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荣光 演员“背后”是导演

2015-01-29 14:09田倩
时代人物 2014年12期

田倩

《红高粱》播出后,剧中高密县县长朱豪三得到了观众一致好评,不少观众都表示朱豪三才是自己在剧中最喜欢的角色。编剧赵冬苓和导演郑晓龙也曾对媒体直言,朱豪三受欢迎他们一点儿都不意外。

同不意外的还有饰演这一角色的于荣光,他笑称,看到剧本时就预感这个角色会受欢迎,朱豪三正直、清廉、幽默还为民做主,爱用鞋底子打人的行事风格,观众看了也觉得解气。“一阵风,一阵雨,一阵晴天;半是文,半是武,半是野蛮。”这是于荣光饰演的朱豪三对自己的评价。

在于荣光看来,朱豪三是自己演艺生涯中难得的好角色,想不火都难。

被人说“没文化只能打”

1982年,于荣光被香港导演徐小明发掘,出演影片《木棉袈裟》,饰演头号反派角色,这是他首次登上银幕。虽然是初次表演,但是由于他的身手不错,而且演技也不俗,快速引起了观众的注意。接着又拍了《血泪情仇》《联手警探》《古今大战秦俑情》《阮氏三雄》等影片,由于其武打功夫出众,身手敏捷,不仅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受到了导演的重用。

1980年代末,荧屏内外,对于力量和功夫都有着不同于当下演员的追求,成龙、李连杰这样的硬汉肌肉型演员备受追捧,于荣光就是在那个时候红遍了整个亚洲。当时红极一时的电影《海市蜃楼》里,于荣光饰演的摄影师唐庭轩为了追寻自己偶然在沙漠中拍得的幻象女人,不畏艰辛前往敦煌最终却梦碎一场。该片的火爆使得于荣光曾长时间处于香港影坛一线明星行列。

然而,于荣光并不止步于一个“打星”的成功。出身于京剧世家,父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鸣魁,后又幸运赶上“打星”的黄金年代成为演员和武术指导,再后来在片场对灯光、后期甚至场记每个工种都熟悉以后,于荣光觉得自己还需要补充理论上的知识,于是在1988年通过函授修了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导演摄像等专业课程。1997年,他导演并主演电视剧《平安事务所》从此走上了集制作人、导演、主演于一身的道路。他说“终于到了一个别人不会再说你靠打架或者靠脸蛋吃饭的年纪,而最初那些认为你没文化只能打的人也早已闭嘴。”

做了很多努力,也成就了不同的自己,但于荣光不认为“打星”是什么不好的评价,“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什么样的角色都演过,我这辈子也就这点爱好”。2001年于荣光考取中国传媒大学制片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同年制作电视剧《钱王》荣获中国电视剧金鹰奖。“年代不一样了,只是做好眼下手头的事情,一步步过得挺好,如今的电视剧、电影对于力量的表达不单只是靠打来呈现了。”他说。

荧屏形象亦正亦邪

早期,在大量的武侠电影中,于荣光饰演的多是反派角色,且多以表现动作为主,不需要太多的演技。1993年,于荣光与林青霞合作,拍了《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人物本身复杂、矛盾的心理被于荣光表演的十分细腻,获得好评。1995年,于荣光拍了部喜剧《翱翔万里》,在片中他戴上眼镜,打扮得斯斯文文,一本正经,表现出了极大的喜剧才华。同年的一部《燃情狙击手》,饰演一个亡命天涯的杀手,把人物的刚毅、豪侠、机智与深情表现了出来,片中大段的文戏也表现得十分出色。

不只在电影里,《狼毒花》中,他扮演的常发为人真诚热情,豪气万千,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革命英雄人物;在《铁马骝》中,他饰演的“铁马骝”是一个劫富济贫的好汉;而到了《怒火街头》中,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杀警察、越狱、袭击警署,心狠手辣、头脑冷静、无法无天的教授。

而近期为观众所熟知的电视剧《红高粱》中,于荣光饰演的县长朱豪三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他从原著一个模模糊糊的小角色,一跃成为电视剧版中最具魅力的主角之一。编剧赵冬苓曾透露,她特别满意朱豪三这个人物,算是她近几年创作中比较完整的一个角色。莫言更直截了当地向于荣光表示,他很喜欢剧本中为朱豪三设计的人物性格。而在于荣光看来,这个独具魅力的人物性格用四个字“亦正亦邪”来概括最为恰当,“他是好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一切都是为了维护这个社会的安宁,想把这里治理成一个河清海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方,但他用不择手段的方式以恶制恶,也让人挺恨他的。”

其实还是导演

于荣光自认为是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导演。

2012年的《木府风云》,他精心筹备了12年,从剧本、选角到布景、服装、后期制作,甚至主题曲都亲自把关,这部讲述明代云南木府家族的电视剧虽然是市场上的冷门题材,但于荣光却顶住压力,锲而不舍。事实证明,于荣光的坚持是对的,《木府风云》成就了荧屏“木府热”,还带动了旅游热,导游介绍景点时都会提到这部剧,游客也是慕名而来。

2013年的《舞乐传奇》,以大唐文化盛事为蓝本,当时组建起来的演员阵容除了唐国强、赵文瑄、林更新外,女主角秋瓷炫是韩国人,还有来自缅甸的老戏骨,讲述了骠国王子舒难陀带领乐团千里赴长安献乐的传奇故事。于荣光介绍,作为唐代文化的重大事件,骠国献乐在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意义深远。由于是国际演员阵容,为了解决语言障碍,事无巨细的于荣光为此准备了中、英、缅三国文字的剧本,“剧本发给他们,让演员提前准备,现场再一遍遍调整,随时给他们翻译。”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戏有历史厚重感,于荣光平时不拍戏的时候除了热衷运动就喜欢看书研究历史。对于观众甚少知道的导演身份,于荣光低调地说,“不喜欢嚷嚷,所以很多剧大家可能觉得好看,但没见宣传,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拍戏做导演当成自己的一门手艺,锲而不舍地精益求精着。

有不少合作的演员说,于荣光属于能折腾爱操心的那类人,拍戏的时候,他什么都得过问。但作为从专业打星到制作人导演一路走过来的人,于荣光这样解释,“活还是一个活,演员跟导演差不多,只是分工不同,导演需要想得更多,更仔细更全面进入的时间更长。”他说演员只是导演手中的一个棋子,“监制跟导演一样,负责整个戏的制作,从投资、化妆、服装、道具、演员、美术、摄影最后兼顾到市场。”演员睡八个小时,导演可能只能睡五个小时,那么监制只有四个小时的睡眠,“都不轻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