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脑梗塞的介入治疗效果探讨

2015-01-31 15:06史岩鹏王东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效果

史岩鹏 王东林

分水岭脑梗塞的介入治疗效果探讨

史岩鹏 王东林

【摘要】目的 针对分水岭脑梗塞的介入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脑梗塞患者15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支架处再狭窄发生情况等。 结果 所有患者狭窄动脉直径恢复到80%以上,未出现再次梗塞占93.33%,支架处再狭窄占6.67%。结论 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塞,可改善患者脑梗塞的现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塞;介入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457000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介入科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Watershed Cerebral Infarction

SHI Yanpeng WANG Donglin Puy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tervention Department in He’nan Province, Puyang 457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watershed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Selected 15 cases of watershed cerebral infarction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stent restenosis occurrence of retrospective analy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of narrow arterial diameter recovery degree more than 80%. Patients didn’t appear again infarction the proportion was 93.33%, and the restenosis in bracket place the proportion was 6.67%. Conclusion Nterventional treatment watershed cerebral infarction,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more satisfaction.

[Key words]Watershed cerebral infarct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Effect

分水岭脑梗塞是相邻血管供血区的交界处局部缺血而发生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水岭脑梗塞会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病理复杂,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塞,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现状,降低再狭窄的发生。对2011年1月~2014 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5例分水岭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脑梗塞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4.7±2.3)岁。单次首发分水岭脑梗塞的患者6例,2次以上脑梗塞的患者9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12例,糖尿病史的患者4例,冠心病史的患者3例。

1.2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为轻度偏身感觉障碍3例,轻度失语2例,轻度认知障碍4例,反复头昏2例,轻度偏瘫4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严重的脑动脉狭窄,其中存在椎动脉狭窄以及合并颈动脉狭窄4例,单侧大脑中动脉出现狭窄3例,单侧颅内动脉出现狭窄3例,单侧颅外段颈动脉出现狭窄3例,而双侧颅外段颈内动脉出现严重

狭窄2例。

1.3 影像学表现

对所有患者进行MRI、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2例出现额颞交界区和半卵圆中心部位皮层梗死灶,5例出现顶枕交界区、半卵圆中心部位和放射冠皮层病变,8例出现半卵圆中心部位以及放射冠呈现水滴样、条索状、串珠样多发梗死。针对分水岭脑梗塞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将分水岭脑梗塞分为3种类型,皮质前型4例,皮质后型5例,皮质下型6例。皮质下型的皮层下分水岭区在脉络膜前动脉末端以及大脑前、中动脉皮层支交接区,出现串珠样、条索状梗塞;针对皮质后型和前型,分水岭脑梗塞的并在位于患者大脑的前、中动脉,中、后动脉交界处。从影像学的表现上进行分析,本次研究中的分水岭脑梗塞患者的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4例,中度5例,重度6例。

1.4 治疗

针对本次研究中的15例分水岭脑梗塞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内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实施的介入治疗手术类型主要有:(1)基底动脉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2)椎动脉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3)球囊扩张术。(4)动脑单侧动脉支架植入手术。(5)颈动脉单侧支架植入手术。(6)双侧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类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等的发生。

1.5 观察指标

针对本次研究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再狭窄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15例分水岭脑梗塞患者介入治疗后,狭窄动脉直径恢复到80%以上的患者为100.00%(15/15),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93.33%(14/15)的患者未出现再次梗塞,6.67%(1/15)的患者发生支架处再狭窄。

3 讨论

分水岭脑梗塞指颈内动脉的颅内段与颅外段或者是大脑的中动脉的起始端产生了高度的狭窄,或因为休克、心衰等引发低血压而造成的脑灌流量减少,造成大脑中的两个主动脉的分布区交界处出现了缺陷性损害[1]。分水岭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轻度障碍与轻度偏瘫,其临床症状会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而增多,比如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障碍、失语等。分水岭脑梗塞发病急,从分水岭脑梗塞的发病因素上进行分析,其主要与大脑内血管的的循环供血动脉狭窄有关。由各种因素造成的血压下降,或者是某一个动脉干供血出现不足,使得动脉近心端的供血尚可以满足,而相比之下,动脉近远端末梢的供血量将会下降,因为出现供血不足,而引发大脑血相邻两个动脉血管间的供血区交界处出现局限性缺陷梗死[2]。目前,临床上治疗分水岭脑梗塞的方法较多,主要可以分为2种类型,分别是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3]。其中,针对分水岭脑梗塞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可以促进血管血流的恢复及相应临床症状的消失,还可加强侧支循环,促进大脑血管中循环血量的增加,有效的改善大脑动脉血管的梗塞现状,缓解大脑缺氧状态,促进其他神经功能恢复[4-5]。对分水岭脑梗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对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狭窄动脉直径恢复到80%以上的患者为100.00%(15/15),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93.33%(14/15)的患者未出现再次梗塞,6.67%(1/15)的患者发生支架处再狭窄。充分提示,采用介入治疗不仅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现象,同时还能够改善精神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塞,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孔德权. 脑分水岭梗死84例临床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3):260-262.

[2] 杨丽刚,孙涛. 分水岭脑梗塞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3689-3690.

[3] 姚文林. 分水岭脑梗塞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0):50-51.

[4] 马振峰,陈冬良. 1例Brugada综合征致分水岭脑梗塞患者的病例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2):163-164.

[5] 王飞.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146-147.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9.082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9-0109-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43.33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