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假语文”现象的探析

2015-01-30 19:00湖北
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言语探析文字

湖北 孙 林

高中语文“假语文”现象的探析

湖北孙林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和形象法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部分高中教师语文教学越来越偏离真语文轨道,离语文教学的本质越走越远,非语文和泛语文现象越来越严重,用各种表象的音乐、震撼的场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对课本情感的弥漫之中,而忽视了文本语言、语文精髓的教学。本文就将对高中语文的“假语文”现象进行深入探析,寻找矫正“假语文”的办法。

高中语文假语文探析

一、真假语文的概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教真,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真语文就是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语文、文字的本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包括听说水平、阅读水平、写作表达水平等。而假语文,通常是在课堂上用各种场景烘托课文所表述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精神色彩,而忽视了学生对语言本质和用文字表达的运用的教学。

二、假语文现象探析

(一)高中语文课重视表象,忽视内涵和实质

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经历的阶段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模仿阶段、独立教学阶段、创造教学阶段,以及完善风格阶段。目前,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的方式以听评课为主。评课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导向性作用,各级体系的行政干涉对语文的发展带来危机。评课当中的中庸、专制会使没有各种特效渲染的真正语文不能展现,真语文教师无法发挥其水平,要随大众,采用普遍教学方式来迎合评课习惯。从而扼杀高中语文教师改革的激情,阻碍独特新颖的教学方式的出现,使得忽视语文的本质而跟风教学。

(二)专注于应对考试,忽视语文教育的目的

高中语文老师的考核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衡量的,学生的考试成绩越好,教师的绩效考核得分越高,拿的奖金越多,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教师相应的拿的奖金就越少。除此之外,社会和家长也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好坏,学生考试分数越高,家长认为教师越好。应试教育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因此,高中语文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应对考试,目的性非常单一,大多数语文教师教学也就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注重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并且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但是在应试教育下,学生都变成考试机器,唯分数为重,真正语文教育被分数取代了。

(三)注重教学花样,忽视学生的真正收益

教学改革确实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也是教育的大势所趋。现在,黑板几乎变为了电脑课件,激光笔替代了粉笔,学生变为课堂互动的主体,教师起的更多的是导向性作用,教学花样不断翻新,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创新性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从表面看来,电脑和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使用增加了课堂的气氛,优美的画面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能吸引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从枯燥变的活泼。但是过量的使用多媒体不仅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反而使学生只顾欣赏多媒体画面而无法领会语文课的内涵和意义。而且一旦结束多媒体的播放,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下降,学习效率变低,因此很难真正的学到知识。

三、假语文的矫正对策

(一)通过反复阅读来感知语文,建立文字敏感度

反复阅读的前提是要正确的阅读,不要唱读、不要跳读、不要指读,要合理断句、读准字音、学会停顿,要有真实感情的合理的、自然的朗读,要整体的阅读。语文学习需要保持整体美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篇阅读,再整篇复述,再模仿,最后实现学生自有创作。反复阅读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意义,并且增加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把握和感知。无论是什么体裁的文章,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散文、诗歌、寓言、童话,除了要整体阅读之外,还要科学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阅读,要避免僵化机械的朗读,选择科学的阅读方式。

(二)通过咬文嚼字来品味语文,学习语言的表达形式

咬文嚼字关注的是文字语言本身的存在形式,把文字放在文章的整体当中,放在某种语境之中,细细品味咀嚼。咬文嚼字并不是把文字拿出来单独嚼,应该着重文字间的关系,比较语言的存在形式,不是只探究语言的内容,而是将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品味语言之美,让学生从细读中理解课文,感知思想情感之美,同时学习运用语言形式。

(三)通过“迁移运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任何一个人学习语言都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开始,在触摸言语作品的活动中,慢慢感受语言规律,积累语言运用的知识经验,然后尝试着将它们迁移到自身的语言语用活动中去,形成自己的语用能力和语用素养。因此,要想将范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提高语用能力,发展言语生命,必须让学生经

历“迁移运用”的过程。语文课堂中的迁移运用应更多指向言语形式的结构性迁移,而非指向言语内容的理解性迁移。以语言形式的简单与复杂程度来看,一般分为句、段、篇三个层次。句的迁移运用。这最为基本,一般基于特殊的语言形式和陌生化的言语方式,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展开;段的迁移运用。这稍为复杂,一般基于一段文字的“表达顺序”或“表达方法”,在模仿借鉴中展开;“篇”的迁移运用。这最为不易,一般基于整篇文章的“间架结构”或“鲜明特点”,在整体建构中展开。

追求“真语文”需要从“建立文字敏感度、学习语言表达形式、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这三个维度展开教学,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使得三者之间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因而,语文实践活动“反复阅读”、“咬文嚼字”、“迁移运用”也必将水乳交融,互相促进,在“引发言语敏感”“探究言语形式”“提高言语能力”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1]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向假语文宣战[J].中国青年报,2014(04).

[2]孙绍振.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J].语文建设,2013(04).

[3]张先华.从陶行知“求真教育”深度解读真语文内涵[J].语文建设,2013(07).

[4]董蓓菲.认识失真与行为规范—真语文的现实困境[J].语文建设,2013(10).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言语探析文字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热爱与坚持
月山八极拳传承探析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VR阅读探析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