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持续输注维持的临床观察

2015-02-01 16:19汪峻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咪酯异丙酚插管

汪峻羽

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持续输注维持的临床观察

汪峻羽

目的 分析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及持续输注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择期行普外手术的患者分为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组, 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观察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 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皮质醇浓度均有所下降, 依托咪酯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诱导前相比, 依托咪酯组患者动脉压在诱导后2 min有所降低, 心率在插管时有所增快, 而异丙酚组在动脉压在切皮和拔管时有所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患者平均拔管时间(9.6±2.7)min明显短于异丙酚组的(13.2±4.5)min, 不良反应发生率(28.0%)明显低于异丙酚组(60.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及维持中具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可有效降低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同时也能够对肾上腺皮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全身麻醉;依托咪酯;异丙酚;持续输注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择期行普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依托咪酯持续输注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择期行普外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33例, 女17例,年龄18~56岁, 平均年龄(38.5±6.7)岁;纳入标准为: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 高血压Ⅱ级以下, 对于患者内分泌疾病、严重肝肾疾病,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术前应用甾体类等对手术可能造成干扰药物的患者予以排除[1]。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组, 各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前检查其各项生命指标, 并在入室后继续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护, 均给予乳酸钠林格液, 静脉滴注, 剂量为10 ml/(kg·min);插管前给予咪唑安定, 静脉滴注,剂量0.05~0.10 mg/kg, 在插管前0.5 min两组患者分别注入依托咪酯和异丙酚, 剂量均为0.15~0.20 ml/kg, 在1 min内完成注射, 随后均给予维库溴铵和芬太尼, 剂量为0.1~0.2 mg/kg、3~5 µ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及肌松满意后再行气管内插管,并给予机械通气, 潮气量以8~10 ml/kg为标准, 呼吸频率在10~12次/min, PETCO2维持在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麻醉维持以瑞芬太尼持续泵入, 剂量为0.1 µg/(kg·min), 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及BIS值调整维持用药输注速率, 两组患者均按需间断分别给予依托咪酯和异丙酚, BIS值维持在40~60[2,3]。术后前30 min停用肌松药, 前5 min停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监测无创血压(NIBP)、心率(HR)、心电图(ECG)、PETCO2、BIS以及清醒时间(以睁眼为准)等观察指标, 以诱导前、诱导后2 min、插管时、切皮时和拔管时为时间点, 并在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天和第2天各静脉采血1次, 以放射免疫法对血清皮质醇浓度进行测定。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血清皮质醇浓度测定结果显示, 与麻醉前相比, 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皮质醇浓度均有所下降, 依托咪酯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 术后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与诱导前相比, 依托咪酯组患者动脉压在诱导后2 min有所降低, 心率在插管时有所增快, 而异丙酚组动脉压在切皮和拔管时有所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患者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8.8±2.6)、(9.6±2.7)min, 而异丙酚组患者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10.3±3.6)、(13.2±4.5)min, 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依托咪酯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7例, 未出现肌颤和躁动, 异丙酚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11例, 肌颤2例, 躁动1例, 依托咪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 明显低于异丙酚组的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依托咪酯属于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 主要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和麻醉辅助, 因其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优点, 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但是持续使用该药物也容易出现暂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等不良反应, 尤其是对未接受过前驱给药的患者, 单剂量应用还会引发肌部阵挛, 这也使其持续输注维持及长时间镇静应用的安全性受到质疑[4,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与麻醉前相比, 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皮质醇浓度均有所下降, 依托咪酯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诱导前相比, 依托咪酯组患者动脉压在诱导后2 min有所降低, 心率在插管时有所增快, 而异丙酚组在动脉压在切皮和拔管时有所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患者平均拔管时间(9.6±2.7)min明显短于异丙酚组的(13.2±4.5)min, 不良反应发生率28.0%明显低于异丙酚组的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及维持中具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可有效降低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同时也能够对肾上腺皮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建议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患者, 临床应谨慎用药。

[1] 侯冠峰, 柴小青, 高燕春.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在老年患者麻醉维持中的应用.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3, 10(1):37-39.

[2] 张日英, 邓劲松, 李波, 等.依托咪酯乳剂全凭静脉全麻在重症瓣膜手术中的应用.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4):1702-1703.

[3] 周金锋, 王朋, 类维富.依托咪酯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12(4):385-387.

[4] 张楠.比较异丙酚和依托咪酯诱导麻醉下喉镜检查和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大连医科大学, 2014.

[5] 秦榜勇, 胡红专, 曹保锋, 等.依托咪酯持续输注对犬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4(8): 2949-295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092

2015-06-15]

111000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咪酯异丙酚插管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依托咪酯丙二醇溶剂与脂乳剂和异丙酚临床麻醉效果的比较探讨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对老年患者实施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效果探析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