解财政赤字压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成为美联储加息和能源价格下跌背景下的受害者,包括韩元、俄罗斯卢布、南非兰特、泰铢、智利比索等货币大幅贬值。国际形势对人民币形成了很大的贬值压力,这迫切要求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首先,应从加大汇率弹性开始,逐渐放宽波动幅度,并适度减少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15年8月份,人民币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是汇率改革的重要一步。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减少央行被动干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外逃压力。

人民币是全球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2013年市场份额仅占1.1%,2014年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为3.2%。就目前来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在充分尊重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币值,坚决避免大幅升贬带来的震荡。

3.1.4 在国际贸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要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首先应该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人民币,在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为了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我国从2009年开始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随着试点城市地不断扩大,试点地区也扩展到全球范围;同多个国家签署人民币互换协议;成立了多个区域性自由贸易区;提出“一带一路”的双多边发展机制等等。目前,人民币是全球贸易使用中的第五大货币,从2009至2014年,国际贸易中人民币使用比例飞速增长,从0.02%增至近25%。未来的国际贸易中,要更加积极的使用人民币计价交易,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才能减轻汇率风险,在当前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震荡的同时,稳定人民币汇率,才能增强国际对人民币的信心,扩大使用人民币的贸易量,同时,资本账户的开放,为人民币走向国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3.2 人民币国际化要有实体经济的支撑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市场等虚拟经济是无法创造财富的,只不过是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过程,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是用货币创造价值的过程。抛开姓“资”姓“社”的问题不谈,一味地发展虚拟经济,而放弃实体经济最终只能使经济空心化,没有新资产的产生,原有资产的价格一味飙升只会制造资产泡沫,泡沫在利益的驱使下被不断吹大,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但泡沫总会有破灭的一天,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将会使泡沫破灭,从而重创国内经济。90年代的日本,就是因为资产泡沫的破灭,从而走上了长达30多年的衰退时期。

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在我国目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缺少实业支撑的虚拟经济,只会形成泡沫,发展股市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引导社会资金向实体企业流动。同时,我国面临着较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此,政府加大给予专项政策资金的力度,对于高社会融资成本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央行降息,还要重视引导流动性传递至企业和个人。

3.3 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处在下降趋势,反映了传统工业、制造业的疲软。从2014年之前的两位数增长,到2015年7月仅能维持6%的增幅。汇丰PMI总体走势偏低,在50%附近徘徊,2015年来逐渐走低,7月份数据更是低至47.8。进出口同样不容乐观:从增速放缓到下降,2015年上半年进出口总值下降6.9%,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国内外需求疲弱,进出口数据将进一步放缓。

经济转型是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而我国长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过度依赖出口和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资本流出、投资放缓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是我们面临的重中之重。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经济转型意味着生产、收入和支出结构的转变。工业占GDP的比重下降,消费占比上升,同时减少对投资、进出口这些受限于外部因素的经济拉动方式的依赖。

3.4 减少能源依赖

2015年以来,CPI、PPI连续走低,国内面临通缩压力,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密切相关。能源依赖问题严峻,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可以大力发展清洁代替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若干年后全球资源枯竭的时候,这些清洁能源将大放光彩,但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里,石油和天然气依旧是全球能源消耗的主角。目前的解决方式,一方面是寻找国内有限的资源存量,另一方面则是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我国与俄罗斯签订长期天然气协议,缓解西方对我国的能源封锁;“一带一路”中所经过的中亚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加强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在这些地区推行人民币直接自由贸易,避免了美元交易的麻烦,对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有重大意义。

美元的轻微变动,牵动全球经济波动,过分单一的核心货币模式的弊端在几经波折中得到充分显现,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朝着多元化前进。而对于目前发展崛起的中国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不仅仅获得巨额铸币税收入,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参与全球资源的定价,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此时的中国,因其几十年来高速稳定的发展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人民币于2015年底加入货币篮子几率较大,人民币国际化面临重要一步。但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人民币的国际化,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我们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步伐稳步推进国际化,切不可过分自大,急功近利。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将会面临一些风险:完全开放的经常性账户和资本账户,体量大、流动性高的资本市场,市场化的汇率、利率,势必会加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开放的前提要有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发达的监管系统,改革的同时不断发展完善,市场化的同时提高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连建辉,翁洪琴.银行流动性过剩:当前金融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J].财经科学,2006(4).

[2] 张立伟.货币战争在中国[J].中国海关,2010(11).

[3] 赵爱玲.箭在弦上的货币战争[J].中国对外贸易,2009 (04).

[4] 储昭根.货币大战下的中美博弈[J].检查风云,2010 (24).

[5] 吴骏,王璀璀,赵娜.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02).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c)-066-03

猜你喜欢
人民币现状改革
怎样认识人民币
改革之路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改革备忘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