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尿流动力学分析

2015-01-31 06:31黄邦高诸靖宇王彦彬
浙江医学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尿流率前列腺炎顽固性

黄邦高,诸靖宇,宋 晨,王彦彬,周 鹏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9)

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尿流动力学分析

黄邦高,诸靖宇,宋 晨,王彦彬,周 鹏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9)

目的:探索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的尿流动力学表现,利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指导其临床治疗。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做尿流动力学检查,测定参数包括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最大尿道压并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患者中以尿频、尿急等储尿症状为主者32例(57.2%),以排尿期症状为主者18例(32.1%),混合症状者6例(10.7%)。最大尿流率为(8.9±5.6)ml/s、最大膀胱容量为(153.5±40.7)ml,最大逼尿肌压力为(53.3±15.7)cmH2O、残余尿量为(36.2±20.3)ml,逼尿肌无抑制收缩者21例(37.5%)。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有效鉴别慢性前列腺炎不同临床表现,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治疗满意度,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参考检查之一。

慢性前列腺炎;尿流动力学; 膀胱过度活动症

Abstract: [Objective]Analysis the urodynamic results of the chronic prostatitis patient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s. [Method]From May,2010 to June,2012, 56 patients of the chronic prostatiti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s have accepted the urodynamic analysis. All of them have the symptoms of frequency,urgency,voiding dysfunction,lower abdomen pain and some other sydromes. [Result]32 patients (57.2%) have the storage symptoms include frequency,urgency. 18 patients (32.1%) have the voiding symptoms include voiding dysfunction.6(10.7%) patients have the mix symptoms. Qmax 8.9±5.6ml/s、Bladder capcity 153±40.7ml,Pdet at Qmax为53.3± 15.7m H20、PVR 36.2±20.3ml,detrusor overactivity 21/56(37.5%)。[Conclusion]Urodynamic analysis can evaluate CPs effectively and guide the therapy theme.

Keywords: chronic prostatitis; urodynamic;overactive bladder

慢性前列腺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法根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表现各异,针对患者的治疗也不尽相同。本文对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56例接受尿流动力学检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的尿流动力学表现,评估膀胱逼尿肌及尿道功能,指导其临床治疗,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下腹部或会阴部坠胀不适。排除了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泌尿系畸形等疾病。均行前列腺按摩取前列腺液行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及常规检查提示为无菌性慢性前列腺炎[1],病史6月~3年不等,年龄23~45岁。曾在我院或外院治疗约8周~1年不等,效果不佳。

1.2 研究方法

1.2.1 尿动力学检查 采用Laborie公司UDS-120尿流动力检查仪,按照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CS)推荐标准方法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测定参数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PVR)、最大尿道压(UPP)。

1.2.2 尿流动力学检查步骤 (1)嘱患者多饮水并憋尿,在尿动力学检查前行自由尿流率测定,总尿量需大于150ml;(2)取截石位,留置F8三腔测压管,抽出膀胱内残余尿量;(3)留置F12肛门测压管一根;(4)改为站立位,遵循国际尿控协会(ICS)尿动力学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控制,采用ICS大气压下耻骨联合平面进行压力调零的标准,对体外传感器进行调零,然后将灌注和测压管道与三腔测压导管连接;(5)测压介质为0.02%呋喃西林溶液,灌注速度30ml/s;(6)测定、记录参数,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PVR)、最大尿道压(UPP);(7)改为截石位,以2ml/min的灌注速度,2mm/s的牵拉速度进行静息尿道压力描记。测定静止期尿道压力,记录最大尿道压。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很好耐受尿流动力学检查过程,检查后未出现尿路感染等不良反应。56例患者中最大尿流率(Qmax)为(10.9±5.6)ml/s,最大膀胱容量为(153.5±40.7)ml,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为(43.3±15.7)cmH2O、残余尿(PVR)为(36.2±20.3)ml;逼尿肌无抑制收缩者21例(37.5%),膀胱感觉敏感者为35例(62.5%)。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下腹部或会阴部坠胀不适[3],是影响男性健康的一个重要而又常见的疾病。然而目前还不能完全明确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所以针对慢性前列腺炎及相关症状的经验治疗选择仍无法规范化,治疗效果经常难以满意。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组胺类药物、植物类药物等;物理治疗包括前列腺按摩、热疗、磁疗、微波治疗等。如何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一直困扰的一个难题,因此探索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来解释患者出现的临床各类症状,以期能够制定个体化治疗。

众所周知,前列腺包膜、前列腺实质及膀胱颈部平滑肌内有丰富的α受体,而CP患者前列腺局部反流特征又表现为进出前列腺包膜和实质内的血流量增多,这种局部充血现象会兴奋α受体,引发前列腺包膜、膀胱颈和前列腺内平滑肌收缩[4],某些因素亦引起尿道括约肌频繁过度收缩,造成膀胱颈压和前列腺内压增高。在本组研究中,出现最大尿道压高于国际参考数值患者为38例,占总人数67.8%,尿道压力升高可引起排尿困难,与文献报道符合[5-6]。提示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过程中可着眼于降低后尿道压力,对这38例患者我们尝试应用积大本特等药物治疗,其中35例(92.1%)患者尿频尿急排尿费力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效果满意,故建议临床治疗此类患者可应用α受体阻滞剂降低后尿道压力。

众所周知,前列腺包膜、前列腺实质及膀胱颈部平滑肌内有丰富的α受体,而CP患者前列腺局部反流特征又表现为进出前列腺包膜和实质内的血流量增多,这种局部充血现象会兴奋α受体,引发前列腺包膜、膀胱颈和前列腺内平滑肌收缩[4],某些因素亦引起尿道括约肌频繁过度收缩,造成膀胱颈压和前列腺内压增高。在本组研究中,出现最大尿道压高于国际参考数值患者为38例,占总人数67.8%,尿道压力升高可引起排尿困难,与文献报道符合[5-6]。提示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过程中可着眼于降低后尿道压力,对这38例患者我们尝试应用积大本特等药物治疗,其中35例(92.1%)患者尿频尿急排尿费力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效果满意,故建议临床治疗此类患者可应用α受体阻滞剂降低后尿道压力。

在本组病例中,最大逼尿肌压力为(53.3±15.7)cm H2O,低于国际参考数值,提示低尿流率是由于低逼尿肌压力所引起,可能的原因是CP患者中出现的会阴部疼痛会人为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导致排尿起始困难和尿流率下降,加之持续性的盆腔肌肉痉挛[7],可能都是造成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的重要原因;治疗可着眼于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如M受体激动剂治疗等。

56例患者出现逼尿肌无抑制收缩的为21例,而出现膀胱感觉敏感的患者却占35例,提示尿频尿急并不完全由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引起,使用M受体阻滞剂不能完全达到满意的效果,我们在这些患者治疗中选择抗组胺类药物(例如阿米替林、黛力新等),疗效满意。

本组5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分析结果,提示包括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膀胱出口梗阻、膀胱活动过度在内的3种尿动力学指标异常可以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这种功能异常也许只是一种重要现象。对于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为各种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但目前国内外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议,本组病例较少,国内也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慢性前列腺炎的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体系,如何将检查与临床诊断治疗相结合,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Nickel JC. Effective office manage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J]. Urol Clin North Am, 1998, 25(4):677-684.

[2]Barbalias GA, Nikiforidis G, Liatsikos EN. Alpha-blockers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biotics [J]. J Urol,1998,159(3):883-887.

[3]Walsh PC. Campbell Urology[M]. 8th philsdelphia:W.B Saunders, 2002. 603-625.

[4]Kiyota H,onodera S,Ohishi Y,et al.Questionnaire survey of Japanese Urologists concern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es and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Int J Uml,2003,10:636-642.

[5]Theodorou C,Konidaris D, Moutzouris G, et a1.The urodynamie profile of prostatodynia [J]. BJU Int, 1999,84(4):461-463.

[6]Mehik A,Hellstrom P,Lukkarinen O,et al.Increased intraprostatic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J].Urol Res,1999,27(4):277.

[7]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124.

Theurodynamicanalysisofthechronicprostatitispatientswithlowerurinarytractsyndromes

HUANGBanggao,ZHUJingyu,SONHChen,WANGYanbin,ZHOUPeng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Hangzhou 31009,China )

R697+.3

B

1672-0024(2015)01-0062-03

黄邦高(1981-),男,江西余干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外科、男科学

猜你喜欢
尿流率前列腺炎顽固性
前列腺炎和早泄有关系吗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尿动力检测中尿道测压管对尿流率的影响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尿得怎么样,马桶知道
硫唑嘌呤(AZA)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