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服务平台 发挥枢纽作用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四川探索建立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30 00:57刘会英
中国共青团 2015年12期
关键词:群团团组织服务中心

文 /刘会英

搭建服务平台 发挥枢纽作用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四川探索建立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思考

文 /刘会英

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出,群团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对有关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通过服务来引导和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四川经历汶川、芦山两次大地震,伴随着社会组织、特别是青年社会组织“井喷式”爆发增长,对共青团组织围绕大局、服务青年带来了巨大挑战。

从2014年初开始,团省委联合省总工会、省妇联等群团部门,在总结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中成立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引导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争取省委出台专门文件、完善群团社会服务议事协调机构,逐步探索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中心统筹整合党政、群团、社会等各种资源,通过建设“门店式”服务平台、发挥 “枢纽型”协同作用、推进工作“社会化”发展,在不断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

搭建“门店式”服务平台。一是加强工作统筹。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群团工作转型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成立了由省委分管常委和省政府常务副省长任“双组长”、涵盖群团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在内的四川省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协调小组,团省委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明确了建设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定位、运行机制和推进步骤。二是健全组织体系。坚持分层分类、分级负责,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由共青团牵头、群团各家分片区推动,逐步探索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和基层服务站点。其中,省、市中心以资源整合、力量供给为重点,县区及基层服务站点以联系服务对象、承接项目落地为主,较好地解决了联系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问题。截止目前,全省已建立500余个服务中心及站点。三是提供运行保障。坚持“建活并举、保障为先”,积极争取将各级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工作力量通过群团部门事业编制、公益岗位聘任、购买社会服务、依托社会组织等多种方式解决,服务阵地和平台通过独立建、联合建、依托建等形式解决,确保服务阵地有钱办事、有人做事,切实畅通了联系渠道、夯实了基层基础。

发挥“枢纽型”协同作用。一是优化资源配置。针对资源“倒金字塔”结构和基层力量薄弱的困难,坚持横向联合、纵向下沉,通过省、市两级政府与群团联席会、协调小组会议,由中心承接政府部门资源,通过项目化的方式直接下沉基层,打破了资源的条块分割、配置不均的壁垒。创新引入公益“PPP”模式,运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群众服务,实现了对党政资源、群团资源、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放大。仅省中心现已发布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资金3000万元,群团基金会资金3500万元,社会资金1800万元。二是对接需求项目。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一方面,通过基层服务中心、站点,动态收集青少年的需求信息,建立“公益项目库”。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服务中心的平台功能和枢纽作用,定期收集掌握相关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依托省中心网络平台,定期择优发布需求项目,同时通过每年一度的“12.5四川青年公益行”进行项目展示、需求对接,切实发挥好“桥梁”作用。省中心现已储备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困难青少年帮扶等领域公益项目3000余个,对接公益项目资金2.17亿元。三是引领作用发挥。依托群团社会服务中心,与青年社会组织活动共办、工作联动,通过经常性的日常联系和精准化的服务凝聚,努力把服务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进而把工作力量转化为组织动员优势,共同围绕青年现实需求发挥积极作用。每年暑期,我们协同多家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快乐学校”留守学生关爱,形成了品牌,扩大了影响。

构建“社会化”工作方式。一是建设开放多元的联系渠道。探索通过自已建、联合建、引导建等方式,推动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四川协力公益发展中心”为主导,各地80多家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希望公益中心和200多家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支撑的社会组织圈层工作动态。实施“协力伙伴计划”,与各类基金会、社会组织和媒体等结成400余个协力伙伴,与1000余家社会组织建立了常态化联系,吸引近2万个团队进入志愿服务平台。二是建立社会化运行的动员机制。着眼青少年需求和社会组织特点,依托“志愿四川”网络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型动员方式,联合开展“四川青年公益行”、“协力公益直通车”、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节等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特别是与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玩具总动员”系列活动,完全采用社会化动员方式,通过系列活动生动新颖地传播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和做法得到了中宣部肯定。三是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创新项目策划、资金投入、评估考核机制,在工作活动项目的设计、运行和评估的各个环节引入“第三方”力量,广泛听取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在工作探索实践中,我们有如下体会和感受:一、青年社会组织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我省民政登记注册的近4万个社会组织中超过50%是公益组织,公益组织中超过80%是青年社会组织。要注重发挥这个群体的作用,使之成为共青团工作的抓手和力量。二、搭建协同平台是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的重要方式。团组织既可以有效协调沟通党政部门,又具有直接联系社会组织的“跨界”优势。以团组织为依托搭建协同平台,既能有效动员青年社会组织,又显著提升了团组织的影响力,延伸联系服务青年的手臂,拓展团组织的工作空间。三、服务引领是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现有社会组织中,既有成熟型社会组织,也有发展型社会组织,需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培育更多公益新生力量,增强发展活力,引导和促进社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四川实际,积极探索方法路径,建设载体平台,深入推进我省共青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作者系团四川省委书记)

猜你喜欢
群团团组织服务中心
数智群团:从分散的“群”到融合的“团”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国有企业群团工作的思考探讨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贯彻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 我们有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