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基《郁离子》中的经济思想

2015-01-31 13:35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经济思想刘基



论刘基《郁离子》中的经济思想

蒋伟煌

(文成县委党校教研室,浙江文成325300)

摘要: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刘基一生以治国安民为志向,在其代表作《郁离子》中以寓言故事的形式阐述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包括以民为本的民生思想、以农为本的产业思想、以诚为本的经营理念、遵循规律的经营理论、令行币通的制度理论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点等。这一系列经济理论观点,为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智慧和有益借鉴。

关键词:刘基;《郁离子》;经济思想

刘基(字伯温)才高志远,“年二十,已登进士第,有志于尊主庇民”。然而,“其君不以天下繁念虑,官不择人,例以常格处之,噤不能有为”;慨然有澄清“南北绎骚”之志、“锐欲以功业自见”之心,也因“累建大议”“匡时之长策”被“当国者乐因循而悦苟且,抑而不行”而化为泡影。现实与志向的背离,迫使刘基“遂弃官去,屏居青田山中”,发愤著《郁离子》。[1]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基的整个思想体系更加成熟、系统,全面展示了渊博的学识和超凡的才能。刘基虽不是一位纯粹的经济学家,也没有完整的经济管理理论,[2]但一生以治国安民济世为志向,在《郁离子》中以寓言故事形式所阐述的经济思想,成为其思想谋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对当代的经济生活、民生建设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以民为本的民生思想:民为国本,民足国富,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和前提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我国政治制度发展演变中一直存在并发挥着重要影响。刘基出身望族,自幼好学敏求,聪慧过人,受到“为人正直、救苦救难”的良好家风熏陶。青少年时期,他接受了儒家通经致用的系统教育,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牢固树立了传统民本思想,以民为本、经世济国、为民谋利成为其一生的抱负。在元朝为官期间,勤于职守、体恤民情,执法严明、刚正不阿,整治官吏、为民除害,则是刘基以民为本治国理念的初步实践。以民为本是刘基的核心治国理念,自然也体现在他一系列治国安邦的经济主张和政策方略之中,形成以民为本的核心经济思想。

(一)爱惜民力增加民财,减轻人民负担

1.“轻敛薄赋,与民休息”。刘基从以民为本的理念出发,痛恨封建官僚的腐败,反对苛捐杂税,主张“轻敛薄赋、与民休息”,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吴申元在《刘基经济思想浅论》一文中指出,轻敛薄赋、与民休息是刘基经济思想的核心,并以《郁离子·治圃》①为例来说明。[3]其实,“轻敛薄赋、与民休息”只是刘基民本核心经济思想的一个方面。在《治圃》中,刘基借公仪子之口告诫封建统治者,对老百姓的索取不能“取诸民不度,知取而不知培之”,而应象“圃人”“治圃”那样,“蔬成而后撷之,相其丰瘠,取其多而培其寡,不伤其根,撷已而溉,蔬忘其撷”。这反映了刘基对封建统治者索取无度、竭泽而渔、鱼肉百姓行径的痛恨,也表明了他减轻税赋、爱惜民力的经济思想。

2.“欲取于民,必先富民”。劳动人民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刘基认为“国不自富,民足则富”②,深知“国富”来之于“民富”、“民富”是“国富”之基础和前提。在《郁离子·灵丘丈人》中,刘基以养蜂为喻,形象地比喻了封建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即统治者只有依赖人民才能生存下去。丈人养蜂勤劳而善管,取蜜时“分其赢而已”,“不竭其力”,“于是故者安,新者息”,“不出户而收其利”,“富比封君”。其子则相反,只“取蜜而已”,不去管理,没有为蜜蜂创造一个良好适宜的生活环境,最终使蜂群“尽去”,落得个“其家遂贫”的结果。在此,刘基以养蜂喻治国,指出“为国有民者可以鉴矣”。虽意在为统治者筹献治国御民之术,却反映了“欲取于民,必先养民、富民”的儒家思想,表达了丰裕民生才能充盈国库的富民强国治国理念,也揭示了民富与国富的辩证关系。

3.“宽仁惠政,导而疏之”。刘基虽然没有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范畴,但洞察了国与民的利益关系,懂得“民富则国强,民穷则国危”的道理,提出了“宽仁”、“惠政”的策略,政治上立足于“宽仁”,经济上施以“惠政”。《郁离子·激不激》中分析道:“石激水,山激风,法激奸,吏激民,言激戎,直激暴。天下之纷纷生于激。是故小人之作乱也,由其操之急,抑之甚,而使之东西南北无所容也。故进则死,退则死,进退无所逃也,则安得不避其急而趋其缓也哉!”刘基深谙“悍卒猾吏”、“苛徭横敛”会迫使农民起来造反的历史规律,认为在处理国与民的关系时不能“激民”而应“惠民”,要学禹“导而疏之”,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宁。因而,在《郁离子·芈叔被黜》中,刘基非常痛恨为了个人权力和地位而“课上税”,残酷掠夺横征暴敛,置百姓于困苦而不顾,以搞政绩工程取悦君主的芈叔之流官员,认识到不公会造成民心生弊,更会陷于离心离德的危险局面,主张“剥民以最课者服上刑”。“宽仁惠政”虽是刘基调整生产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策略,却显现了他盼望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的爱国、爱民思想。

(二)民生事业听民自为,反对国家垄断

据区内66个裂隙测定点统计,袁家村含铁岩组的裂隙率为0.19%~9.1%,寒武奥陶系裂隙率为0.3%~3.59%,全区平均裂隙率为1.71%。从裂隙分布规律看,裂隙发育地段多位于断裂带附近,尤其是主动盘附近;地貌位置多在山坡高处及基岩大片裸露地区,在第四系覆盖附近裂隙率降低。

民生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安居幸福。在如何管理好民生生产事业上,刘基展现出了良好的经济管理才能,即“主权重禁”与“听民自为”相结合。他在《郁离子·重禁》中指出,“天下之重禁,惟不在衣食之数者可也。”比如,“铸钱造币,虽民用之所切”,但“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必籍主权以行世”;“若盐,则海水也”,是“天物”,“煮之则可食,不必假主权以行世”,如果“私之以为己”,就是“与民争食”,就会“禁愈切而犯者愈盛”,但“曲不在民”。同时,他又赞成“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先王之禁”,因为它“非奄利而私之也,将育之蕃之,以足民用也”。刘基把有关民生的生产事业与其他事业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政策;对于民生事业,把“听民自为”与国家必要的管理结合起来,以促进其发展。这是一种经济管理的创新,也反映了刘基关心民众、关注民生的人本思想。

(三)关心人民疾难困苦,主张贷田于民

刘基“心系于民,以解除民生之疾苦为己任,他所提出的经济政策是在于利民。”[3]《郁离子·云梦田》这一寓言故事充分反映了刘基关心人民疾苦的爱民之心,他是为了贫民“无使失所”而请求“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而楚王、安陵君等统治者则是为了“入之数”而贷田于民,为的是统治者自身的利益,并不关心人民的疾苦和死活。“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刘基对楚王、安陵君之类行为发出了警告,认为治国之道在于爱民,如果统治者“志利而忘民”,则必然会民穷而国危,甚至大乱国政。“贷田于民”的政策,使农民能以“贷”的形式获得土地这一农耕文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源,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良策,更有效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困境和生活困难。

二、以农为本的产业思想:农业生产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事业

吴申元在《刘基经济思想浅论》中指出:“刘基认为,农业生产是国计民生须臾不可荒废的根本事业。”他以《郁离子·好禽谏》中“耕,国之本也,其可废呼”一句佐证这一观点。[3]刘基在《好禽谏》中虽没有对“耕为国之本”的观点进行深入的论证,却已深刻把握了农耕文明时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农耕文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农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住、行最基本、最主要的生活需求,也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自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就会衣食无着,国家就会贫弱无力。所以,农耕这一“国之本”是万万不可废的。而牛耕是农耕文明的最主要特征,耕牛是当时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正所谓“牛之用在耕,不在觗。觗其牛,耕必废。”一语中的,抓住了农业生产的根本所在。在这里,刘基从国民经济的产业地位和生产工具对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角度思考问题,不失为经济学家的良好素质。在《郁离子·祛蔽》中,刘基把“农耕”与“兵战”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指出“有国者必以农耕而兵战也”,“兵不足,则农无以为卫;农不足,则兵无以为食。”认为“兵之与农犹足与手,不可以独无也”,“重兵轻农”、“重兵暴农”犹如“有手无足”,是“见手而不见足”的错误政策。这充分表达了刘基的均衡治国之道,也足见刘基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三、以诚为本的经营理念:诚信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道

刘基一生真诚为人做事,诚信是刘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刘基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郁离子·虞孚》中,刘基描述了商人虞孚为商不诚、唯利是图、弄虚作假,结果被人识破,困死他乡的过程。虞孚喜闻“卖漆者煮漆叶之膏以和漆,其利培”时,就一心只想牟取暴利,而弃商人的诚信于不顾,“取漆叶煮为膏,亦数百瓮”,俟机和于漆中,意图卖于“吴侩”。纸总是包不住火的,虞孚的欺诈行为被“吴侩”识破,以“改约”为由,“至其漆皆败”,终被困于吴“遂丐而死”。此中说明,诚信是商人的立身之本,经商本应以诚取信,才能获取利益,否则,弄虚作假、放弃诚信,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但不能得到利益,反而会困死异乡。这是刘基对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者的揭露和批评,反映了刘基“没有诚信无以立身”的经营思想。

《郁离子·贾人》塑造了另一个爱财如命的商人形象:济阴一商人渡河时船沉落水,答应前往救他的“渔者”“予尔百金”,但当“渔者”把他救到岸上时,则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为借口,“则予十金”。不幸的是,他日这个商人“浮吕梁而下”时,“舟薄于石,又覆”。巧的是又被“渔者”碰到了,但此时“渔者”认出此落水者就是前日“许金而不酬者”,只是“舣而观之”,不予施救了,商人最终沉没于河中。这则寓言故事揭露了“贾人重财而轻命”的习性,表现出刘基对商人的轻篾和嘲讽,但更重要的是说明了言而无信、背弃承诺只能是自取灭亡的道理。

四、遵循规律的经营理论: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获取经济效益

获取收益是经商的主要目的。刘基懂得商业行为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经商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收益。在《郁离子·蹶叔三悔》中,刘基描述了违背经济规律的典型商业行为:蹶叔“商于汶上”时,“必相货之急于时者趋之”,而且“无所往而不与人争”。高价收购货源,并形成恶性竞争,抬高货价,高价收来的货物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劣势,很难脱手。这是一种倒施逆行的商业行为,违反了“善贾者收人所不争”的常识,犯了经商的大忌。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人所不争”的货物价低,等待时机脱手才能获得成倍的利润。蹶叔十年违反商业规律的经营,不贫困才怪呢。刘基不仅对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经商行为进行了讽刺,更告诫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按规律办事的重要性。

经济行为都有利蔽的两面性,要学会权衡轻重。在《郁离子·捕鼠》中,刘基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因鼠患成灾,有位赵国人到中山国找来了一只猫,这只猫不仅善于捕捉老鼠,且也善于捉鸡,等到老鼠被消灭完之时,家里的鸡也被吃光了。对此,赵人之子觉得猫是祸害,要把它赶走。这时,其父告诉他:“吾之患在鼠,而不在乎无鸡”,因为鼠会“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这就比没有鸡的害处更大了,“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因此,怎么能轻言赶走猫呢?刘基通过比较猫吃鼠与吃鸡的利害得失,阐述了经济行为的辩证思想:解决经济问题时,必须全面地看待利与害、得与失,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一项经济法则。赵人就是在猫吃鼠之利大于猫吃鸡之害中作出了明智的抉择。用现代经济学原理术语来说,这就是边际成本理论。

五、令行币通的制度理论:严明的法律制度是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保障

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点:顺乎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合一”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即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在前人基础上,刘基进一步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准则,形成了科学发展的自然观。

(一)人从属于自然

刘基在《郁离子·天地之盗》中断言:“人,天地之盗也。”刘基认识到,人是依靠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物质资源维持生存和发展的,人从属于自然,受自然的制约,自然世界的本身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因而,他把人向自然界索取财物看作是“盗”的行为,是对于自然界的掠夺,人就是天地之间的“盗贼”。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明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天地乃人之本源。在元明时代,刘基就能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而也就把握了自然辩证法的精髓,确实有高明之处,不愧为先哲圣人。

(二)尊重自然规律

在《天地之盗》中刘基进一步指出:虽“天地善生”,然“盗之者无禁”。由于人的生存本性使然,往往做出在自然界中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不能执其权,用其力,而遏其机逆其气,暴夭其生息”,最终“使天地无所施其功,则其出也匮,而盗斯穷矣。”刘基认识到了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万物生息有其内在的机理,是人所不能有左右的,因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对自然界的索取不能“无禁”,如果一味毫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财物,就违背了自然万物生长的内在规律,只能是摧残自然万物的生长繁殖,自然界的财物就会越来越少,终有一天会穷尽,到时人就无以为生了。在《郁离子·蹶叔三悔》中,刘基描写了蹶叔在农作物生产中盲目自信、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取其原为稻,而隰为粱”,违反了“粱喜亢,稻喜湿”的自然规律,违背了事物的本性,结果“积十稔而仓无储”。在《郁离子·种谷》中,刘基进一步分析了农作物生产的自然规律性,指出种植农作物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有收获。他说,“夫谷由人而生成者也,不自植也”,应“水泉动而治其苗,灵雨降而播其种,蜩螗鸣而芸其草,粪壤而肥之,泉流以滋之”;“其耨”应“删其非类,不使伤其根”;“其植”应“相其土宜,不使失其性”;同时,做到“潦疏暵溉,举不违时”。只有这样,才有望秋季收成。而罔与勿之辈根本不懂农事,只凭个人的主观想法去行事,做出了“并薙以焚之”这样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事情,结果只能是“粟则化而为稂,稻化为稗”。

(三)节用自然资源

基于人对自然的依懒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认识,刘基正确把握了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认为人可以利用万物,而万物亦可影响人,人应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天地之盗》有云:“惟圣人为能知盗,执其权,用其力,攘其功,而归诸己也,非徒发其藏,取其物而已也。”认为人是依靠天地之物得以生存发展的,人要想持久地生存发展,就必须善于遵循自然规律,善于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积极地发展生产,还要善于蓄积节用:“执其权,用其力,攮其功”,“惇其典,庸其礼,操作天地之心以作之君”。刘基识到,只有正确认识、掌握自然规律,合情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尽力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才能充分发展生产力,出现物丰民富、人人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即要做到“春而种,秋而收,逐其时而利其生,高而宫,卑而池,水而舟,风而帆,曲取之无遗焉。”如此,则“天地之生愈滋,庶民之用愈足。”否则,“其出也匮,而盗斯穷矣。”刘基通过对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道理的深刻揭示,初步形成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刘基在《郁离子》中阐述的经济思想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却涉及多个方面。他从“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出发,把与民休息、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目标,主张以“贷田于民”的形式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创造性的提出了“听民自为”与“主权重禁”相结合的民生生产事业管理方式,强调了法令制度对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作用,对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极有意义的借鉴。同时,刘基抓住了农耕文明的本质,提出以农为本的产业发展思想。“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现代文明社会里,粮食安全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以诚取信不仅是刘基的为人之道,也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没有诚信无以立身,更不能获得经济效益,诚信与经济效益同生共存。当代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诚信经济,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诚信缺失的情况下,600多年前刘基所倡导的诚信理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深思。刘基还发现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指出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获取经济效益。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吃过不少苦头。然而,产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民间金融借贷危机等现象的存在,表明我们还必须大力补遵循经济规律的课。最为可贵的是,刘基继承并发展了“天人合一”自然观,进一步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遵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形成了朴素的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智慧和理论指导。刘基,无愧于经济大家之称。

注释:

①本文所引《郁离子》篇目,均出自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郁离子》([明]刘基著)。

②《拟连珠》,《刘伯温集》第259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③《感时述事》,《刘伯温集》第462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明]徐一夔.《郁离子》序[A].[明]刘基.郁离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245.

[2]张苗荧.刘基《郁离子》经济思想对温州家族企业发展的启迪[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89.

[3]吴申元.刘基经济思想浅论[J].浙江学刊,1983(5):49-50.

(责任编辑:俞美玉)

On Economic Thoughts in Liu Ji's Yu-Li ZiJIANG Wei-hua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Wencheng County Party School, Wencheng, 325300, China)

Abstract:Liu Ji was one of the great politicians and thinkers in ancient China who devoted all his life to manage the state and settle the people. In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Yu-Li Zi, he explained abundant economic thoughts with the form of fables, such as the people-based thought, the farming-centered thought, the creditability-centered management concept, 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respecting regulation, the system theory of currency issue depended on administrative order, the natural view of union of heaven and man and so on. These economic thoughts provide precious historical intelligence and helpful references for today's Chinese socialism construc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 words:Liu Ji; YU-Li Zi; economic thoughts

作者简介:蒋伟煌,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县域经济、刘基文化。

收稿日期:2015-03-25

Doi:10.3969/j.issn.1672-0105.2015.02.023

文章编号:1672-0105(2015)00-0092-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092.2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刘基
刘基隐居考述
缔造明朝的传奇军师
刘基作画释君忧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与亮点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
习近平少数民族经济思想探析
刘基的隐与显
弘扬刘基廉政文化的思考
“前卫老头”刘基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