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讯择要·11月

2015-01-30 00:57
中国共青团 2015年12期
关键词:鹰潭灾区志愿

·团讯择要·11月

冬天里的一把火

南昌:“青帆课堂”外来务工子女关爱项目启动

11月8日,团南昌市委、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凤凰家园志愿服务社在凤凰家园社区中心启动“青帆课堂”—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项目活动。

本项目在团南昌市委的指导下,按照“人本式理念、制度式管理、亲情式服务”模式,合力打造“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组织”联动平台,设计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小组活动,满足儿童在城市融入、身份认同、学习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运用社会资源联动的力量,共同构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爱工作新模式,切实提升外来务工家庭子女教育质量与品质。

项目中,融入更多关爱元素、以帮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开展青帆创意课堂、青帆安全课堂、儿童外展体验服务、青少年社工服务、彩虹心理信箱、实施亲情传递等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和身边更多的人关爱外来务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

江西吉水:“红磨坊-行资助学”在行动

11月22日,团吉水县委联合深圳义工组织“红磨坊-行资助学”团队12人分组前往水田乡和乌江镇开展行资助学爱心捐赠活动。此次活动,红磨坊一行共资助45名贫困儿童,共捐赠19700元现金和180件学习用品、玩具。

伴随着丝丝细雨,红磨坊团队给孩子们送去了最真切的关怀,并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把社会各界的关爱化为奋进的动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乡。愿孩子们都能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健康阳光地成长,相信好心人在释放爱心呵护他人的同时,也能得到好的回报。

陕西勉县:为27名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

11月12日,团勉县县委联合政协群团台联组10名政协委员来到定军山镇沟口小学,为27名留守儿童实现了微心愿。

活动现场,政协委员们将留守儿童期待许久的礼物一一送到他们手中,孩子们感动地接过,欣喜地抱在怀里久久不放,一句“谢谢叔叔阿姨”道出了实现愿望的幸福。尽管他们不会用更多的言语表达,但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爱,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留守儿童代表张欣荣说“感谢叔叔阿姨们送来的礼物,虽然爸爸妈妈不能陪伴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并不觉得孤独,因为还有这么多人在关心我们的成长。”

云南昌宁:地震灾区出现了暖心“小红帽”幕

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让深秋的正午显得异常寒冷,在昌宁县大田坝镇华严村,从华严村完小到山脚2公里多的山路上,几个20多岁的青年志愿者身穿雨衣、头戴小红帽,正一趟一趟从山脚担水运到学校和农户家。

2015年10月30日19时26分,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发生5.1级地震,造成大田坝镇较多房屋受损。接到灾情后,团昌宁县委立即行动,迅速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第一时间组织青年志愿者进入灾区一线开展抗灾救援志愿服务。

在灾区,“小红帽”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在为灾区力所能及做着志愿服务工作。团昌宁县委书记于继纬介绍说,“我们将持续开展抗灾救援志愿服务,直到当地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为灾区群众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党放心。”

聆听“青年之声”做好“服务”核心

贵州思南:让"青年之声"成为"青年之家"

“青年之声·思南”是依托团中央“青年之声”V3.0云平台和贵州思南县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按照“线上+线下,队伍+机制,建设+运营”的工作思路,搭建的一个与青年交流互动、服务青年需求的O2O平台。目前,在网络平台上线运行的基础上,思南青年之声的线下实体门店——“思青家园”,也已正式建成运行。截至10月16日,平台阅读量达2.4万人次,留言超过200条,解答青年各类问题50多条,同时开展了点对点的落地帮扶行动。

在工作中,团县委深刻体会到,对直接面对青年的县级团组织来说,贯彻落实团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和工作主线,不能靠空话,必须以实实在在的服务为基础,有了服务才有吸引,有了吸引才有带动。

浙江临安:集结“青年之声” 夯实青春之基

团临安市委依托上级平台建立起“青年之声-临安”,搭建起青年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网上交流渠道,为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青年反映的问题、需求在线上“青年之声”平台上集中汇总、统一应答,团市委以“团帮青、专帮青、青帮青、社帮青”等多种服务模式回应青年的诉求,解决青年的困惑,通过PC端与移动端相结合的方式,为青年提供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便捷服务。同时对需求进行整理分类,快速派发分解,各级团组织进行归口处理、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已收到来自全市各界青年的504个提问,累计回答数达到589个,回答率超过95%,为青年朋友们架起了一座不受阻碍的“时空桥梁”和“高速通道”。

鹰潭:借助“青年之声”平台探索志愿服务新路径

根据团中央、团江西省委统一部署,鹰潭青年之声平台于10月底试运行。平台试运行以来,得到社会各界青年关注。同时,团鹰潭市委借助“青年之声”平台,探索“线上组织动员、线下志愿服务”的志愿服务新路径。

前不久,团鹰潭市委、鹰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青年之声”平台发布了一条“11月1日向农村贫困人群、留守儿童捐赠物资活动”的信息,通过平台招募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收到青年的积极响应,或咨询报名参加事宜、或表达捐赠意愿、或想成为注册者,一时间汇聚起强大的爱心力量:一批志愿者冒着延绵秋雨,花了3个多小时接收、清点、整理捐赠物资。志愿者们还来到高新区新湖村,将2000件捐赠衣物、棉被、价值800元的油、米、儿童食品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对于高新区龙岗办事处新湖村茶源山吴家的一群孩子来说,鲜红的志愿者服是他们眼里最为温暖、欢喜的色彩。之前四次的探望、交流、慰问,使许多志愿者与这些孩子成为了相互牵挂的亲人。

猜你喜欢
鹰潭灾区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鹰潭火车文化研究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
灾区笑脸
赴灾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