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地区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

2015-01-31 02:46杨孟雪李思成李显文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遵义56300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尿蛋白定量病程

杨 波 杨孟雪 李思成 李显文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 遵义 563003)

遵义地区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

杨 波 杨孟雪 李思成 李显文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 遵义 563003)

目的 探讨遵义地区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入院的94例老年T2DM伴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等综合治疗,根据患者出院时血压状况。分为血压达标组及血压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予以分析。结果 94例患者出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入院时,血压达标患者比例高于入院时,降压药物使用数量低于入院时(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影响住院老年T2DM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的因素有高血压病程、入院时SBP、入院时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及24 h尿蛋白定量。高血压病程越长、入院时血压越高、HbA1c、TC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越高的老年T2DM患者其血压控制情况越不良。结论 T2DM患者入院时血压达标率较低,住院治疗明显改善血压水平;住院T2DM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高血压病程、入院时血压水平、HbA1c、TC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高血压;遵义

糖尿病(DM)患者常伴随有高血压〔1〕,其并发症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血压可使糖尿病死亡率降低约20%,降压的益处甚至高于降糖〔2〕。目前临床上多注重降糖,而忽略降压,因此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达标率较低。本文旨在为T2DM患者制定个体化、长期降压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入院的94例老年T2DM伴高血压患者。入选标准:(1)年龄≥60岁;(2)DM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提出的T2DM诊断标准;(3)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新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研究对象入院前3 d未服用降压药。排除标准:(1)1型DM患者;(2)DM患者合并有急性并发症;(3)合并有严重DM并发症、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等;(4)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合并有全身感染及发热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DM病程、高血压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其中入院后前3 d的平均血压为入院时血压,出院前三天的平均血压为出院时血压。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留取24 h尿液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根据患者出院时血压状况,将患者分为血压达标组及血压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入院及出院时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94例患者出院时SBP、DBP〔(134.7±13.4)mmHg、(82.3±4.5)mmHg〕均低于入院时〔(148.9±15.3)mmHg、(84.6±5.1)mmHg〕,血压达标患者比例(61.7%,58例)高于入院时(20.2%,19例),降压药物使用数量(2.36±1.11)与入院时(1.52±1.02)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出院时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94例患者出院时血压达标组年龄、高血压病程、入院时SBP、入院时 DBP、HbA1c、TC、LDL-C、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血压未达标组(P<0.05)。见表1。

表1 出院时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出院时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与血压未达标组比较:1)P<0.05

相关因素 血压达标组(n=58)血压未达标组(n=36年龄(岁) 64.1±9.51))69.5±8.4 BMI(kg/m2) 24.5±6.3 25.0±5.8 DM 病程(年) 7.12±3.68 9.05±3.04高血压病程(年) 6.1±2.51) 9.3±3.1入院时 SBP(mmHg) 145.5±12.51) 153.6±13.0入院时 DBP(mmHg) 87.5±6.81) 79.9±7.2 FPG(mmol/L) 9.02±2.36 9.45±3.24 2 h PG(mmol/L) 16.2±6.3 17.5±5.9 HbA1c(mmol/L) 8.12±1.081) 8.86±1.23 TG(mmol/L) 2.03±0.68 2.35±0.95 TC(mmol/L) 4.72±1.041) 5.36±1.10 LDL-C(mmol/L) 3.02±0.851) 3.55±0.98 HDL-C(mmol/L) 1.15±0.56 1.19±0.68血尿酸(mmol/L) 356.3±56.8 405.7±64.0 24 h尿蛋白定量(mg/d) 225.6±56.31)403.6±105.3

2.3 老年T2DM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老年T2DM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的因素有高血压病程、入院时SBP、入院时DBP、HbA1c、TC及24 h尿蛋白定量。高血压病程越长、入院时血压越高、HbA1c、TG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越高的老年T2DM患者其血压控制情况越不良。见表2。

表2 老年T2DM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研究〔3〕发现,T2DM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0% ~60%,高血压同时也是T2DM患者并发心、脑血管及周围性血管疾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T2DM患者伴高血压与患者本身胰岛素抵抗及内皮功能损害等有关,其血压控制状况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更为复杂,单纯的改变生活方式及使用降压药物已不能有效控制T2DM 患者的血压水平〔4〕。有研究〔5〕指出,门诊中T2DM伴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达标的仅为14.2%,本研究仅有20.2%,门诊患者血压控制不良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疾病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住院患者不仅能得到生活方式及就医行为的健康指导,而且能得到严密的血压监测及药物调整,有利于促进T2DM伴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为正常。长期高血压可导致机体血管硬化、平滑肌增生、血管弹性降低、血流阻力增大;高胆固醇血症也加快了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进程〔6,7〕。24 h尿蛋白定量也是T2DM患者并发高血压的独立性危险因素,这是因为24 h尿蛋白定量超标是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有研究〔7〕显示,24 h尿蛋白定量与T2DM患者收缩压水平呈正相关,而大量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需要3种以上降压药物。

1 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01.

2 张维忠.血压变异研究进展和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23-4.

3 李春霖,田 慧,孙毅宏,等.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及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8(18):3540-2.

4 周建华,肖欣荣,黄 欣.7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的影响〔J〕.西南军医,2009;11(3):439-41.

5 王 煜,邓 洁,钟 琪,等.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5-7.

6 Bricker LA,Greydanus DE.The metabolic syndrome:a gathering challenge in a time of abundance〔J〕.Adolesc Med State Art Rev,2008;19(3):475-97.

7 冉建民,刘 薇,劳干诚,等.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血压控制及影响因素探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10):736-9.

R587.1

A

1005-9202(2015)09-252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5.09.100

李显文(1958-),男,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研究。

杨 波(1981-),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研究。

〔2014-08-11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

猜你喜欢
尿蛋白定量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基因分型检测在预测乙肝进展、病程及转归中的作用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