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新经验

2015-01-30 04:48
中国民政 2015年8期
关键词:省厅全省文明

清明·新经验

在今年的全国清明节工作视频会议上,湖南省民政厅、四川省民政厅分别就贯彻两办意见推动殡葬改革、加强清明节文明祭扫宣传引导做了经验介绍,举措得力、亮点突出。

湖南:坚持“三个纳入”深入推动殡葬改革

近两年来,湖南坚持“三个纳入”,出台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殡葬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第一,坚持高位协调,将殡葬改革纳入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来推进。中央两办《意见》印发和民政部会议召开后,湖南省厅召开厅办公会议,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并及时向分管副省长做了专题汇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后两次现场调研殡葬工作情况。2014年8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出台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湖南省2015—2020年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全省殡葬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同年10月,省委、省政府在衡阳市召开全省殡葬改革工作会议, 14个市(州)分管副市(州)长、民政局局长参加,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建立了全省殡葬改革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发改、国土、公安、住建等14个成员单位的殡葬改革工作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全省大部分市州和县市区成立了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省人大对殡葬改革给予高度关注,内司委两次就殡葬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办。

第二,加强统筹规划,将殡葬改革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来考核。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清明节期间,结合宣传贯彻中央两办《意见》,组织开展了全省殡葬改革主题宣传月活动。《湖南日报》、湖南经视、湖南广播电台、湖南卫视及红网等省级主流媒体,都集中进行宣传,共刊发各类宣传稿件200多篇,开辟电视、网络专题节目60多个。《湖南日报》就《实施意见》进行了政策解读并专题报道,段林毅厅长发表《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殡葬改革》的署名文章。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多种形式的宣传,全省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营造了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执法整治。各地结合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和基本农田平整改造等工作,开展了殡葬秩序综合整治行动。省厅会同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人民政府加强对长株潭“绿心”地区公墓建设和安葬行为的监管,有效遏制了该区违规墓葬行为。衡阳市组建以城管为主体,民政、林业、国土、公安、交通等部门为成员的综合执法工作组,共处置违规搭棚治丧、违规运输遗体、非法销售丧葬用品等违规殡葬行为172起。常德市民政、公安、城管等七部门在市城区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 “三禁止两规范”殡葬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共处置殡葬违规行为42起。三是强化绩效考核。为落实殡葬改革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省厅积极争取、督促指导各地将殡葬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文明城市”创建和为民办实事工程等内容。目前,全省大部分市州和县市区将殡葬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第三,突出惠民利民,将殡葬改革纳入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来实施。一是着力改善殡葬基础设施。发挥省财政“以奖代补”资金的杠杆作用,对市县投入大、基础设施好的殡仪馆进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积极性。2014年省厅联合省财政出台了《湖南省社会福利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湘财综〔2014〕33号),殡葬公共服务设施改扩建和更新改造作为社会公益类项目给予支持。2014年,省级共安排资金3500万元用于支持殡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共新建和改扩建殡仪馆35所,新建集中治丧场所、骨灰安放设施及公益性墓地15个。二是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全省14个市州都制定出台了惠民殡葬政策。各地在确保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三无人员、贫困重点优抚对象等群体基本殡葬服务免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面增项提标,逐步扩展到生态安葬奖补。2014年,全省各地惠民殡葬支出共计4247万元,减轻了困难群体丧葬负担。三是注重提高殡葬服务水平。省厅坚持在全省开展优质服务争创活动和行风建设活动,强化服务意识,公开服务承诺,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执行殡葬服务行业标准,规范殡葬服务收费行为,努力为治丧群众提供优质、文明和高效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四川:推行绿色殡葬全面保障清明祭扫平安文明有序

近年来,四川省从清明节群众祭扫规律和当地实际出发,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统一部署,及时开展清明宣传月活动,大力推行文明低碳祭扫,努力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实现了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标。

第一,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一直以来,按照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祀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每年清明祭扫组织工作高度重视,厅长亲自过问,成立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及时召开全省清明节工作部署会,对做好全省祭扫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全面安排部署。每年制订下发《四川省清明节工作实施方案》,把加强殡葬行风建设与清明节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并在全省设立了4个部级观察点和19个省级观察点,大力推行平安低碳祭扫,切实做好服务接待和安全保障工作。三是狠抓工作落实。各市州根据省厅要求,成立了相关机构,完善了各项制度,落实了专门人员,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公安、交通、消防、城管、卫生、工商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

第二,加强宣传,占领舆论高地。一是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年活动。结合中央和省两办《意见》精神,省厅确定2014年为全省殡葬改革宣传年,制定下发了宣传年实施方案,围绕“绿色生态、文明节俭、为民惠民、规范管理”四大主题,将清明节等重要节点集中宣传与日常舆论引导相结合,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持久宣传效应。二是主动开展宣传。主动出击,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与媒体密切协作,通过报纸专版、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传播殡葬行业正能量。全省民政部门每年在各种媒体刊发清明节信息稿件500多篇,悬挂宣传条幅200多幅,发放宣传单10万多份。三是引领舆论导向。争取省政府重视,在供省、市主要领导同志参阅的内部刊物《川政晨讯》上,多次反映清明节工作情况,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通过主流媒体宣传,主要领导重视,引领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

第三,完善措施,加强督查指导。一是及时启动预案。省厅清明节期间实行双值班和重大情况及时报告等制度,各地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殡葬服务单位全员上岗,明确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和工作职责。二是加强督查指导。每年清明节前夕,组织多个工作组,由厅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对各观察点和重点地区、重点单位进行督查,促进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三是消除事故隐患。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机构集中力量对本地区拉网排查,自查自纠,排除安全隐患,整治违法行为,营造良好氛围。

第四,突出特点,文明低碳祭扫。一是开展公益生态安葬活动。先后在全省18个市州全面开展“绿色清明大型鲜花葬”公益活动,66个公墓免费向群众捐赠1899个生态葬墓穴。二是联合媒体推动文明祭扫。每年清明前夕,省厅主动与多家新闻媒体密切协作,在成都、眉山等地举行“清明公祭典礼”“集体公益生态葬”等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四川日报》等新闻媒体及时给予报道,推动了文明祭扫。三是落实殡葬遂心工程。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定了殡葬《遂心工程》细则,推进殡葬行风建设,全省各地将《遂心工程》要求落到实处,树立优质、文明的殡葬行业良好形象,为殡葬服务对象提供态度和蔼、热情周到、诚信友善的服务,让殡葬服务对象遂心满意。

第五,工作到位,清明祭扫平安有序。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确保了全省清明祭扫活动平安有序,祭扫活动呈现出“三少、三多”特点:一是清明节小长假集中祭扫的群众少了,选择错峰祭扫的多了。群众祭扫活动逐渐向清明节前两周分散,而清明小长假人数相对下降,错峰祭扫宣传效果开始显现,祭扫人群合理分散,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机率。二是采用传统祭扫方式的群众少了,参与绿色文明祭扫的多了。积极倡导用绿色环保文明的方式缅怀先烈、追思先人、祭奠亲人,特别是许多公墓推出鲜花换鞭炮、纸钱,散发黄丝带、网上祭祀等方式,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三是采用自驾车祭扫的群众少了,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祭扫的多了。各地民政部门主动协调交警、交通等部门,积极疏导交通,增加公交线路,开辟祭扫专线,并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确保了清明期间交通安全通畅。

猜你喜欢
省厅全省文明
请文明演绎
聚焦重点工作 抓好监督的再监督
——驻省审计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罗伟华对省厅赴共青城市审计组和共青城市人口普查工作进行督导调研
漫说文明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日本政府被爆长期虚报残障雇员数
对不文明说“不”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文明歌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