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名心快哉 一笑白云外

2015-01-30 10:56南枝云山
醒狮国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翰林清江

南枝云山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留给汉人的是家国之痛与无尽羞辱。但也是在元代,多民族文化激烈碰撞并重新组合,一些少数民族作家登上诗坛。贯云石,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贯云石,本名小云石海涯,维吾尔族人。因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姓。其祖父阿里海涯原为西域农民,因维族最早归附蒙古,阿里海涯后跟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灭南宋时他还是为王前驱的一员大将。元代建国后,他与儿子都成为封疆大吏。于此可见,贯云石出身显贵,系将门之后。少年时代即膂力过人,精于骑射,二十出头即承父荫,曾任两淮万户达鲁花赤(正三品),镇守湖南永州,为掌印的实权人物,后弃武从文,师从北方著名学者姚燧。仁宗皇庆二年(1314年)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官秩为从二品,年方二十七岁,故当时即有“小翰林”之美誉。然而,两三年之后,居庙堂之高的他,即以病为由退处江湖之远,隐居于杭州一带,三十九岁即去世,可谓英才早逝。

酸·功名惊险谁参破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传统知识分子对名位之追求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在官本位的社会中,人人都想从那羊肠小道攀爬到官位的顶点。一旦占有一席之地,一般人都不会抽身而退。在名利的激流中幡然勇退谈何容易?尤其是对一个成长于将门的贵胄子弟。然而,贯云石刚到弱冠之年,就将自己的职位让给了弟弟忽都海涯,一度被迫复出后官拜翰林侍读学士,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常人恐怕做梦都会笑出声来,但他却于次年称疾辞官,退隐江南,悠游于山水林泉之间,“卖药于钱塘市中,诡姓名,易服色,人无有识之者”(《元史·本传》)。个中原因,除他深受佛道思想影响外,也因其家庭变故,让他对官场有切肤之痛。其祖父阿里海涯是元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然而却在政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倾轧与残酷砍杀之中,“昔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最终仰药自尽。这对贯云石的强烈刺激,难以用“酸楚”一词概括。他以“酸斋”自称,不知是否与此有关。但从他用《清江引》写就的今存二十一首的小令多写“隐逸”与“惜别”两大主题这一点看来,他确实是对官场的名利之争心灰意冷了。

【双调】清江引

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避风波走入安乐窝,就里乾坤大。醒了醉还醒,卧了重还卧,似这般得清闲的谁似我?

他定是“参破”了名利场内上焉者尚可保存身家性命,而下焉者死无葬身之地的“凶险”,自然要无官一身轻,退隐于林泉这一“安乐窝”了。北宋的理学家邵雍隐于苏门山,名所居为“安乐窝”,其题安乐窝诗的名句是:“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后来他迁居于洛阳桥南,仍用此偏爱之名,表现的是其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由于邵雍的首创,“安乐窝”一词就流传后世,成了一个特有所指的名词俗语,到了元代,也被贯云石嫁接到自己的曲中。

甜·芳菲满目索红豆

除了那些隐约委婉地表现政局险恶、人生酸楚的作品,他还有许多甜蜜的作品,抒写女性形象爱情主题的散曲,那些柔美与柔媚的作品,数量占据贯云石现存作品的一半有余。试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贯云石关于爱情的篇什,犹如南国的相思红豆,芳菲满目,我这里只能采撷两颗,其他的让读者浮想联翩而自行寻索吧。

【双调·清江引】《惜别》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中吕·红绣鞋】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看着笑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妨甚么。

古今爱情诗多矣,如若没有新感受新视角新表现,就不能引发读者任何新鲜感,还不如免开尊口。然贯云石《惜别》前两句直叙,却如飞来之石,令人心生玄想,那“真传示”究竟如何?中间两句忽作顿挫,否定了并非不写书信也并非没有才思,而是没有天样大的纸张可以援笔一抒心中情愫。清江即清江浦,以造纸闻名。由此观之,其新颖的构思与奇绝的想象,使全曲熠熠生辉。

而【中吕·红绣鞋】呢?却别是一番风情,没有扭扭捏捏,没有酸酸涩涩,没有搔首弄姿,没有欲迎还拒,颇具维族直爽之风。“挨”“靠”“偎”“抱”四个动词写尽恋人之间的旖旎风光。尾句,去重任在呼天抢地之后,竟然忽发痴想,要让天公再闰出一更天好让情人多得欢悦之时。如此真挚痴情,只怕天公都于心不忍而要修订时间运行表了吧。

出身显贵高居上层而视富贵如浮云,弃荣华如敝履,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品完他的酸甜人生,我们不禁要慨叹:贯云石,真乃异数中的异数,奇迹中的奇迹!endprint

猜你喜欢
翰林清江
张文胜《清江帆影》
晚安:弹一曲清江月
清江引
陳繹爲翰林侍讀學士
同饮清江水 共护母亲河——首个“清江保护日”在长阳举行
A novel 4π Gd-loaded liquid scintillator detection system∗
清江吟
巧 对
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