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马克·麦卡锡研究述评

2015-01-31 09:16徐舒仪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麦卡锡神话马克

徐舒仪

(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国外科马克·麦卡锡研究述评

徐舒仪

(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科马克·麦卡锡是当代美国文坛翘楚。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位作家受到了评论界的持续关注,研究者主要围绕神话、生态、宗教、暴力与人性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对其作品展开研究。近30年来欧美学界对麦卡锡研究硕果累累,同时呈现出两大特征。梳理国外麦卡锡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我国学界相关研究的发展。

科马克·麦卡锡;主题研究;互文性研究

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是美国当代文坛翘楚,是富有声望的小说家和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把他和托马斯·品钦、唐·德里罗和菲利普·罗斯一起,列为当代美国最重要的四大小说家。麦卡锡是一位多产作家,迄今为止共创作了十部小说,同时还著有戏剧和电影剧本。他同时也是各大文学奖项的宠儿。他的《天下骏马》(AllthePrettyHorses,1992)同时荣获199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评论界图书奖”两大奖项。他的小说《路》(TheRoad,2007)获得当年的“普利策文学奖”。欧美学界对麦卡锡作品的主题研究主要从神话、生态、宗教、暴力与人性这四个方面入手。本文也将围绕上述几点对国外麦卡锡研究进行总结,并归纳出其研究的总体特征,以期为我国学界的麦卡锡研究提供借鉴。

一、科马克·麦卡锡生平研究

麦卡锡的小说属于哪个派别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争议。早在1996年,唐娜·菲利普斯(Dana Philips)就指出,“那些认定麦卡锡是南方作家的学者,总是试图从他的小说中寻找救赎、哥特等南方小说的元素”[1]435,并认为其小说中带有明显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的风格。而更多的研究者认为他的小说带有明显的西部风格,并关注一些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这两种观点都各有理据。菲利普斯的论文发表之后,麦卡锡又陆续出版了三部小说。所以,总的来说,麦卡锡的小说创作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南方小说”阶段。田纳西州是麦卡锡的故乡。受到故乡南方文学的影响,从1965年到1979年间,麦卡锡共创作了四部小说,分别是《看果园的人》(TheOrchardKeeper,1965)、《外部黑暗》(OuterDark,1968)、《上帝之子》(ChildofGod,1973)和半自传体小说《萨特里》(Suttree,1979)。这一时期的创作以田纳西州的阿巴拉契亚山山乡(Appalachian Mountains)为背景,小说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题材惊悚,语言晦涩难懂。由于作家本人不愿意为自己的作品做宣传,同时在以福克纳为代表的南方文学创作已趋于成熟的背景下,麦卡锡的作品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从20世纪80年代起,作家把视线转移到了美国西南部边境,以边境题材为对象展开第二阶段的创作。以《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orTheEveningRednessintheWest,1985)为开端,麦卡锡又创作了“边境三部曲”,包括《天下骏马》《穿越》(TheCrossing,1994)和《平原上的城市》(CitiesofthePlain,1998)。随着“边境三部曲”在美国受到热捧,麦卡锡一举奠定了自己文坛大家的地位。他的西部小说对传统的美国西部小说既有继承又有突破。传统的西部小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题材几乎被挖掘殆尽,急需转型。而此时,麦卡锡创作所展现的全新的写作面貌,为西部小说增添了生命力,获得了来自评论界和读者的高度赞扬。他的《天下骏马》因此而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评论界图书奖”。2005年,麦卡锡再次以美国西部边境为背景,创作了小说《老无所依》(NoCountryforOldMen)。2007年出版的小说《路》是他创作的另一次成功转型,该小说属于创作的第三阶段,即“后启示录小说”阶段。虽然《路》没有直接描写“911事件”,但是研究者普遍认为该小说体现了人们在经历“911事件”之后的恐惧心理和对未来的担忧。

虽然麦卡锡的小说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热捧,但是他本人却非常低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隐士”。在他成名之后,公众对他的身世、三段婚姻和创作动机等充满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了解。但一直以来,麦卡锡总是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几乎不在任何公众场合出现,埋头于写作当中,仅有的几次采访也只是配合由其小说改编的电影的上映宣传。真实的麦卡锡是神秘而难以捉摸的,但是读者眼中的麦卡锡却是立体而丰满的。每一个研究者都试图通过他的小说去推测麦卡锡写作的意图和他本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研究者眼中的麦卡锡千变万化。真实与虚构的麦卡锡之间的反差魅力,正是这位有着严肃文学抱负的作家成为评论界宠儿的原因。1995年,麦卡锡研究协会(The Cormac McCarthy Society)在美国成立,是美国文学协会(American Literature Association)下属并唯一承认的麦卡锡研究会。协会的官网上这样写道:“本研究协会尊重麦卡锡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麦卡锡研究协会是独立的、以研究麦卡锡作品为主要目的的会员制俱乐部,我们不在任何形式上代表作者本人。”麦卡锡本人埋头创作,对创作的作品和创作理念不发表任何看法或解释。这对于麦卡锡研究者来说,是机遇亦是挑战。毕竟任何的观点或者研究成果都无法得到来自作者本人的肯定或者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研究的难度,但是也拓宽了其研究的空间。

二、科马克·麦卡锡作品的主题研究

欧美文学批评界对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剧本创作的研究起步较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在麦卡锡尚未出版“边境三部曲”时,维里恩·贝尔(Vereen Bell)就出版了研究专著《科马克·麦卡锡的成就》[2],成为最早的麦卡锡研究者。在此之后,众多文学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多个层面对其作品展开了研究。麦卡锡研究协会定期在世界各地召开麦卡锡研究主题研讨会,协会的一系列措施扩大了麦卡锡及其作品的影响力,为麦卡锡研究走向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对麦卡锡的研究专著有三十多部,同时还有大量论文集整理出版。我们可以从多个主题出发解读麦卡锡的作品,但总的来说,对其小说的主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麦卡锡小说的神话主题研究、生态主题研究、宗教主题研究以及暴力与人性主题研究。

(一)神话主题研究

麦卡锡小说之神话建构与解构的研究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相关专著共有三部,分别是约翰·肯特(John Cant)的《科马克·麦卡锡和美国例外主义神话》[3],威廉·布兰农(William Brannon)的博士论文《引祸上身: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类型、神话和意识形态研究》[4]和安东尼·哈里森(Antony Harrison)的博士论文《创伤和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中的旧西部神话》[5]。从专著出版的年份上不难看出,神话主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门。其中,肯特的专著分为三个部分,共十六个章节,以每一章节分析一本作品的方式撰写,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该作家几乎所有作品中涉及的美国神话及美利坚民族性主题的内容。肯特认为麦卡锡成功地描绘了现实的当代美国。许多美国人认定美国拥有的物质财富处于世界前列,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但是民众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精神财富或者说道德信仰。美国人和小说中的人物一样,选择相信美利坚例外主义,笃信一些荒诞不经的国家神话,但其实内心脆弱不堪,固步自封,反而要依靠施暴横行于世,以获得安慰。他们唯一的信仰是那些骗人的、受到了曲解的传说和神话,而这一切都是造成人物悲剧的源头。布兰农着重研究了他的四部西部小说中显著的叙事特征,并同时解构了西部神话。他首先定义了“西部文学”这个文学样式,然后指出,麦卡锡巧妙地把西部小说叙述技巧和西部特有的神话、典故和文化结合到小说中,证明了西部小说旺盛的生命力。哈里森的博士论文则巧妙结合了当代创伤理论和美国西部神话。通过对作家五本小说的文本细读,哈里森认为,美国旧西部神话和当代创伤理论之间具有相关性,并且这个独特的视角可以用于解读小说中不断出现的、反复循环的失落、挫败的主题。在麦卡锡建构的英雄叙事的西部神话模型中,主人公的冒险永远以失败告终,幻想中的神话一一破灭。当然,作家从不简单地描述神话破灭或者幻灭的过程,而是通过创伤描写,强调了神话的破灭是由主人公对过往的失落引起的,而这些失落感还将投射到未来,使神话得以延续。但是,神话对未来世界的投射也最终将以失败告终。综上,哈里森向读者呈现了麦卡锡借用神话的创伤模型来告诉读者:在牛仔文化日渐没落的今天,小说中的美国人仍一直追逐神话体验,却一直深陷创伤的循环中无法走出来。同时,人们运用无穷无尽的暴力、危机和折磨重新构建创伤性神话。除了以上三部专著之外,还有不少相关的期刊论文分别从帝国主义的殖民意识、意识形态的破产、新历史主义等角度入手研究神话相关的主题。

(二)生态主题研究

麦卡锡小说中的场景多为美国西南部地区,那里自然风光秀丽,小说中也不乏大量与自然风光、环境和动物有关的描写。所以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其作品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一直颇多,仅研究专著就有两部。首先,格奥尔格·吉耶曼(George Guillemin)的《科马克·麦卡锡的田园视域》[6]论述了麦卡锡生态田园视域的几个变化阶段:从《看果园的人》中的传统田园主义到《上帝之子》中的荒野回归,从《外部黑暗》中的反田园书写到《血色子午线》的消极生物中心论,最后再到“边境三部曲”的生态田园主义。以上所有小说的基调都是忧郁而令人惆怅的,都具有寓言性,并含有田园主题。麦卡锡以生态田园美学为创作的总原则,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田园主义意象使其成为美国田园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作家。其次,沃利斯·桑伯恩三世(Wallis Sanborn III)[7]专注研究麦卡锡小说中的动物(包括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小说中的猫类、犬类和马类动物被认为是生物中心论所指的工具;而猪的出现则暗指人类的死亡;有关鸟类、蝙蝠和狼群的描写则象征着人对于动物和自然世界的征服欲。其他有关生态主题的期刊代表作包括约翰·格拉默(John Grammer)[8]和提姆·爱德华兹(Tim Edwards)[9]等的研究。

(三)宗教主题研究

麦卡锡的小说是否具有宗教色彩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有些评论家认为麦卡锡的小说涉及大量神学、宗教和与圣经有关的典故及描写。而那些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人则声称麦卡锡的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虚无主义元素,这意味着他作品的创作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传达任何的宗教理念。曼纽尔·布隆卡诺(Manuel Broncano)的专著[10]对虚无主义的观点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他指出:从麦卡锡的创作轨迹可以看出,作家在三个阶段的创作中,有关宗教主题的描写越来越多,并在后期创作中达到顶峰。麦卡锡试图在小说中用圣经语言和修辞来构建一种“虚构的”想象中的美国西南部风情。布隆卡诺认为:《血色子午线》代表着《创世纪》;“边境三部曲”即为《福音书》;而《老无所依》是《启示录》;最近一部问世的小说《路》则是后启示录小说,讲述人类文明结束的世界末日时发生的故事,但同时世界末日也标志着新的起点和轮回。一言以蔽之,麦卡锡小说中的虚构叙事是以圣经旧约中的摩西五经为蓝本的。布隆卡诺把麦卡锡各个阶段创作的小说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创作来看待,颇具原创性。哈佛大学神学院马修·波茨(Matthew Potts)的博士论文《弱而痛的优雅:科马克·麦卡锡小说中的故事、行为和圣典》[11]则从细微处入手,关注小说中的圣礼,尤其是圣餐的意象研究。波茨指出,虽然形而上学理论几近崩塌,但麦卡锡仍然试图通过一些宗教的意象建立道德体系。麦卡锡虽然只是小说家,不是神学家,但是他在小说中通过对神学传统的描写,旨在告诉世人,在这个到处笼罩着死亡阴影的世界里什么才是“善”。

(四)暴力与人性主题研究

麦卡锡的所有小说都充斥着大量关于暴力的描写。例如,在《血色子午线》中,猎杀印第安人、屠村、弑婴甚至是剥头皮的场景比比皆是,读来令人备感压抑且毛骨悚然。暴力主题毫无意外地成为对麦卡锡研究的焦点。不管研究者从哪个角度展开研究,都要涉及暴力问题。同时,因为他毫无节制的暴力描写,关于他的作品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取向也一直是评论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丹尼尔·韦斯(Daniel Weiss)的博士论文《科马克·麦卡锡、暴力和美国传统》[12]以暴力为主线探讨了麦卡锡不同阶段的三类小说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三类小说分别为后现代小说、现代小说和具有19世纪风格的西部小说。韦斯认为暴力是不可或缺的,是无法忽视的,是美利坚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传统的美国大自然总给人以希望、宁静和“乌托邦式”的理想情怀,但麦卡锡笔下的景色总带有暴力的色彩,并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暴力。汉娜·博格特-马塞尔(Hanna Boguta-Marchel)的专著《邪恶的、被注定的、圣经的:科马克·麦卡锡小说中的潜在形而上学》[13]则着重研究人性中恶的本质属性,聚焦恶与暴力、欲望之间的关系。博格特-马塞尔研究了小说中的暴力现象,认为暴力是一种可视化的恶,是人类和所有动物为了生存和保全自我而作出的选择,是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的一种原始的本能。另外,凯文·斯塔德特(Kelvin Stadt)的博士论文《鲜血与真理:莫里森、麦卡锡和帕拉尼克小说中的暴力与后现代认识论》[14]中的一个章节专门探讨了麦卡锡小说中荒诞暴力①与后现代认识论之间的关系。斯塔德特认为,麦卡锡的创作受到后现代认识论的影响,小说中传统的身份、地位和道德伦理的秩序遭到质疑。而作家笔下饱受暴力之苦的社会边缘人在受到各种创伤后,对所谓的真理、社会价值观和自我的解构,也是斯塔德特所关注的焦点。有关暴力的书写已经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常见的主题,而研究者从此坐标点出发,对人性进行的解读和追问,具有普世价值。

三、国外对科马克·麦卡锡研究的特征

除了对麦卡锡作品进行主题研究之外,对作品内在的艺术特色、叙述方式的研究也有不少,这体现了作家作品的内在魅力。虽然身处后现代文学的风潮中,麦卡锡的小说却一贯地使用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多使用对话或独白,极少使用第一人称,对人物心理刻画的缺失备受学界争议。贝勒大学莉迪亚·库珀(Lydia Cooper)的专著《科马克·麦卡锡的英雄们:麦卡锡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和道德》[15]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库珀着重关注麦卡锡小说中的叙述视角,以及叙述视角和道德主题之间的关系。虽然麦卡锡的小说一直被认为缺少乔伊斯式的心理描写,但是作家并没有完全放弃这种写作手法。小说中偶尔出现的视角转换——例如从第三人称视角到第一人称视角的转换等——常常能够表现小说中一些角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库珀认为,把叙述视角的转换和道德主体联系在一起,旨在表现小说人物对人生、社会和正义的追求。麦卡锡小说中所表达的世界观无法一概而论,因为一些相悖的观点总是通过对话双方共同来表达。同样研究麦卡锡小说艺术形式的还有克里斯丁·科利尔(Christine Chollier)的《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中的对话想象》[16]。该论文借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读了作家在作品中的写作技巧,认为麦卡锡巧妙地融合了各种声音,用符号构建了梦幻般的现实。

除了以上论著之外,还有一些论著以作品为章节,按小说或者戏剧的写作顺序分章做系统研究。此类论著包括克里斯托弗·威尔斯(Christopher Walsh)的《跟着太阳:在科马克·麦卡锡南方小说中漫步》[17]和彼得·尤瑟夫(Peter Josyph)的《科马克·麦卡锡阅读历险记》[18]。另外,麦卡锡研究协会定期出版《麦卡锡研究论丛》(TheCormacMcCarthyJournal),从协会会员撰写的论文中选取高质量的文章整理发刊,至2013年已经出版了14期。耶鲁大学的哈罗德·布鲁姆的《布鲁姆的现代批评论丛》(Bloom’sModernCriticalViews)中就包括了《科马克·麦卡锡评论集》[19],收录了十篇对麦卡锡的评论文章,布鲁姆本人亲自撰写前言。无独有偶,剑桥大学出版社在2013年也推出《剑桥文学指南:科马克·麦卡锡》[20]。总之,国外麦卡锡研究硕果累累,以强势姿态在评论界占据着一席之地,其研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首先,研究中存在许多相悖的论点,争鸣不断。具体表现为:其一,对于前文提到的麦卡锡到底属于哪个派别(是南方作家还是西部作家)以及他的小说自身流派的模糊性②,研究者们争论不休。其二,研究者对其作品是否带有虚无主义倾向、道德内涵或是宗教内涵的辩论持续不断。如贝尔在《科马克·麦卡锡的成就》中断定麦卡锡是虚无主义的作家,认为其小说中的角色是没有内涵和思想的,而此观点受到后来评论家的反驳。《血色子午线》的中文译者冯伟在译序中指出:“文学作品伟大与否,其中一条重要标准也正是其内涵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21]2-3总之,麦卡锡小说中说不尽的矛盾和生生不息的解读可能性,恰恰证明了其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经典性。

其次,作品的互文性研究蓬勃兴起,这与麦卡锡受前人作家的影响而写作的事实分不开。研读麦卡锡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前人的影子。其中,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和芙兰纳莉·奥康纳(Flannery O’ Connor)对麦卡锡的影响最大。当然更多的研究者指出,虽然麦卡锡的作品读起来让人有一种“似是故人来”的感觉,但是他仍是一个极富个人特色的一流的当代作家。理查德·伍德沃德(Richard Woodward)认为麦卡锡的写作风格和主题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在《科马克·麦卡锡的邪恶小说》中评论说:“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并没有任何作家哪怕是有一点点和麦卡锡相类似。”[22]而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例如《血色子午线》中的霍尔顿法官、《白鲸记》中的亚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尼克·卡罗威等,是文学殿堂中不可忽略的、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尼古拉斯·蒙克(Nocholas Monk)主编的评论集《边境与穿越:科马克·麦卡锡作品中的文本互文性和学科交叉性研究》[23]收录了十二篇研究麦卡锡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或者文化历史之间的关联渊源的文章。互文性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突出强调了麦卡锡作品文本与其他文学作品甚至是电影作品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该研究将麦卡锡作品置于广阔的文学背景,甚至是哲学、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富有创新性和开阔的研究视野。

麦卡锡研究从无到有,从小众到主流,其外延不断得到拓宽,逐步走向成熟。小说的主题研究经久不衰的同时,其解读已不再仅仅拘泥于文本研究,而是被放置在更广阔的文化研究当中。麦卡锡研究热与美国文学中的西部情结是分不开的。美国西部或者说西南部地区,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美国最后的“伊甸园”。《天下骏马》等西部小说的热销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对于西部的幻想和热爱。虽然国外麦卡锡研究的成绩斐然,但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如结合空间理论、后殖民理论等进行研究,或从作家和西南部文学的关系等方面来解读。相对于欧美的研究,我国的麦卡锡研究比较滞后。笔者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加入到此研究中,以此为契机,更加全面地了解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尤其是美国西南部文学的发展。

注释:

①荒诞暴力(grotesque violence):特指小说中的主人公对陌生人、朋友、亲人,甚至是对自己实施的暴力行为。

②包括对他的作品属于现代小说还是后现代小说,他的一些西部小说属于传统西部小说还是新西部小说,或是反西部小说与修正派西部小说的争论。

[1]Philips D. History and ugly facts of Cormac McCarthy’s blood meridian[J]. American Literature,1996,68(2):433-460.

[2]Bell V. The achievement of Cormac McCarthy[M]. 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8.

[3]Cant J. Cormac McCarthy and the Myth of American Exceptionalism[M]. New York:Routledge,2013.

[4]Brannon W. Riding for a Fall:Genre,Myth,and Ideology in Cormac McCarthy’s Western Novels[D]. Lubbock:Texas Technology University,2003.

[5]Harrison A. Trauma and Mythologies of the Old West in the Western Novels of Cormac McCarthy[D]. Manchester: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13.

[6]Guillemin G. The Pastoral Vision of Cormac McCarthy[M]. College Station:Texas A & M University Press,2004.

[7]Sanborn W. Animals in the Fiction of Cormac McCarthy[M]. Jefferson:McFarland,2006.

[8]Grammer J. A thing against which time will not prevail[C]//Arnold E (ed. ). Perspectives on Cormac McCarthy. 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9:29-44.

[9]Edwards T. The end of the road:Pastoralism and the post-apocalyptic waste land of Cormac McCarthy’sTheRoad[J]. The Cormac McCarthy Journal,2008(6):55-61.

[10]Broncano M. Routledg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Religion in Cormac McCarthy’s Fiction:Apocryphal Borderlands[M]. New York:Routledge,2013.

[11]Potts M. The Frail Agony of Grace:Story,Act,and Sacrament in the Fiction of Cormac McCarthy[D].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2013.

[12]Weiss D. Cormac McCarthy,Violence,and the American Tradition[D]. 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2009.

[13]Boguta-Marchel H. The Evil,the Fated,the Biblical:The Latent Metaphysics of Cormac McCarthy[M]. Cambridge: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12.

[14]Stadt K. Blood and Truth:Violence and Postmodern Epistemology in Morrison,McCarthy,and Palahniuk[D]. DeKalb: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2009.

[15]Cooper L. No More Heroes: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Morality in Cormac McCarthy[M]. 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11.

[16]Chollier C. Autotextuality,or dialogic imagination in cormac McCarthy’ Border Trilogy[C]//Arnold E,Luce D (eds. ). A Cormac McCarthy Companion:The Border Trilogy. 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1:3-36.

[17]Walsh C. In the Wake of the Sun:Navigating the Southern Works of Cormac McCarthy[M]. Knoxville:Newfound Press,2010.

[18]Josyph P. Adventures in Reading Cormac McCarthy[M]. Blue Ridge Summit: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2010.

[19]Bloom H. Bloom’s Modern Critical Views:Cormac McCarthy[C]. New York:Infobase Publishing,2009.

[20]Frye 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ormac McCarthy[C].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21]科马克·麦卡锡. 血色子午线[M]. 冯伟,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

[22]Woodward R. Cormac McCarthy’s venomous fiction[N]. New York Times Magazine,1992-04-12(28-31).

[23]Monk N. Intertextu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Cormac McCarthy:Borders and Crossings[C]. New York:Routledge,2012.

LiteratureReviewofCormacMcCarthy’sStudiesAbroad

XUShuyi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006,China)

Cormac McCarthy is a prominent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er. This paper seeks to examine four major aspects of McCarthy study,namely,mythical theme,ecological theme,religious theme as well as violence and humanity. An overview of Cormac McCarthy’s studies abroad is beneficial for domestic researchers to grasp the general research trend and helps promote McCarthy’s study in China.

Cormac McCarthy;theme study;intertextual study

I106.4

A

2095-2074(2015)05-0095-06

2015-08-21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5_1274)

徐舒仪(1988-),女,浙江杭州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麦卡锡神话马克
麦卡锡为何不受坚定保守派待见?
爱情神话
连通器及其应用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马克明篆刻
“神话”再现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不是所有的花都是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