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冲突新阶段:争夺马里乌波尔生命线

2015-01-29 20:31
南方周末 2015-01-29
关键词:乌波尔卢甘斯克顿涅茨克

由于严冬降临,亚速海结冰无法通航,导致俄罗斯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亚速海补给线无法使用。作为乌克兰东部钢铁工业中心以及重要交通枢纽的马里乌波尔,战略价值就陡然上升。

南方周末记者 吴梦启 发自北京

从2014年9月5日签署《明斯克协议》以来在乌克兰东南部保持相对平静的局面,在近期被打破了。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战火很有可能在冰消雪融的春天到来之前蔓延开来。

其一,是1月24日乌克兰东南部亚速海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遭到突然炮击,造成30名平民死亡,95人受伤。官方的“乌克兰危机媒体中心”称,炮击一方是来自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州的“恐怖分子”。他们使用的是俄制“冰雹”122毫米口径火箭炮。其二,是在1月中旬,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民兵武装攻占了顿涅茨克机场,机场周边长达四个月的拉锯战以乌克兰军队的失败告终。

“《明斯克协议》签署两周后,由乌克兰、俄罗斯和所谓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以及欧安组织共同签署了一个备忘录,规定战斗的双方应该停止交火,将双方的重武器——指口径在100毫米以上的火炮——从前线向后撤15公里。所以双方的缓冲区应该有30公里宽。”

乌克兰国防委员会发言人李森科上校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冰雹”BM-21火箭炮最大射程是20公里。炮弹落到缓冲区外乌克兰一方的马里乌波尔,这意味着《明斯克协议》规定的缓冲区已经失效。

一切为了补给

炮弹究竟来自哪一方,在1月26日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上产生了激烈的辩论。西方以及乌克兰认为,“俄罗斯对暴力负有重要责任”。俄方则一方面谴责任何针对平民的袭击,另一方面称“基辅当局必须与顿涅茨克直接对话”。由于双方立场争执不下,计划在上周六安理会发表对马里乌波尔炮击事件的谴责未能通过。

事实上,自从《明斯克协议》签署以来,乌克兰军方和顿涅茨克以及卢甘斯克民兵武装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并未停止。乌克兰国防军原副总参谋长罗曼年科中将在采访中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停火协议签署后,主要交战的地方有三处:顿涅茨克机场;迪巴伊茨维尔(音译,一处重要的铁路会让站,位于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之间)以及马里乌波尔。其中顿涅茨克机场非常重要,因为乌克兰军队已经丢失卢甘斯克机场,“如果再丢失顿涅茨克机场,那么将会导致战略局面非常被动。俄罗斯就会用飞机直接把军队投放到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机场。”罗曼年科中将说。

从罗曼年科中将的信息判断,顿涅茨克机场可能失守和马里乌波尔局势的紧张,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已经在乌克兰军方的预判当中。李森科上校认为,从克里米亚半岛的彼列科普地峡通往乌克兰内陆的主要道路有两条。其中向东的公路经过马里乌波尔通往乌俄边境。目前,由于严冬降临,亚速海结冰无法通航,导致俄罗斯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亚速海补给线无法使用。作为乌克兰东部钢铁工业中心以及重要交通枢纽的马里乌波尔,战略价值则陡然上升。“我们要把它守住。”李森科上校说。

利用《明斯克协议》停火制造的缓冲,双方武装在进一步备战当中。

按照罗曼年科中将提供的信息,2014年冲突爆发前,乌克兰国防军总兵员只有16万。1月初,乌克兰国防部长波尔托拉克称,政府决定在2015年征召5万名士兵。2015年1月20日,今年首批征兵工作开始。如果2015年扩军顺利的话,乌克兰军队总人数将会增加30%。从2014年底开始,乌克兰军队开始集结在马里乌波尔一带,应对可能遭遇到的冲突。李森科上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彼列科普地峡,当地的乌克兰居民也已经“动员起来修筑堡垒和工事”,以防止克里米亚方面的武装发动进攻,从背后打通克里米亚到马里乌波尔的道路。在另一方面,东部民兵武装也没有停止备战。综合外国媒体的信息证明,东部武装已经拥有了更加先进的重型火炮。乌克兰政府则指责俄军在俄乌东部边境“陈兵5万”,并派遣摘掉军衔和国籍标志的俄军士兵进入乌克兰境内装扮成“志愿武装人员”加入冲突。

随着严冬的持续,克里米亚是否已经进入到物资紧缺状态,目前尚未有定论。在南方周末记者去年10月前往克里米亚采访的时候,发现虽然通往乌克兰本土的道路已经被切断,但是能源供应和食品供应充足,物价略有上升但是仍旧在可接受范围内。当地海军学校教员奥尔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乌克兰方面切断了对农业用水的供应,影响了当地主要以葡萄种植为主的农业。对于最终如何解决物资供应,使之避免对乌克兰物资供应的依赖,俄罗斯相关的战略构想是在克里米亚东部刻赤海峡上建立一座大桥,将本土与克里米亚半岛联系起来。不过,俄总统普京责成政府最迟在2018年之前完成大桥建设。看起来在这个时限来临之前,克里米亚240万人口的物资补给仍旧需要通过海路运送,并受到季节变化的严重影响。

冲突正演变成民族主义厮杀?

马里乌波尔炮击除了引发乌克兰对民兵武装“企图打通与克里米亚陆地联系”的担忧之外,还有更严重的担心。“乌克兰危机媒体中心”网站上列举了另外三种战略企图:打击乌克兰的钢铁工业;构建一个持续冲突的地带以便控制黑海地带;控制乌克兰南部以便与摩尔多瓦有争议的亲俄地区“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连成一片,最终使乌克兰丧失所有出海口成为内陆国家。

乌克兰官方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乌东部和南部沿海土地在历史上被称为“新俄罗斯”。至今在顿涅茨克民兵武装当中的某派别名字就叫做“新俄罗斯军”。“新俄罗斯”一词再度浮出水面,跟乌克兰目前的身份认同有关系。法国诺欧商学院国际事务系教授、地缘政治学家保罗·桑德斯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乌克兰的民族认同“是多个维度的混合”,其中包括哥萨克和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哥萨克区域正好包括东部的扎波罗热、顿涅茨克两州。尼古拉耶夫州和乌克兰面积最大、亲俄势力影响较大的敖德萨州则是乌克兰的造船工业、进出口中心和海军主要舰艇基地。它们都在殖民主义色彩浓厚的“新俄罗斯”概念中,并都爆发过亲俄示威和与之相关的暴力行为。

保罗·桑德斯认为,在2014年前乌克兰倒向欧盟,绝大部分原因来自经济上的考量,即欧盟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市场,而俄罗斯与之相比,体量以及活力相差甚多。与俄罗斯的身份认同差异并不构成冲突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局面恶化,以乌西部加利西亚地区城市利沃夫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扩张。乌克兰危机当中双方的民族主义色彩越来越强烈。马里乌波尔只是这场逐渐异化的冲突当中开辟的新战场。

猜你喜欢
乌波尔卢甘斯克顿涅茨克
马里乌波尔后 俄乌还可能有硬仗
卢甘斯克,钢铁之城
乌“卢甘斯克共和国”发生政变
国际
增兵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