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正当时 青年力量促前行
——中国中铁装备集团共青团助推企业转型

2015-01-30 00:57胡同洲
中国共青团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铁团员青年团委

文 / 本刊记者 胡同洲

改革创新正当时 青年力量促前行
——中国中铁装备集团共青团助推企业转型

文 / 本刊记者 胡同洲

核心提示:繁忙的国家郑州经济开发区,汇聚了众多前沿产业,涌动在企业中的是朝气蓬勃的产业青年,助推着企业转型升级。在这些跃动的青春力量中,来自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中铁装备”)的青年群体格外引人瞩目,他们肩负着研发国家高端装备的使命,致力于企业改革创新,趁着如火如荼的“一带一路”建设,在中国梦的蓝图上挥洒壮志与豪情。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中铁装备盾构制造车间,称赞道:“你们的事业很有意义”,鼓励团员青年“勇于创新,努力实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嘱托团员青年在国家装备制造业“安身、安心、安业”,总书记的期望极大地激发着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励着盾构青年们奋斗不止。

矢志中国梦铸就青年魂,助力企业“制造转创造”

中国中铁装备是中国盾构行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实力最强、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专业化公司,是世界三大掘进机制造商之一。在掘进机产业化的进程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年产业工人担任着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研发隧道施工机器人的是企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生产制造最大最难的工程机械的是企业的青年技师,操作这些超级大设备穿山越海的是企业的青年盾构司机,团员青年的身影活跃在城市地铁、饮水工程、山岭隧道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现场,生动地诠释着“振兴民族工业”的“中国梦”,创新创造的“青年魂”。

秉承着一往无前的盾构精神,中国中铁装备团委积极加强青年思想引导,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青年力量。用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故事感染团员青年,运用青年之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号召青年立足岗位,为实现“中国创造”钻研业务、矢志创新。

为鼓励青年创新创造,中国中铁装备团委建立青年“项目孵化机制”。公司团委在公司党政部门的支持下,制订下发《青年创新创效项目立项办法》,联合设计部门,直接引进500万元科研经费作为青年“创新基金”。建立了青年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激励青年累计200余人次申报新产品方案和新课题300余项,组织专家开展应用评审,其中30余项研究成果已经被运用到盾构的研发制造中,累计产生经济价值上千万元。团委筹集资金利用社会中介为青年申报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30余项,其中2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矩形盾构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就是这样基金的受益者。几名“80后、90后”青年在创新基金支持下,跑遍20多个施工现场,收集重要生产数据,为世界最大矩形盾构下线编制了核心软件。29岁的范磊,是矩形盾构设计团队的主成员,在盾构研发阶段,他不辞辛苦奔波于包头、佛山等地,考察项目情况,探求技术经验,矩形盾构机下线后,为了保证机器的安全高效运转,他又长期守在项目工地上,一待就是3个月。“守望这份掘进事业,会有短暂迷茫、些许苦涩,但心中有梦,我始终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范磊坚定地说。

怀揣着装备梦、家国梦,小伙子们让图纸上的盾构变成现实中的“大家伙”,成为国家基础建设的巨大动力。2014年9月2日,由矩形盾构青年突击队的小伙子们研发制造的世界最大断面矩形盾构,成功掘通郑州市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开创了城市下穿隧道施工的新模式,创造了多项国内记录,目前该产品又成功走出国门,应用于新加坡城市施工。

弘扬“螺丝钉”精神,“中国品牌”誉满全球

2015年10月19日,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项目盾构采购合同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中国中铁装备一次性向以色列出口6台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首度打入中东市场,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品牌盾构的又一肯定。

五年时间,中国中铁装备迅猛发展,先后研制生产的200多台盾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内30多个城市,并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中国中铁盾构成为了海内外知名的“中国品牌”。这份荣誉的背后,有871名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装备青年,他们就像一颗颗普通却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在各条战线上发光发热、创造辉煌。

青年盾构司机徐飞,就是其中一颗默默闪光的“螺丝钉”。2013年,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徐飞成为中国中铁装备第一个海外项目——马来西亚吉隆坡MRT地铁项目服务组成员之一。在朋友眼里,出国是一件令人羡慕的“美差”。然而,对长期奋战在一线的盾构司机们来说,差别只是工作的地方更远一些罢了。

吉隆坡地处赤道附近,恰逢盾构在半山腰露天组装始发,前期装机异常辛苦,徐飞和同事们无一例外的都被晒成了“非洲人”,甚至晒脱了几层皮。高强度的作业,考验着项目组的青年小伙子们,有一天,徐飞早上起床觉得浑身乏力手脚不听使唤,他依然侥幸地认为是夜里没睡好,又照常上班去了。在烈日下忙活一上午后,同事开玩笑间轻轻地推了他一下,他便顺势摔倒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当时感觉整个人就像是被抽空了一样,直到听到敲门声我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经躺在了床上。”徐飞说,当他正准备起身开门时,却发现根本起不来,后来又尝试了几次,还是没有反应,只有手臂能勉强使得上劲儿,他咬着牙挣扎着从床上翻滚了下来,一个体重200斤的汉子就这样重重地砸在了地上,艰难的挪动着,短短五六米的的距离,他却花了整整半个小时,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身体真的出了问题。

最终医院给出了结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暴晒,导致体液流失过多,钾元素严重缺失以致低血钾引发肌无力和瘫软,徐飞不得不在床上躺了将近一周才算恢复过来。

也正是许多个像徐飞这样的装备青年的努力付出,最终换来了“中铁50号、51号”试掘进的圆满成功,并且成为马来西亚同期首台贯穿的国产盾构,为祖国争了光,在为公司海外市场开拓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将中铁装备人一往无前、不辞艰险的盾构精神远播海外,受到了海外客户的一致赞扬,让“中国品牌”誉满全球。

服务企业改革创新,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公司现有青年871人,占员工总数79%,员工平均年龄29.5岁,团员青年是企业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公司团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青工技能竞赛,开展创先争优,鼓励青年学习创造,形成技能提升、创新创造、志愿服务、婚恋交友4大服务联盟,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以实现“中国梦”为主题,公司团委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央企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国企业中率先开通“青年之声”V3.0平台,突破时空壁垒,加强对广大青工的思想引领,引导其大力创新创造,从而为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以及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凝聚了新的合力;以网络、手机为媒介号召青年立足本职岗位“为中国创造”钻研业务、矢志创新,传递青春正能量;利用道德讲堂讲述青春创业创新故事,矩形盾构青年突击队走上集团公司道德讲堂第一讲,引导青年踏实创业、励志创新、诚信交往、与人友善;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把团员青年自己的成才梦想与“中国盾构梦”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助力中国掘进机技术跃上世界之巅。

组建以全国“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卓兴建命名的“青年创新中心”、成立以“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王保利命名的“青年技改服务站”,积极开展创新设计大赛,累计200余人次申报新产品方案和新课题300余项,组织专家开展应用评审,其中30余项研究成果已经被运用到盾构的研发制造中,累计产生经济价值上千万元。在创新设计大赛中,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涌现出来。王杜娟从一名黄土高原的走出来的女娃娃,逐步成长为“中国中铁十大杰出青年”,并走上了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的岗位,在习总书记视察中铁装备时,王杜娟作为青年技术专家,当面向总书记汇报企业的创新工作,绽放成盾构机前的美丽“杜鹃花”。连续4年举办国内唯一的盾构机械青年技能大赛,先后为国家培养盾构司机近400人,并涌现出王保利等多名典型青年人才,使一名农村走出来的青年工人,逐步成长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企业强。五年的时间,企业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与中铁装备共同成长,中铁装备集团隧道装备盾构制造青年突击队荣获2013—2014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公司团委荣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中央企业团工委“五四红旗团委”、设计研发研发项目部荣获河南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公司团委围绕企业改革创新工作,着重培养青年技能人才,先后涌现出了王杜娟、卓兴建、王保利、蒲晓波等一批青年专家,最终他们又投身于青年培养,成为团委的服务联盟的专家,鼓励和指导更多的青年成长成才。

振兴民族工业,产业报效祖国,中国中铁装备的团员青年将始终牢记习总书记“三个转变”的嘱托,努力寻求每一次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将责任与使命烙印在心中,在圆梦路上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中铁团员青年团委
中铁银通支付有限公司
探讨如何发挥团员青年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居“高”声自远——中铁一院“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浅议做好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