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风中的暗号

2015-01-29 02:34毛楚潇
博客天下 2014年20期
关键词:刘小东张元王小帅

毛楚潇

以画闻名的刘小东,这次于万张照片中选出千张,围绕家庭、朋友、社会铺展开来。其个人影像展《儿时朋友都胖了》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从与爱人喻红第一次的海边旅程开始拿起相机拍摄,倏忽30年,在那些向我们砸来的生猛写实之外,这里有他路过的温柔与悲怆。

1987年,刘小东尚未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而王小帅与张元也仍在读于电影学院。他们三人时常聚在一起,在闲聊、喝酒、拍片与玩闹中挥洒着那个年代的狂妄与恣意。2014年,当王小帅与张元再次站在刘小东曾为他们拍下的合影前,摆出同样姿势留念后,他们共同的朋友在朋友圈中留言:“张元的脖子哪儿去了?”画面中,曾清瘦高挑的张元与浑然饱满的张元两两相看,亲近又疏离。的确,儿时的朋友都胖了。

我们所熟悉的是作为画家的刘小东,他画历史的匿名者,将所有人物设定于场景中,带着一股抽离抒情的生猛席卷而来。这种聚焦于日常生活的写实“呈现出一个国家的伤口和一个艺术家的无言的立场”。这一次他选择了我们不熟悉的他的表达方式。刘小东称,这些照片是生活的备注,是不能算作摄影作品的作品。但他对现实始终抱有的敬意未变,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未变,凭借记录的自觉性,用镜头捕捉着那些飘在风中的暗号。

2006年,刘小东开始做整个影像展的梳理工作。那时他常常将喻红按照年份收藏的底片拿出,对着窗户的亮光逐个查找。在这过程中他发现,王小帅占据了相当的部分,“要是故事片的话,他就是男主角”。作为刘小东央美附中的学弟,王小帅在他的眼里是幽默的,“他特别聪明,外语好,有模仿天赋,搞电影的人又特别会说话,所以在年轻一辈里很招人喜欢。”

1992年刘小东与喻红共同出演了王小帅的电影《冬春的日子》。这个讲述一对青年画家命运的故事由王小帅自己筹资拍摄,而刘小东却因为表演的临摹性与重复性而几近崩溃。最终他还是坚持完成了拍摄,当时那个从福建电影制片厂回京闯荡的小伙伴,如今已经成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也不可避免地胖了。

2010年,刘小东回到位于辽宁金城的家,开始了一次带给他最大冲击力的现场写生,“可以在外面折腾,但回到老家,你其实就是左邻右舍的毛孩子。近乡情怯,这是我基本的一个情感因素。”在这个围绕国营造纸厂而形成的小镇中,他经历了成年之后最长时间的逗留。4个月里,他直面儿时中的儿时,伙伴中的小伙伴,他们在无法掌控的改制之痛中,胖了。

如今,刘小东画面中所呈现出的生猛总与某些东北烈性的特质相近,但他并不认为那些江湖道义值得宣扬。“这些东西讲多了有时会很功利,人还是不要过多地参与情感,社会到了一个消费时代,讲的是规则。在规则面前讲人情会丧失信誉。要收敛自己的感情,尽量做到按规矩办事,只将义气停留在私人领域。”

从1984年到现在整整30年。不少人好奇:在那之前、没有被记录进这次展览中的时代是怎样的?“那个时代除了大城市之外,发生在二三线城市的童年是一样的,反正都是一个不读书、喜欢搞运动的时代。”对那段“金城小子”的岁月,1963年出生的刘小东如此高度概括。

刘小东无疑是那个小城的异类:在小学时他就被美术教师吸纳进那个自由王国去了,到了中学没有美术课,别人下课去玩他还在画画。如今连央美及附中的招生宣传,都会以这位本校著名教授兼校友的事迹,鼓励考生“知识改变命运”。

“当时报考(附中)时已经17岁了,我小地方来的,一到(东北考点所在的)沈阳就蒙了,怯场,一到考试就胃疼,得打吊针否则会脱水,发挥得特别不好,数学和英语都没及格。但监考老师可能看这孩子有毅力,就考上了。”命运女神眷顾了这个金城小子,于是,就有了这个展览上的一切。

1984年,长大成人的刘小东与喻红双双坠入了爱河。成就这段爱情的,是一场北戴河与南戴河的毕业旅行,和喻红一起从央美附中毕业、顺利进入央美的刘小东暗恋前者已久,却从不敢与她说话。那时,刘小东从同学处以25元买来一架旧式苏联相机,在海边拍下一张张曝光过度、对焦不准的照片,这是他第一次自觉地进行拍照。

毋庸置疑,喻红是这场影像展的绝对女主角,她怀孕、生子、生病、熟睡,逐年看去,无一细节遗漏。刘小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拍照的时候我的目光很浑浊,总是半眯着眼睛看,心态也是这样的”。但于万千浑浊中,只要是亲手点燃的,那一定就是火焰了。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小东张元王小帅
People Can Be...
证 据
春拍中国当代艺术最高价:刘小东《电脑领袖》中国保利以4600万元成交
北方城市
证据
寻找好嗓子
偷电证据
Dynamics and Attitude Error Analysis for Dock Test System of Small Satellite
重读垂直:空间家的生态布局
谁对谁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