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沙湾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2015-01-30 01:48周华荣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不锈钢园区升级

周华荣

(乐山市沙湾区人民政府 四川 乐山 614900)

近年来,沙湾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扩大工业总量,促进了不锈钢、钒钛钢、机械铸造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立足于现状,在推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快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

一、发展现状

目前,全区有规模工业企业74 户,形成了冶金建材、清洁能源、机械铸造三大支柱产业,且在产业规模、发展平台、品牌打造和创新驱动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产业规模

不锈钢产业已形成了70 万吨钢坯、200 万吨热轧卷材、130 万吨退火处理、37.2 万吨冷轧、20 万吨制品生产能力;钒钛钢铁产业形成了年产200 万吨钢、200 万吨材、200 万吨水泥、1 万吨机械制造生产能力;清洁能源产业已建成了装机70 万千瓦的龚嘴电站、60 万千瓦的铜街子电站、48 万千瓦的沙湾电站,现正加紧建设装机76 万千瓦的安谷电站,最终可实现280 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机械铸造产业已形成了8 万吨机械铸造能力。

(二)园区建设

园区规划面积35 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12.65 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达89%,产业集中度达85%,形成了“铁合金—冶炼—板坯—热轧—退火—冷轧—制品—市场”完整的不锈钢产业链和“铁矿石及烧结—精煤焦炭—联铸连轧—含钒抗震钢材—钢渣提钒—钢渣水泥”完整的钒钛钢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品牌建设

不锈钢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列入全省千亿园区培育计划。西南不锈钢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企业;德胜集团是中国企业500 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企业,被列入乐山“双千双百”培育工程。德胜“德威牌”热轧带肋钢筋、西南不锈钢“金广牌”不锈钢板坯及带钢、嘉华“山牌”水泥被评为“四川名牌”产品,德胜“德威牌”热轧带肋钢筋、嘉华“山牌”水泥注册为国家驰名商标。

(四)创新驱动

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 个,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35 个(其中不锈钢行业有效发明专利6 个)。德胜集团、西南不锈钢、天华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德胜钒钛、西南不锈钢跨入“全国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行列。西南不锈钢按行业标准生产的304 系列不锈钢板材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天宏生产的不锈钢磨砂镜面板、钛金系列板、印花薄板等新产品已达宝钢、太钢同类产品质量标准。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沙湾工业经济虽然挑起了全市工业发展的大梁,基本形成了冶金建材、清洁能源、机械铸造三大支柱产业,但传统产业仍占沙湾工业主体地位,科技含量较低、产业配套较差,转型升级压力依然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优势不明显

多数企业仍以原料产品、中间产品、配套产品和低档产品加工为主,自我调节能力缺乏,如果国家政策更加严格,大多数企业将面临淘汰,特别是不锈钢和钒钛钢产业面临受限,形势不容乐观。

(二)工业结构不合理

工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为85%左右,抗风险能力较弱,高耗能、重污染的冶金建材产业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74.7%。同时,产品结构不合理,低端、初级、一般产品多,高端、高附加值、品牌产品少,缺乏具有沙湾地域品牌标志的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三)发展后劲不突出

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多,落地项目少,且新兴产业项目几乎没有;园区建设缓慢,不锈钢下游企业少,且正常生产的企业虽产销两旺但赚钱不多;新上项目特别是大项目不多,企业技改投入不足;新兴产业发展乏力,钒钛钢筋、高性能不锈钢及制品、电力装备、油气井控装备、船用装备、新能源汽车发动机以及利用煤气、余热、余压、蒸汽发电等新兴产品或产业在全区工业中的比重仅占23.7%。

三、对策思考

转型升级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沙湾区要加快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结合实际来看,就是必须以打造不锈钢“千亿园区”和德胜“千亿集团”为载体,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推进转型升级,提升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一)明确发展方向

工业转型升级涉及发展理念的转变,作为工业占三次产业比重达85%左右的沙湾区,必须牢固树立“工业为先、工业为大、工业为重”和“工业兴、沙湾兴”的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着力形成“全区上下齐心抓工业”的良好氛围。继续坚持“依托大企业、延长产业链、做强大产业、建成大市场、形成新优势”的发展思路,切实发挥好德胜、西南不锈钢等龙头企业在二、三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集群化发展为导向,着力实现循环、生态、低碳发展。力争到2018 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000 亿元(其中:西南不锈钢公司300 亿元、德胜钒钛公司200 亿元、园区下游生产加工企业300 亿元、不锈钢综合交易市场200亿元以上),形成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带动的既分工明确又专业化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同时,结合“十三五”规划和转型升级专项规划的编制,对园区现有总规、控规、产规等进行再审视、再论证,着力实现与乐山大城市规划、沙湾区分区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等高度关联衔接,进一步优化调整园区布局,切实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项目、关联配套、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城相融等方面绘制千亿园区发展蓝图。

(二)加快产业集聚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不能脱离现有产业基础,必须在推进现有产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产业集聚是实现区域创新不可或缺的条件,既是企业创新发展、优胜劣汰的催化剂,又是树立区域品牌的有效载体。产业园区作为工业经济主战场,必须紧紧围绕园区建设推进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进一步抓好“外引内生”,积极延伸不锈钢产业链条,既需现有企业充分发挥产能和扩大投资内生,也需创新招商方式推进外生投资。通过产业招商、市场招商、原材料招商等方式,加快培育、引进、落地、壮大不锈钢下游制品项目,确保每年签约引进5000 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 个、建成投产不少于5 个。积极引进不锈钢空气分离设备制造、燃气用不锈钢波纹管、不锈钢制品配套印刷生产线等项目,并全力推进不锈钢制品向民生类和艺术类方向发展。同时,加快不锈钢市场建设,抓好市场招商推介,助推不锈钢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并通过营销电子化、线上线下互动,扩大西部市场份额,提高园区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积极开展各类市场营销活动,提升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市场的持续繁荣,塑造沙湾不锈钢产业的良好形象。

(三)强化创新驱动

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推进产业转型,必须加快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双高”战略,抢占“微笑曲线”两端。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施“腾笼换鸟”,尽量减少低层次的前端产业,着力发展下游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并加快开发高端产品。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领办专业园、特色园,深化与不锈钢知名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政府主导、园区搭建平台、整合企业资源的园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实验和监测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完善提升不锈钢检测中心建设,依托市场加快“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进一步抓好研发、设计、专利、品牌、标准化建设,积极运用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技术。积极推广资源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在提高不锈钢园区内转化为终端制品比率的同时,全程优化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不锈钢行业协会作用,突出市场信息整合、企业经营指导、企业对外宣传等功能,与“不锈钢交易市场”形成互动,加快建立“沙湾不锈钢”门户网站,提升沙湾不锈钢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四)狠抓投资促进

项目建设是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投资促进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工业经济要提升质量效益,必须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包装生成一批项目,为动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奠定坚实的项目基础。围绕不锈钢、钒钛钢、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强化跟踪对接,狠抓项目落地,促进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企业投资信心,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产业升级项目投入,积极引导德胜钒钛公司抓好不锈钢生产线、钒钛铸造、特殊钢、钛合金及钛材加工等项目,并加快德胜物流园区建设;鼓励西南不锈钢公司生产复合板、锰系不锈钢,开工建设板材精密加工、中高档不锈钢制品及不锈钢高端装备制造、20 万吨高档冷轧生产线、43 万吨特殊钢生产线等项目;引导下游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重点实施精鼎不锈钢厨具及医疗器械生产线、汇金高密闭性承压不锈钢薄壁管道等项目;促进天华机械对接航空、核电、石油天然气等行业核心零部件铸造。

(五)推进结构调整

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点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并积极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抓好不锈钢综合交易市场开市后的平稳运营,适时争办不锈钢制品展销会等投资促进活动,力争把不锈钢综合交易市场创建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推动制造业主辅分离,重点培育一批商务服务、市场营销、专业维修、融资担保、设计及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外包、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促进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提升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快发展非工产业,推进“以商补工、以工促商”,重点鼓励支持德胜集团和西南不锈钢公司稳步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德胜集团在现有基础上做大总部经济,推进集团实现钒钛、文化旅游、能源化工、物流贸易、金融投资等五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加快打造德胜“千亿集团”。同时,加快产城融合发展,以园区建设推进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推进文旅经济,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全面加快建设嘉农特色城镇和以大渡河河心洲坝为主体的绿岛水城,重点抓好金融、商贸、住宅、广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工作在园区、生活在岛城”的独特生活环境。

(六)强化发展保障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经济运行态势,加快项目投资建设,均离不开各类要素的充分保障。加大财政投入,预算安排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并按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逐年增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非禁即入”,努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全力争取产业发展和项目用地指标,对园区土地进行全面清理,对能供的土地按程序进行招、拍、挂;对园区已批未征的土地,尽量下清,确保园区随时有可供的土地。统筹抓好电、气协调保障,重点抓好直购电政策的协调落实,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强化征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担保公司作用,尽最大限度为企业和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服务。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特别是各类技术研发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壮大,促进优势产业抢占市场的制高点,促进传统产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不锈钢园区升级
超级英雄不锈钢侠
不锈钢二十辊冷轧机组横切剪的选型计算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回暖与升级
不锈钢微钻削的切屑形成与仿真分析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