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暨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全面启动

2015-01-31 22:37张永强
资源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基本农田布局耕地

◎本刊记者 张永强

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暨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全面启动

◎本刊记者 张永强

——2015年年底前,我省要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足额将土地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及时落地到户、上图入库。

——要统筹好“优化耕地保护布局、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保护与保障的关系;二是“多规合一”的关系;三是建设与监管的关系;四是上下左右的关系。

3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全面推进实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及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河南省副省长李亚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盛国民、农业厅厅长朱孟洲分别讲话,对这两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根据《国土资源部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8号)部署,我省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和工作步骤。根据方案,2015年年底前,我省要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足额将土地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及时落地到户、上图入库。重点是在已有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基础上,尽快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将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和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同时将不符合划定要求的耕地划出永久基本农田。我省划定工作采取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由国家、省级分层次负责,国家层面直接负责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南阳8个省辖市中心城区周边基本农田划定任务及进行相关督导检查,省级层面负责其他10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市)及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部署实施。市级负责所辖县(市、区)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要求,争取在9月底前,确定市、县级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方案,基本形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并及时更新已有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安排部署,适应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15年,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将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和规划中期评估结果,扎实做好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合理调整完善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重点调整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优化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确保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建设提供更有力的土地资源支撑。

李亚副省长在讲话中指出,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这两项工作是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责任担当,是巩固河南粮食生产王牌地位的重要基础,是引导新型城镇化科学推进的重要契机,是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举措,是对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体现了中央对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的战略定力,体现了深化改革创新和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鲜明态度。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肩负起法律和政策赋予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坚决守住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红线,坚决保障好科学发展。

李亚明确要求,做好这两项工作,关键要抓住“优化耕地保护布局、优化建设用地布局”这个核心,既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大政方针,又要结合河南实际,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留足空间。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保护与保障关系。在保护上,要遵循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在坚守耕地数量红线的同时,严格执行以补定占、占优补优规定,严格按照耕地质量等别从高到低的顺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实有耕地质量不下降,切实守住耕地质量红线;要突出重点部位,重点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以及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管理、永久保护。在保障上,要把服务保障发展需求作为我们的第一责任,科学调整各类用地布局,努力做到“三个到位”,即城镇发展用地调到位、科学发展载体用地留到位、生态环境用地布到位,促进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二,处理好“多规合一”关系。一是认真做好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不同地区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调整土地规划目标任务和用地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二是着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强化刚性约束,严格土地规划实施管理,以规划管控项目用地布局,避免出现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

第三,处理好建设与监管的关系。一是以建设提质量。结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加快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建设更多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确保到2020年建成6369万亩,并及时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二是以监管促永久。严格落实特殊保护措施,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不得随意调整,除经国务院批准外,任何建设一分一厘都不得占用。要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监测、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土地变更调查等手段,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问题要动真碰硬、重典问责,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建得好、保得住。三是以机制保长效。完善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补充耕地质量等纳入考核内容,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构建和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将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挂钩,建立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保护耕地积极性。

第四,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对上要主动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对下要强化指导把关,认真组织实施;左右要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实施。这两项工作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农业、发展改革、财政、环保、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也承担重要责任,各部门都要增强责任意识,强化部门协同,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抓好落实。各部门要定期会商研究工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充分用足用好政策,确保把基本农田划住、划好、划牢,把新型城镇化和民生建设用地留足、留实、留到位,确保未来的发展有充足空间。

李亚副省长最后强调,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规划调整完善,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任务,是当前必须全力抓好落实的重点工作,全省要统筹优化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土地保障。

盛国民厅长在讲话中要求各地准确把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主要任务,稳妥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一是足额落实保护目标。各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必须将土地规划调整完善最终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二是优化基本农田布局。城市周边、交通沿线优质耕地要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相应基本农田布局以及建设用地布局也要进行调整。把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把质量不高、布局不合理的耕地,以及25度以上的坡耕地从基本农田中调出去。三是保证划定成果质量。要突出保护优质耕地资源,坚持新划入的必须是耕地,且质量等级不能低于划出的地块。在划定成果上要坚持实现“图数一致、数地一致”,同步更新土地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并纳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最终结果实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一张图”。

对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盛国民明确要求,一是严格落实并分解好省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省国土资源厅将以土地二次调查成果和2013年变更调查数据为依据,综合考虑现有规划目标、生态退耕、易地占补平衡和代保基本农田量等因素,将我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分解到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对于二次调查耕地增加的省辖市,按国家要求,除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确定的生态退耕等因素需要相应核减保有量外,其他耕地都应予以保护,并按国家增加我省基本农田的比例,同比增加各地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对于二次调查耕地减少的省辖市,耕地保护目标不得低于二次调查查明的现状耕地面积,基本农田面积不予减少。二是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各地要认真研究并落实国家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要求,处理好城镇周边基本农田与城镇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关系,实现耕地保护、城乡发展在用地布局上的统筹协调。要重点保障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等科学发展载体建设需求,统筹保障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用地空间,将能源、交通、水利重大项目纳入土地规划,加强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引导大城市组团式发展,中小城市紧凑布局、内涵式发展,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提高土地规划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三是统筹开展“三线”划定工作。要结合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分步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盛国民强调,要准确把握土地规划调整完善的关键环节,认真做好土地总体规划中期评估,科学制定土地规划调整完善方案,严格审查规划调整完善成果,依法做好规划调整完善后的审批工作,并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保证明年上半年数据库更新工作全面完成。

猜你喜欢
基本农田布局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耕地时节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
我国基本农田立法的四大软肋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