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促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2015-01-29 18:30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天津市

经过多年努力,天津学习型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学历教育稳步发展。目前,天津每10万人口中有在校大学生近6000人。非学历继续教育迅速发展。天津现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4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6个,基本覆盖全市城区,每年参加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者达百万人次。各类学校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继中小学体育设施面向社区居民开放之后,天津部分高校面向社会无偿开放图书馆等教育资源,各级技工院校面向在津学生、在职职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天津市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市民素质,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而且以创新的方式、丰富的内涵推动天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一、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条件保障

天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注重实效,确保人财物等要素的有效投入,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各种保障。

(一)组织保障

天津在成立科教领导小组后,又先后成立以青少年教育工作为主的“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和“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以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为主的“天津市职工素质工程领导小组”和“天津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老年教育为主的“天津市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等一系列领导组织和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终身教育体系内各领域间形成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运行网络,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自2003年以来,天津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目标和工作任务。在实践中,以建设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机关为重点,开展农村教育扶持、国民教育开放、资源和平台建设。同时,为进一步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步伐,出台《天津市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机构规定》《天津市老年人教育条例》《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天津市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等一系列法律和规定,从教育投入、办学力量、教育标准、职教改革等方面,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深入发展。

(三)体系建设

天津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学校教育体系完善。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和残障儿童入学率分别保持99%和9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5%以上。二是建立高标准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保持领先优势。2005年,天津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2010年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连续六年成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是成人教育办学体系完善。“十一五”期间,天津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事业,形成了以区县职成教育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街)成人学校为骨干,以村(厂、居)成人学校为基础的成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为社区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特别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四是社区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开展的各类社区教育活动每年吸纳百万社区居民参加教育培训和文化活动。五是老年教育网络已经形成。天津市级和区县两级示范性老年大学已经建立,基本形成市、区(县)、街(乡镇)以及社区(村)的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天津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四)队伍建设

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天津形成了“以学校教师队伍为主体,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人员为支撑,社区、单位(行业)专兼职培训人员为补充”的学习支持服务队伍,包括职能部门专职干部队伍、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者队伍、青少年校外辅导员队伍、学前教育工作者队伍、社区高校志愿者队伍等八支队伍,基本形成了专兼职结合、各有专长、人才齐备的终身教育服务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包含近20万名专兼职教师及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在内,天津现有各类教育从业人员近百万,基本能够覆盖和满足全市各类教育对象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五)经费保障

天津历来十分重视科教投入。2012年全市科研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2.7%,教育经费则从“十五”初期的年均30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379亿元。2012年,天津又提出“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新增财力要着力向教育倾斜,优先保障教育支出”。2012年成人继续教育的市级财政经费投入达2.7亿元,从“十一五”开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投入1000万元,2004至2011年实施的农民培训工程投入经费达3.1亿元。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超过30%,各单位按照《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足额提取教育经费,保证培训经费落到实处,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天津还拨付专项经费,扶持实体书店,繁荣文化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努力打造“书香天津”。

(六)硬件建设

自成立天津市远程教育中心以来,天津重点建设了市级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终身教育资源库等多项学习型城市建设基础性工程,基本形成以天津电大为龙头,各区县广播电视大学为支撑,各类学习组织机构为依托的远程教育网络格局,覆盖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等多个方面,可实现千万人注册管理,同时支持10万人在线学习,每年向数十万市民提供终身学习支持服务。截至2012年底,已有500万人次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同时,为配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天津投入2.8亿元,购买设施设备1750台(套),建成了能同时容纳1700人进行实习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天津也加大投入,修建、改造文化基础设施,在全市3706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2012年,天津又启动“城市书吧”试点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200家“城市书吧”,努力将社区“城市书吧”建成天津文化发展的新地标。

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

(一)普通教育

天津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5所,中等职业学校89所,普通中学525所,小学874所,特殊教育学校20所,工读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1455所。基础教育启动实施6项国家级、112项市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5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160所村办幼儿园实现提升改造,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所。启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加强普通高中选修课“空中课堂”建设。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

高等教育。国家重点学科45个,全市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9个。制定《天津市高等教育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84个重点学科、150个品牌专业和5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纳入投资规划。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成天津市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库,国家精品课资源中心网络资源落地天津。普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三年累计毕业人数分别达到32.7万和3.7万人,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5年。

(二)职业教育

全面完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启动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高水平举办六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7所高职院校成为国家高职示范骨干校,20所中职学校入选国家中职示范校。完成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建设,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26个院校的41个专业成为国家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成立了17个职业教育集团。

(三)民办教育

《天津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的出台,促进了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天津现有各类民办学校1 491所,其中,民办高校l所、高中39所、中等职业学校8所、初中23所、小学16所、幼儿园585所、培训机构819所。出台《天津市民办学前教育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民办一类、二类幼儿园和民办学前教育服务点设置标准,探索实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农村乡镇人民政府共同管理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新型管理模式。

(四)职工培训

三年来,全市共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47万人次,其中在职职工213.8万人次,农村劳动力49.7万人次,失业人员32.5万人次,新生劳动力等其他人员5l万人次。全市各级工会共培训职工247.6万人次。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4.7万人,扶持创业团队19个。共有80.7万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75.8万人次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16.7万人。2012年底,全市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284万人,其中133.5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达到36.7万人,占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比例为27.5%。

出台《职业培训补贴办法》和《职业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印发《天津市“职业培训包”项目开发实施方案》,实施《天津市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与鉴定暂行办法》,实行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并重制度。三年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各类院校毕业生超过20万人,占应参加鉴定毕业生总数的90%以上。全市建设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中心47家。全市共有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23个,市级职工书屋1058个,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6个,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37个。实施天津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组织市级技能竞赛45项200多场,涉及100多个职业(工种),参赛人数超过20万人次。由人社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建的“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也落户天津。

(五)社区教育

天津十分重视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并将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纳入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提高全市社区教育整体水平作为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切入点,多方探索与实践。每年组织“学习型社区建设活动节”“终身学习周”活动。将社区教育的建设项目纳入天津市职业教育整体改革方案,从“十一五”起,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款,用于社区教育建设项目。在市内6区和北辰区、滨海开发区共建立了8所社区学院,形成了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社区分校和社区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拥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4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8个。各区县积极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学习型家庭结合起来。

(六)远程教育

自2006年承担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以来,天津培育起一批数字化学习社区,南开区欣苑社区成为全国首家教育部授牌的“社区典型应用示范数字化学习中心”。开展数字化学习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党建、进农教、进幼教、进职教等一系列继续教育网络培训项目,参加数字化学习实名注册86万余人,网上学习8000万人次。构建了天津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支持千万人注册、十万人同时在线学习的服务能力,建设了“天津市终身教育资源库”“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天津中心”和“天津市民数字图书馆”三大资源库,建成了11个示范数字化学习中心、50个标准数字化学习中心、636个数字化教学点。“天津市终身教育资源库”现有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的38264个视频资源,容量达2.4TB。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天津中心现有学历教育课程17280门、非学历教育课程24000门,入库资源达到11669条,共享总中心媒体资源199927个、课程资源8642门。“天津市民数字图书馆”共有学术视频11大类94748集,课程6599门,名师5410位,电子图书17大类2103万种。全市拥有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1家,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基地1家。

(七)农民教育

2011年全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81196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169195人,农民工培训119951人次;2012年上半年,全市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31704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94728人,农民工培训63406人次。出台《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开展天津市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共培训111万农村劳动力。实施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并列入全市二十项民心工程。共开设教学班8976期,培训538512人,479198人取得相应证书,其中364160人取得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99362人取得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岗位执业证书,8060人取得大专学历教育证书,7616人取得中专学历证书。2012年至2015年,实施天津市职业农民培训工程,重点培养10万职业农民。1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取得二、三产业相关职业的资格证书,2万农民取得大中专学历教育证书,使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达到20万人。出台《关于对农民培训实行补贴的通知》和《关于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教育培训实施财政补贴的通知》。从2004年开始,市、区县两级财政投入3.1亿元用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发挥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和成人教育机构等优势,建立健全了市、区县、乡镇(街)、村(社区)四级教育培训体系。完成12个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区县分中心、27个涉农和26个非农产业市级实践实训基地、149个乡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积极探索教育部门与人社部门联合培训,全市共认定培训机构305个,开设专业442种,组织师资3102人,引进编写教材2243种,建立实践实训基地1308个。出台《关于实行351培训工程督查责任制的通知》《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文件,建立农民培训四级考核机制。

(八)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

天津市有市级、区(县)级公共图书馆31个。全市244个街、镇、乡共建有201个文化站(乡镇文体中心),其中达标文化站有169个,达标率为84%。1431个社区共建有文化室1000多个,覆盖率近80%。建有村文化活动室l668个。天津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市群众艺术馆等公益文化设施,16个区县的29个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18个文化馆和209个街乡镇文体中心(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三年间为全市3449个行政村配备乐器近8万件,同时为配合农家书屋建设,为所有区县图书馆配备了流动图书车。共有自建专题数据库35个,数量总计1.29 TB。2010年,天津被文化部批准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地区。科普教育基地共93家,其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6家,初步形成科普场馆、科普主题园、青少年科普活动站、开放机构等四大类型科普教育基地,年接待量超过400万人次。天津市有博物馆共64座,其中19家免费开放。5995个健身园、95个体育公园、63个乡镇文体中心,100多个体育场馆、300余所学校的体育设施,均向社会免费开放。2012年建成天津文化中心,包括天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阳光乐园、市民广场等景观配套工程,是天津市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文化休闲中心。【本文摘自《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第一辑)】

(责编  陈   颖)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型天津市
基于核心知识的项目式学习型小学英语社团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如果画笔会说话?
The Right Mindset is the Key to Success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特点、偏差与改进
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学习型城市3X3X3X3青年声明》
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