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阅读教学联想策略

2015-01-28 08:21李志兴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351100
学周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教版研讨想象

李志兴(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351100)

也谈语文阅读教学联想策略

李志兴(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351100)

联想是作文创新的翅膀,常用于作文立意构思中。在阅读活动中,联想是读者生成、扩展和创新意义的重要渠道。因此,联想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的策略。《语文课程标准》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一节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以扩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笔者从阅读角度通过提取文本解读信息,阐释实施阅读联想策略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替换填充触发

一、联想—替换

这主要是根据语言的组合和聚合的关系,去研究读物中的重点词句或有特点词句;去推测作者如此选词造句的思索过程和结果,从而理解和体会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个词,而不选取用那些词,为什么用这样的句式和句型表达,而不用其他的句式和句型,为什么采用这一修辞手法而不采用其他的修辞手法等。在名家修改文章和新教材“研讨与练习”中随处可见这种用增、删、换、移等方法进行联想,于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生成理解欣赏等。鲁迅在《藤野先生》中的一段“……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在初稿中是这样的“……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以上修改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鲜明性,使读者获得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咏雪》一文研讨与练习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你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此题意在开拓学生发散思维进行联想和想象。《春》一文研讨与练习中,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七年级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研讨与练习中,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至发现这个词,而决不应该满足于‘差不多’……”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一文研讨与练习中,“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敬畏生命》一文研讨与练习中,“……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而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在《新闻两则》和《中国石拱桥》等新闻和说明文文体的教材选文中的研讨与练习设计更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和确切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都可以依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采用“联想—替换”策略,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联想—填充

这主要是根据读物的“未定点”和“空白”而言。西方接受理论研究指出:文本在阅读之前充满了未定点和空白,对读者是一个“召唤结构”。意义不是文本所固有的,而是在阅读活动中由读者生成的。而且,我国传统文论中也始终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言不逮意”“言不尽意”的痛苦,作品自身所具有的“言约义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因此,在阅读中,读者的联想和填充是一种必然的活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一文研讨与练习中,“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郭沫若诗两首》一文研讨与练习中,“仿照‘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八年级上册《芦花荡》一文研讨与练习中,“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动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这道题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体味,在品读中联想。《信客》一文研讨与练习中,“试写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一文研讨与练习中,“假如你像鲁滨逊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么想?你会怎样做?发挥想象和联想写一篇短文”。八年级下册《喂—出来》一文研讨与练习中,“展开联想和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这些研讨与练习的题型设计就在引导着我们在读解文本时应该采用联想意义的策略,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联想—触发

这指的是在阅读中读者需要调动自己的经验库存。夏丏尊、叶圣陶在《文心》中写道:“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获得一种引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从算学的推理、图画的理法领悟到文章的章法,也是触发。”可见,“联想—触发”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是作为“陈迹”的读物与现实生活连接的通道,是新旧知识联系的纽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一文研讨与练习中,“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此题意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扩展语文学习,培养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心声》一文研讨与练习中,“这篇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某种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此题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开拓思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一文研讨与练习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忍的意志?”《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研讨与练习中,“生活中难免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的,请写出来进行交流”。还有更多的文本信息都在暗示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拓展延伸采用联想意义策略,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的确,联想力是语文学习必备的一般能力之一。我们只要把新课程对话理念落实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联想意义策略贯穿到阅读教学读解文本的重要阶段,把研讨与练习的解决寓于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中,阅读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增添生机和活力。

(责编张翼翔)

猜你喜欢
人教版研讨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