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9、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5-02-01 14:57李琳王胜春于建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弱阳性皮损婴幼儿

李琳 王胜春 于建斌

·临床医学·

MMP-9、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琳 王胜春 于建斌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的表达情况。方法 66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血管瘤患儿作为血管瘤组, 20 例正常皮肤标本作为对照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 检测MMP-9、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及正常皮肤的表达。结果 MMP-9与VEGF在血管瘤与正常皮肤之间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管瘤中MMP-9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MP-9与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中呈阳性表达, 可能参与血管瘤的发病机制。

婴幼儿血管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1岁的婴幼儿中发病率为4%~10%[1], 在患儿出生后第3~6 个月生长速度最快,随后进入消退期, 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性疾病, 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本文旨在研究探讨MMP-9和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的表达, 探讨其在血管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通外科2010 年1月~2014 年1月收治的66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血管瘤患儿作为血管瘤组, 其中男24例, 女42 例, 年龄1个月~10 岁, 平均年龄1.5岁。血管瘤组织标本取出后立即浸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 4 μm连续切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选取正常皮肤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 检测MMP-9与VEGF在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的表达, 所有试剂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

1.3 染色结果的判定标准 MMP-9与VEGF的细胞膜或细胞质呈黄色或棕黄色反应者为阳性表达。并且根据染色强度及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高倍镜视野计数的阳性细胞数进行分级:阴性表达(-)为无任何细胞着色;弱阳性表达(+)为呈淡黄色或仅有视野内< 20% 的细胞着色;中度阳性表达(++)为呈黄色或视野内有20%~40%的细胞着色;强阳性表达(+++)为见黄色颗粒或视野内有>40% 的细胞着色。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MP-9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20例正常皮肤标本中, 2例MMP-9呈弱阳性表达, 其余呈阴性表达, 而在66例血管瘤皮损标本中, 42例呈强阳性(+++), 15例为中度阳性(++), 7例为弱阳性(+), 2 例为阴性(-)。血管瘤皮损中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比正常皮肤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48, P<0.05)。

2.2 VEGF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20例正常皮肤标本中VEGF均呈阴性表达, 而在66例血管瘤皮损标本中, 41例呈强阳性(+++), 17例为中度阳性(++), 5例为弱阳性(+), 3例为阴性(-)。经统计学分析, 血管瘤皮损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比正常皮肤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83, P<0.05)。

2.3 MMP-9与VEGF在血管瘤皮损中表达的关系 在血管瘤皮损中MMP-9与VEGF均呈阳性表达者62例, 两者均呈阴性表达者1例, 经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 血管瘤皮损中MMP-9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χ2=9.821, P<0.05)。

3 讨论

婴幼儿血管瘤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的疾病, 其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的良性肿瘤, 血管调节因子在其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以往的研究发现, 新生儿血管瘤在增生期MMP-9和VEGF的表达显著增高, 而在消退期其表达显著回落[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具有锌离子及钙离子依赖性的细胞外蛋白水解酶, 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几乎可以降解所有的基膜及细胞外基质成分, 这些都是形成血管的重要步骤, 因此其在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VEGF是最强的致血管生成因子之一, 其成分是一种糖基化分泌性多肽因子, 是参与微血管形成的主要正向调节因子 , 可使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从而提高血管的通透性, 促进新生血管和基质细胞生长,从而导致血管的生成[4]。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MP-9在婴幼儿正常皮肤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 而在血管瘤皮损中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比正常皮肤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婴幼儿正常皮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 而在血管瘤皮损中表达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MMP-9与VEGF 在血管瘤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 说明MMP-9和VEGF在血管瘤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而MMP-9不仅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 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及管状结构的形成, 还可能促进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释放, 从而促进血管生成。两者在血管瘤的血管生成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相信随着今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 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将更为明确并获得证实, 有助于在未来寻找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的新方向。

[1] 吴书清, 钟斌.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进展.医学综述, 2012, 18(22):3803-3805.

[2] Mahajan D, Miller C, Hirose K, et al.Incidental reduction in the size of liver hemangioma following use of VEGF inhibitor bevacizumab.J Hepatol, 2008, 49(5):867-870.

[3] Kleinman ME, Greives MR, Churgun SS, et al.Hypoxia-induced mediators of stem/progenitor cell trafficking are increased in children with hemangioma.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7, 27(12):2664-2670.

[4] 阿丽米热·伊力哈木, 高伟成, 马少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 17(2):153-15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036

2014-12-17]

450052 郑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李琳 王胜春);郑州大学一附院皮肤科(于建斌)

于建斌

猜你喜欢
弱阳性皮损婴幼儿
ER弱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阳性的检测分析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价值及弱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理念进展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自制弱阳性质控品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室内质控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