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市流通服务业的效率提升浅析①

2015-01-28 11:19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喻学德
中国商论 2015年18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新型城镇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汪 洋 喻学德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市流通服务业的效率提升浅析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汪洋喻学德

摘 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北京市流通服务业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人口效应、市场效应、产业效应都有利于流通服务业的效率提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得出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对流通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从中发现流通服务业效率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流通效率 提升路径

1 引言

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北京市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有些效率滞后。这个效率滞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结构上的效率不平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效率水平较高,而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的效率仍较为低下,两者的不平衡势必导致流通发展的停滞;另一方面则是京津冀流通产业再布局要求北京市的流通业亟待转型,不仅要从业态上进行升级创新,同时也要实现效率提升,北京市城镇化水平已达到8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也给流通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第一,人口效应。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镇人口的增加,还突出了“人”的理念,强调了生活质量和环境等方面的改善。第二,市场效应。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各种市场要素的转移和集聚,还提供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给予流通服务业效率提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第三,产业效应。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除了要素流动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改善外还有利于整个流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

因此,一方面是北京流通服务业亟待转型提升,是新型城镇化带来流通效率提升的契机,突破口就是流通服务业效率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2 新型城镇化促进流通产业效率提升的途径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比重增加,也更加注重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水平等。新型城镇化在这些方面形成三大效应即人口效应、市场效应、产业效应,这些效应给流通服务业效率提升带来了要素集聚、产业结构调整和流通环节协调发展等发展机遇。

2.1 要素集聚,流通成本降低

新型城镇化的人口效应和市场效应一方面带来劳动力、各种生产要素的不断转移和聚集,城镇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然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和生产要素。规模扩大的城镇可以承载更多集聚的产业、知识和人口,从而形成良好的分工和合作,降低流通服务业的交易成本,形成流通产业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人口的聚集会导致消费的集中。流通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导致发挥纽带作用的流通服务业交易效率的提高,减少流通服务业的交易费用,节省信息的搜寻成本,从而促进流通服务业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生产和消费集聚还会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共同发展,并提供更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这有利于流通服务业费用的降低和规模效益的产生。另外新型城镇化的这种集聚效应还会产生知识外溢,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知识交流氛围,流通服务业可以很容易获得研究开发、市场信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降低流通费用和创新成本。新型城镇化必不可少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通过接受更好的职业培训,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流通服务业可以获得丰富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流通服务业的成本和费用会因此下降。

2.2 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生产率提高

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效应会导致要素流动、消费模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可以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对于流通服务业效率的提升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首先,产业效应最突出的作用是导致流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流通产业结构会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生改变,一方面是整个经济中三大产业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发展,另一方面是流通服务业中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也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健康发展。其次,新型城镇化还会带来更加便捷和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这些都有利于流通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下,流通服务业可以更加高效协调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北京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产业效应带来的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既可以节约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又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经济发展质量。

2.3 协调发展,促进流通效率提升

新型城镇化依托城市对生产要素进行再分配,同时突出了“人”的概念,强调给人带来更舒适的环境和更高的生活水平。因此,新型城镇化的三大效应除了带来要素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机遇,还会带来资金、技术、交通、人才和基础设施等诸多优势,这有利于流通服务业更加便利地获取信息和技术等资源。新型城镇化的这些优势不仅有利于流通服务业整体运转更加合理、有效率、协调,还会推动整个北京市产业、市场和区域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给居民带来更舒适的环境和更高的生活水平。

不可忽视的是,流通服务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关键纽带,它的协调发展除了可以在吸纳劳动力、增加消费者收入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还会给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带来新的生产和消费变革。只有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整体协调发展。首都经济才能更好地良性发展,也能更好地符合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要求。

通过上述理论探讨可以得出,新型城镇化的三大效应带来的要素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确实有利于促进北京市流通服务业效率水平的提升。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市流通业效率提升方式

随着北京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城镇居民的人均GDP会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居民消费模式的改变,恩格尔系数会出现下降趋势,流通服务业效率会呈现上升状态;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人均GDP也会不断增长,这也对于流通服务业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北京市应当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努力提升流通服务业的效率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转变北京市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方式

北京市流通服务业目前住宿餐饮和仓储物流等行业的流通效率还比较低,整体上流通产业还处于一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所以转变北京市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式十分有必要,应当抓住新型城镇化的三个效应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升北京市流通服务业的效率。

首先,促进流通服务业从盲目追求规模和产量到追求高质量、高产出的转变,从不注重环境和服务到追求服务提升、环境和谐、低碳高效转变。其次,北京市流通服务业效率提升还应当注重技术变革,采用先进技术,培养各方面的高素质劳动力。再次,流通服务业还需要激发各类流通主体的创新活力,提高流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流通服务业效率提升不可忽视的是流通模式的转变,应当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大力推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绿色物流等。

3.2 进一步完善北京市的商品流通网络

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劳动力转移和一系列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要求更密集合理的商业网点布局、业态演进和产业集聚。北京市流通服务业应当抓住城镇化带来的诸多机遇,打造属于自己的流通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商品流通网络,为提高流通服务业效率奠定基础。

首先,依托“京津冀流通一体化”战略,以北京市为核心,构建一个大型的商品购销网络体系,并配以完善的服务和信息网络,逐渐布局成一个完善的、具有凝聚力的商品流通网络以提升流通效率。其次,注重对批发零售等市场实体的建设,并配以完善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使得各类流通商可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完成对生产和消费的连接。最后,必须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商品配送体系,加强北京市各个区域的联系,打造适合北京市发展、贯通全局的物流网络平台。

3.3 加快北京市流通信息化进程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流通服务业适应时代要求,迈向流通信息化时代,这也有利于北京市流通服务业效率的大大提升。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信息共享、知识外溢和基础设施改善无疑会对北京市流通信息化带来有力支持。首先,为应对“大数据”时代,必须建立和完善北京市流通数据库,用以对流通服务业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形成预测预警机制。其次,需要加快推进北京市流通电子商务应用进程,电子商务是流通服务业效率提升的一个方向,需要以此促使北京市流通服务业向信息化和现代化转型。最后,建立一个商流和物流信息平台,为流通服务业实现在线交易,数据查询和订单处理等功能,也可以促进北京流通服务业更快、更准确地获得信息,大大提升流通服务业的效率。

北京市应当抓住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机遇,解决流通服务业的效率问题,促进北京市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并逐渐向其他城市辐射,带动其他地区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 晏维龙.中国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6(11).

[2] 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J].铁路货运,2006(10).

[3] 荆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3(6).

[4] 李俊阳.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11).

[5] 张建民,陈梅.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学习与实践,2014(7).

[6] 简诗雅.安徽省流通产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关系[J].商业经济,2014(11).

[7] 宋则.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问题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4).

[8] 孙金秀.现代流通业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6).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c)-140-03

基金项目:①特大城市研究院项目《产业价值链分解下京津冀流通壁垒研究》、《京津冀流通一体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业价值链跨境分解、多源比较优势与产品市场一体化研究》;北京市哲学社科基金《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北京市流通服务业升级研究》。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新型城镇化
搭建高效的劳动就业教育平台提升就业管理水平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