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建构

2015-01-31 02:53周家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建构机制体系

周家华

(宿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安徽宿州234000)

“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建构

周家华

(宿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安徽宿州234000)

在现代和谐社会背景之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建构应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统筹协调及价值实现过程,其体系内涵、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及实践形式等各因素间应是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融合的辩证统一过程,这些元素共同辩证统一于现代社会背景之下的新型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之中,即“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文章立足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实,阐释了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过程。

和谐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目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同时,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个体良好思想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养成、促使全社会形成具有价值共性的统一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必然要纳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此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理应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做出实践贡献。尤其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急遽变革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现代经济的强烈冲击,过于功利的社会发展现实也使得传统价值认知受到很大程度质疑甚至颠覆,在这一背景下,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基于教育学科应用理论建构“和谐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能体系,切实解决现代社会价值观偏差失位的问题,是本文的缘起,也是本文研究的目标。

一、“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内涵解读

1.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概论

思想政治工作从个人和社会视角论述通常有三大功能共同构成了其主体内涵,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实施原则:其一,工具性功能。思想政治工作应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维护国家和地区社会稳定为取向建构和拓展其功能体系;其二,群体公益性功能。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为社会和国家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取向建构和拓展其功能体系;其三,个体性功能。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取向建构和拓展其功能体系。以上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体系建构并非一个单一的理论组合过程,而是关系众多主体的复杂的利益结合过程,其既要体现统治阶级的主体意志,也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共性价值认知,同时也必须要充分尊重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诉求;既要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功能期待,也要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属性功能期待。另外,思想政治功能体系的建构还应遵从一个必要的前提,即其必须要立足社会环境,以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加以建构以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属性价值。

2.“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内涵

如上论断,我国社会实践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最大需求即是构建和谐社会。基于此,以和谐为视阈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内涵,建构“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应涵盖如下两个层面内容:其一,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应以和谐为原则加以建构。依托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特点规律,充分尊重和把握工作对象的特点及发展诉求,积极寻求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价值实现的各方利益契合点加以统筹协调,消除不利因素,在实现人的自我发展的同时促成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和谐原则的实现需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及以创新发展为理念。其二,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应依托和谐社会背景加以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目标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挥功能价值的背景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建构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引入和谐社会这一现代元素拓展其功能价值,在功能实现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宣传和谐发展理念,其次要确保与和谐社会同步,另外还要着力解决协调社会整体对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最后则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这一和谐社会发展理念。

二、“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理论建构

“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理论架构包含了功能赖以实现的基础、手段方法和目标,由此对应各个功能理论模块为基础因子、方法因子和目标因子。

1.基础因子

个人素质养成及社会价值导向。在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中,个人素质养成及社会价值导向属于最基础的本质属性功能,二者共同为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提供了最为基础性的条件和因素,是其他功能因子赖以发挥效用的基石和动力源。个人素质养成和社会价值导向之间相互协调统一,社会价值导向依赖个人素质养成而实现,个人素质养成则需要遵循社会价值总体认知方向,因此二者本质一致,形式上也可以合二为一,即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加以实现,通过一定手段方法帮助和引导社会个体和群体树立目标思维定式,约束行为方式,提高思想认知水平,达成综合素质养成,以及保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功能因子,其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阔背景之下呈现出丰富的内容形式,包括市场经济竞争与利益导向、个人价值实现与集体和国家利益关系导向、正确的民主与法制观念导向、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导向,等等。

2.方法因子

精神激励、意志凝聚与矛盾协调。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效能发挥需要依托一定的手段方法,通过一定的渠道途径加以实现,方法因子是立足上述基础因子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主要形式。方法的效能性往往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效能,因而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在方法上同样强调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社会群体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认知基础上的方法创新,在工作形式、技巧、策略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中都要敢于突破传统,保持方法因子的先进性和活力性。基于和谐社会的“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内涵,在其建构方法上笔者归总为精神激励、意志凝聚与矛盾协调,这既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原则”的秉持,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属性要求和经验总结。这一方法具体实现形式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框架下,通过对不同社会主体在思想行为上的精神激励,以及对品性意志的凝聚统一,同时对人民内部矛盾予以正视和积极协调,由此促成整个社会各层面、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高度统一。

3.目标因子

思想转化与和谐保障。目标关乎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战略意图和成败得失,也为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建构设定了发展方向和价值实现保障。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的背景需求下,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也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职能的根本要求,既要保持目标同需求的本质一致,也要保持目标对需求的方向引导。首先,在思想转化目标上,要利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社会群体的主观世界,促成社会整体观念更新和思维养成,从本质上提高社会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次,在和谐保障功能上,思想政治工作要确保将社会群体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确保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实现个人和社会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并使个人和社会最终统一到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共同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想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矢志奋斗。

三、“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机制建构

机制是一个同组织密切相关的概念,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强调组织机制的重要地位,“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构建同样需要凸显机制对体系效能发挥的重要性。“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运行机制应归结为如下两种:目标制导协调机制和体系功能共振机制,二者既各自发挥效用,又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和提升和谐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效能发挥。

1.目标制导协调机制

目标制导协调机制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和谐原则”具有重要导向和保障作用,该机制依托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加以实现。和谐目标制导协调机制的构建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长远目标以及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同时通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方法措施来激励和保障目标达成。目标制导协调机制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典型效能:其一,目标制导协调机制必须具有导向作用,其通过一系列资源、方法、工具对各相关因素发挥持续作用,通过目标制导明确体系功能目标,并通过机制运行实施目标管理,将相关主体引导到“和谐”这一既定目标上来,并组织各相关主体达成目标;其二,目标制导协调机制必须具有激励作用,将总体目标细化为个体目标,并将个体目标同个体利益挂钩,由此激励整个功能体系中的个体杂而不乱、有条不紊地持续朝着总体目标前进;其三,目标制导协调机制必须具有协调作用,能够通过机制内在运行规律协调各利益主体各司其职,消除矛盾,统一和强化动力,以此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和长效发展。

2.体系功能共振机制

功能共振是一种由此及彼、由个体到整体的提升效率效能的工作方法,“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共振,即是推动整个体系效能最大化的运作机制,其倾向于立足个体,着眼全局,明晰了解各个功能模块的特点和本质规律,以及其同整体的关联性,进而通过激发个体功能带动整体功能高效运转,这一机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所有功能全部发挥效用,并且相互协调,保持同步,相互促进,目标一致,共同汇集成“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前进的内在动力源。基于以上,体系功能共振机制的构建应以如下方法操作:首先,要对整个体系中的个体功能、相互关系,及其在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充分把握,籍此建立其良性共振机制,主要是通过确认功能实践主体来达成,这里的功能主体既是具体工作执行者,也应被赋予必要的跨功能协调职责,构建相互间的功能联系和互补互动;其次,找准共振点,也即是思想政治工作各主体的共同利益点和情感、思想共鸣点,以此内在驱动共振机制运行;再次,持续施加共振动力,确保共振机制长效运行。主要方法是加强思想教育,引入激励制度,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由此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四、“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实践形式

“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系统过程,也是一个辩证统一方法论的实践过程,该体系的建构最终要为社会实践服务,并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功能体系,这也凸显了实践形式构建的重要性。

1.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功能实践

“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作为一种政治教育工具,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即是服务国家政治建设大局,其核心功能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满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持续发展、创新发展。首先,“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需要鞭策和激励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和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坚持党性原则,遵从社会主义国家政策和法制规范,为创建和谐社会不断努力;其次,“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需要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创新和转化工作,不仅要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求,保持工作、思想和政治觉悟的先进性,在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同时也要具备抵御多种形式不良风气侵蚀、识别各种潜在风险的能力,由此正确、高效地履行工作职能,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2.保障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功能实践

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本质上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功能实践必须要回归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通过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转变和统一社会思想观念,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利益纠葛和观念冲击中,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发挥其保驾护航的导向和协调作用,及时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冲突,化解各方利益纠葛,理顺经济转型期内产生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确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沿着持续健康的道路发展。首先,通过“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导向和协调机制规避以化解经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冲突,保障民主政治和法制社会下的主体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推动整个社会以长远眼光服务经济发展大局,集中精力创新经济发展技术和模式,增强自身竞争力和经济整体实力;其次,转化观念认知,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经济体制,坚持科学发展观促成产业转型,强化第三产业经济和集约经济,引入绿色经济、知识经济、开放经济等现代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3.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功能实践

当前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之下,物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而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成为了我们党和国家需要着力解决的战略性问题,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作为精神层面的体系范畴,也必然需要为社会精神满足和文化繁荣做出贡献。具体应采取以下方法:首先,依托“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催生“和谐文化”理念。和谐价值理念不仅是一个政治符号,也是一个社会精神符号,文化符号,通过“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提升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倡导和谐文化,宣扬和谐价值,塑造和谐理念,培养和谐关系,为和谐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实践土壤;其次,依托“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催生“和谐社会管理”理念。通过和谐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推动社会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发展理念和氛围。

[1]杨芳.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论基础[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6-70.

[2]罗湘明.拓展和谐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价值意义[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5):53-56.

[3]马胜波.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工具性功能取向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1,(27):825-826.

[4]常运立.教育范式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2):174-177.

(责任编辑:魏登云)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unctional System about“Harmoniou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ZHOU Jia-hua
(The Teach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34000,China)

In the age of modern harmonious society,the construction of functional system about“harmoniou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hould be coordinate and value-realizing in an all-round and hierarchical way.And its connotation,theoretical base,operating mechanismand practicing formshould be mutually independent and yet closely related.And these factors should be under the functional system about“harmoniou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socialism.On the basis of creat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m,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e and way to construct functional system about“harmoniou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harmonious socie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functional system

D64

A

1009-3583(2015)-0031-04

2014-10-15

安徽省级教研项目(2012jyxm542);宿州学院教研项目(szxyjyxm201215)

周家华,男,安徽巢湖人,宿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建构机制体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构游戏玩不够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