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途径探究

2015-01-28 11:19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关海玲
中国商论 2015年18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杜 薇 关海玲

加快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途径探究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杜薇关海玲

摘 要: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好评,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山东省青岛市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社区及游客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快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森林生态 旅游管理 灵珠山

关海玲(1972-),女,山西隰县人,管理学博士,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管理、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1 引言

自从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将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它们的建设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举办的昆明世博会和国家旅游局开展的“99生态环境旅游”活动,推动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1]。此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开发已经扩展到许多区域。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中最具朝气和发展前景的产业[2]。

灵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部,2000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森林公园面积为40平方公里,海拔在百米以上且有名气的山峰有40多座。灵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且物种丰富。树木以天然次生林为主,林草覆盖率达92.74%,木本植物约100余种,野生动物50余种,是胶州湾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带动青岛市黄岛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意识,盲目地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及其他方面的必要建设,导致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在森林生态建设公共服务方面的缺失;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和生态效益,推销的产品和服务单一;社区居民参与层次较低、参与机制匮乏;游客素质低,环保观念薄弱等都制约着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政府、企业、社区参与、游客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快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对策。

2 推动政府提供森林生态旅游公共性服务

森林资源具有公共属性,同时兼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政府作为经济建设、旅游发展的领导者,应积极提供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多种公共性服务。

2.1 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加强灵珠山森林生态管理

地方政府应针对灵珠山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政策,从执法力度、参与主体的法律观念等方面加强对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首先,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展要严格遵守《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针对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制定新法规,完善现有法规,强化管理,尽快出台《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管理条例》,使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实现制度化、法律化及规范化。其次,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集体或个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惩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后,为促进灵珠山森林旅游法规的实施,应多方听取群众意见,设立监督电话、投诉邮箱,使执法队伍的工作始终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2.2 多方融资,吸引投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融资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政府应该努力扩展融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调节资金结构,合理利用资金,具体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联合投资、产权融资、信托融资等。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招商引资政策,实施可行的招商方案,通过举办灵珠山生态旅游投资洽谈会、灵珠山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渠道寻求社会多方资金的帮助。

2.3 加强领导,切实把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程

政府应成立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结合灵珠山的实际情况,围绕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培植,定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尽快做大做强。同时,林业部门、旅游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环保部门、科研部门等相关部门应该相互协调,促进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2.4 合理制定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有效的规划是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纲领,也是促进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政府应制定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计划的制定要立足于灵珠山生态发展的长远目标,从多个方面加以考虑,包括旅游项目的推出、景区的建设、组织的管理、环境的治理、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人文历史的发扬等等。在完成森林生态旅游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出具体可行、详细周密的旅游规划,指导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

2.5 加强灵珠山森林生态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旅游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游客量的大小。灵珠山旅游交通的建设包括外部交通、中间交通、内部交通。外部交通是旅游者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中心城市之间的空间转移;中间交通是中心城市到各景区之间的空间转移;内部交通是各景区内部各景点之间的空间转移[3]。道路的建设首先要科学地规划路线,设计改善方案,尽量少占用耕地、林地面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节约投资成本;加大道路交通科技投入,提高道路交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监控网络。

3 强化企业实行绿色管理,推出多种旅游产品

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旅行社、宾馆、餐饮等企业应加强绿色管理理念,推出绿色生态产品,开展绿色营销,树立企业环保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3.1 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实行绿色营销

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旅行社等企业要将绿色管理理念付诸于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尤其是转变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同时,发展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也要进行绿色营销。英国威尔逊大学肯毕提教授认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能够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4]。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需要向游客提供绿色产品、创建绿色的宾馆与饭店、绿色景区、设计出绿色的旅游路线,树立独特的“品牌效应”,满足那些具有较高消费理念游客的绿色环保需求,真正做到绿色产品营销。

3.2 推出多元化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

针对灵珠山的森林生物资源,企业应推出多种不同的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1)森林观光旅游产品。森林观光旅游产品包括自然山水观光、人文古迹观光、古树名木观光等。观光旅游产品作为森林生态旅游最为重要的产品,应进行扩充和丰富,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灵珠山森林生态景区融奇、险、清、幽于一体,地处海滨、群峰叠翠、怪石嶙峋、云雾缭绕、风景优美,十分适合观光旅游。(2)森林运动休闲产品。森林运动休闲产品是将森林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可以缓解游客心理压力,使其享受运动的乐趣[5]。结合灵珠山森林生态景区的地形地貌、资源环境条件,运动休闲产品的开发主要有登山、徒步远足、拓展训练等。(3)森林娱乐休闲产品。灵珠山是青岛黄岛区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和新型果品示范基地,耕地面积1.38万亩,因此具有开发森林娱乐休闲产品的优势,包括休闲农庄、果蔬种植与采摘、观光园区等。(4)森林养生产品。利用灵珠山生产的无公害瓜果蔬菜、野菜山菌等制作成礼品,供旅游者选购;推出养生餐饮,将用灵珠山产出的瓜果蔬菜制作成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同时注重食物的搭配与营养。

3.3 加大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推销

灵珠山生态旅游景区的相关企业应该积极开展产品的营销与推广。灵珠山旅行社在向游客宣传产品时,无论在宣传单的制作上还是导游解说词的设计上都应寻求创新,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宣传。灵珠山生态旅游的住宿除了要满足游客基本的舒适需求外,更重要的是绿色、生态,因此,宾馆的建设要遵循这一理念。游客对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是餐饮企业主要宣传的对象,要抓住游客这一需求,发展绿色餐饮,创建绿色饭店。

纪念品和食品生产的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的品牌效用,要在注重生态自然、风土文化、经济实用等方面下工夫,充分利用灵珠山森林野生资源优势,在追求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对灵珠山生产的土特产如灵珠山芋头,进行人为的设计、加工成礼品进行销售,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针对目前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知名度不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互联网、电视栏目、流动广告、旅游节等都可以成为宣传森林生态旅游的有效途径,具体的途径有以下五种:(1)借助主流媒体宣传;(2)建设相关网络平台;(3)举办博览会、旅游节等活动吸引游客;(4)加强横向联系,扩大宣传;(5)与外地旅行社合作,吸引异地游客。

4 深化社区积极参与森林生态旅游管理

当前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存在着较多问题,例如参与度较低、对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参与机制匮乏[6]。根据国内外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当地社区居民在森林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过程中其意愿是否能够得到重视将直接影响到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位于黄岛区柳花泊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22个社区,1.2万人口,具有强大的社区参与基础,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发挥他们建设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作用。

4.1 加大社区参与,不断拓展参与渠道

社区居民参与到灵珠山森林生态资源开发的形式多种多样,居民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与生态旅游相关的经营活动,例如料理青岛特色小吃、开办家庭乡村小旅馆、经营农家乐、销售当地食品;除了提供食宿服务外,灵珠山社区居民还可从文艺表演、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巡逻、环境保护与整治、卫生处理等多方面、深层次参与,改善街道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2 建立社区参与可持续机制

目前,社区居民虽然参与了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建设活动,但他们仅仅扮演的是“相关者”的角色。为了改变社区居民参与的被动状态,避免矛盾的进一步升级,需要从社区的利益出发,建立社区参与可持续机制。

(1)建立引导机制。就目前来看,灵珠山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主动性、参与程度也比较低,参与的范围也比较狭窄。社区居民作为推动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关部门有必要带领社区居民投身于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建设中去,因此需要建立包括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引导机制。

(2)建立决策机制。决策机制的建立可以真正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中来。决策机制的建立要重视社区居民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社区居民作为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在旅游活动中接触游客最多的群体,因此他们有必要也有权利对旅游开发中产生的一系列方案进行商议、评价和选择。

(3)建立利益保障机制。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展势必会给社区居民带来生产生活方面的影响,但他们却在收益分配中处于劣势地位。建立公平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可以调动灵珠山居民参与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利益保障机制的建立,应做好利益的分成工作,并且必须保障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政府还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4)建立监测机制。监测机制的建立需要综合考虑灵珠山经济、资源与环境、社区等效益,考虑社区参与度、旅游景区的生态功能设计、生态补偿机制等内容,以及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及未来的发展情况,通过搜集有关信息,制定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采取灵活适用的方法手段进行分析,建立模型,得出结论,指导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具体的实践和未来的发展。

4.3 提升社区居民的服务意识

社区居民除了要提高参与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参与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业经营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提高服务游客的意识。社区参与服务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灵珠山旅游业的收入,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水平、高标准的服务才能获取游客的信任,激发游客再次旅游的想法。社区居民的服务意识体现在文明礼貌、服务的质量以及森林生态景区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因此,要通过各种渠道培训教育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居民的服务意识,使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适合市场的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形成良性循环。

5 加强对游客的管理

相比较而言,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与普通的自然景区存在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旅游形式、旅游参与及旅游体验等方面。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森林生态旅游对游客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对于灵珠山森林生态旅游者的管理应该采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人性化的理念具备以下特点:(1)要以游客为中心,旅游管理不仅要使游客获得愉悦的体验,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让消费者自觉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影响他人的行为,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2)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是一种多方参与的管理活动,政府、开发商、社区居民必须共同努力,做好宣传及教育工作,更好地引导和约束消费者的行为,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是对旅游全过程的管理,单纯依靠强制性的法律行政手段难以发挥较好的效果,难以令游客满意,因此要注重教育与沟通的手段,培养自觉意识,使游客真正成为森林生态的保护者。

参考文献

[1] 崔鹏飞.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J].生态环境保护,2014(2).

[2] 兰思仁,戴永务,沈必胜.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三十年[J].林业经济问题,2014(2).

[3] 张东明,张国建.旅游学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4] 邓清南.成都市发展绿色旅游的基础与对策[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5] 苏庆军,孙革,左艳华.森林旅游休闲产品设计体系浅论[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34(4).

[6] 高雪.基于参与主体的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研究[J].城市地理,2015(2).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c)-136-04

作者简介:杜薇(1990-),女,山东青岛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培育探讨
基于AHP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基地评价
论信息化社会旅游管理的新进展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