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2015-01-31 13:00王威
职业技术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庭心理

摘要:青年女教师已是高校的中坚力量,她们的心理健康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社会应加大关注和解决力度,逐步解决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让女教师在高校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0601(2015)08- 0020- 02

作者简介:王威(1978—),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Analysis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of Young Femal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Wei

(Harbi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Harbin 150025,China)

Abstract:Young female teachers are the backbon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ir mental health has some problems and risks.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various.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increase attention and efforts of solving, and gradually solve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young femal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so that female teachers can playa greater role.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ungfemale teachers; mental health

一、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一)心理抗压能力较弱

当前,高校青年女教师由“70后”、“80后”、“90后”组成,多为独生子女。她们的成长环境较为稳定和优越,有较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遇到困难时缺乏敢于担当和独立解决的能力,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孤僻、焦虑等症状,心理抗压能力与解决矛盾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

高校青年女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担负了学习、教学、科研压力。在学习上要不断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在工作上要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一些女教师刚步入婚姻,初为人母,还要担负抚育孩子与家庭的压力;另有一些大龄女教师甚至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择偶,多重压力导致她们身体呈现“亚健康模式”。受女性特有生理特征的影响,青年女教师在工作繁忙时,容易内分泌紊乱,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情绪上的各种问题,如紧张、激动、敏感等。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对青年女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必须及时疏导和缓解。

(三)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她们的社交范围多以师生为主,教师之间除了必要事务外,很少交流。青年女教师初入社会,在工作上谨言慎行,甚至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难以融入集体。

二、高校青年女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首先,高校青年女教师普遍受过高学历教育,综合素质较强,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对她们在事业上的追求和个人的发展期待值都较高。同时,青年女教师必须在社会定位的“相夫教子”角色的基础上,才能去追求自己的事业,比男教师的心理压力更大。其次,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男女平等意识的提升,青年女教师也必须要靠自己的收入来解决住房等问题。这不仅是经济压力,更是心理压力。再次,教育的深入发展,促使高校女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这些都促使她们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

(二)学校原因

随着高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历层次、职称晋升要求的逐步提高,青年女教师大多都感到压力巨大。因此,在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下,高校教师还要不间断的学习和进修,才能提升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这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势必会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

(三)家庭原因

青年女教师组成家庭后,不仅要面临工作压力,还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她们身兼教师、妻子、母亲等多种角色。工作和家庭的兼顾与平衡,是青年女教师追求的目标。如果二者失衡,她们就会陷入矛盾冲突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四)自身原因

受性别与生理情况的影响,青年女教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她们会表现出心理脆弱、承受力低、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她们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对工作、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这也是她们在同等社会环境与竞争压力中,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社会扶持力度,对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青年女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己教学质量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大社会扶持力度,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对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

第一,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获得社会民众支持度。社会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在社区、网络、媒体上开设心理咨询栏目,多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给青年女教师提供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平台,使其在生活与工作遇到困惑时,能够获得各方的支持与及时的心理疏导。

第二,加大社会舆论支持。社会要积极发挥教育和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现代文明,营造男女平等与尊重女性的社会氛围,给青年女教师提供发展的自由空间和职业保障。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青年女教师心理随访、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与疏导等工作,及时掌握她们的心理状况和心理诉求,减少她们在人生观与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效疏导和解决她们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她们的工作热情与满意度。

(二)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为青年女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第一,加大对青年女教师的关注力度。学校在管理体制上要提倡柔性管理,除了关心青年女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业绩外,更要以人为本,多关心她们的生活、福利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学校还要建立适当的鼓励机制,针对青年女教师中不同年龄、学历层次的需求,从解决思想问题、精神困惑、工作困难等方面多和她们沟通,解决她们的实际需要。

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要为青年女教师创造公平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制定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相关评价标准时,公开、透明,根据她们的特点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今后,高校可利用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结合青年女教师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定期为青年女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测试等,有效地帮助她们处理好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人格发展、适应环境、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的困惑,舒缓心理压力,预防心理健康问题。

(三)营造和谐舒适的家庭氛围,切实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

家庭的和睦不仅有利于青年女教师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她们提高工作质量。因此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可切实有效提升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青年女教师的配偶要理解妻子的工作,真正的关心妻子,尽量减轻妻子的家庭重担。家庭其他成员,如父母、公婆、孩子等,也要充分理解高校青年女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辛苦,相互理解与支持,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

(四)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虽然影响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

(下接19页)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家庭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