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5-02-02 00:58张君臣
绿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城区文明生态

张君臣

(青岛市环境保护局 黄 岛分局,青岛 黄 岛266400)

1 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经验

青岛西海岸新区自2014年6月3日获国务院批复后,提出并实施了“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区。

1.1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引领城区建设

在空间布局上,按照青岛市“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要求,突出生态优先,率先编制完成《城乡统筹暨全域城市化规划》,把城市发展的“蓝图”描绘在生态建设的“绿图”之上。在功能布局上,按照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一核双港、九区联动;生态基底、轴带贯通;组群发展、产城相融”的空间布局,调整完善城市排水、海岸带、绿网(道)等14项专项规划,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在产业布局上,编制完成《循环经济规划》,统筹陆海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九大功能区,推广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环境容量调控,为高端产业、重点项目留足了空间,形成集约布局、生态高效的蓝色产业发展平台。

1.2 坚持城乡统筹,深入推进环境整治

在城区,先后建成中科成、海清环保等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可处理污水近30万t,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城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聘请高层次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对城区河道实施截污、清淤、护坡、植树、造景一体化治理。投资3 900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3万t的中水处理厂,尾水达标处理后补充河道景观用水。建成国内首座集生活垃圾处理、沼气发电、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绿茵环保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建成污泥干化焚烧综合利用项目,污水处理剩余污泥“日产日清”,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镇村,编制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点位调查。严格实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加快镇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青岛市处理能力最大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大场镇污水处理厂按期投入运行,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逐步形成了区、镇、村三级污水处理网络。

1.3 坚持植树增绿,打造绿色生态系统

积极实施全域公园化战略,变“在城市里建公园”为“在公园里建城市”,大力实施“植树增绿”十大工程,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物种多样、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城乡绿化系统。重点实施了滨海大道沿线绿化、沿海景观平台等生态功能系统建设,形成多功能生态景观大道。沿滨海大道、上海路率先规划建设了城市绿道,打造以重点路域为主体、贯穿城乡的绿色生态长廊。舍弃20多亿元的土地拍卖收益,将风河北岸1 100多亩湿地列入保护范围,建成了国内少有的城市湿地景观,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1.4 坚持严格执法,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严格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严把环保准入关,杜绝“两高一资”项目入驻。按照“条块结合,块为主体”和“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建立“全面覆盖、层层履职、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环境监管模式。创新实施“分类监管、一线监察”和企业环保诚信承诺制度,对排污企业实施分类管理,与重点排污企业签订了《环保诚信承诺书》。连年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开展错时执法、突击执法、交叉执法和联动执法,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挂牌督办和限产限排。建成环境监控中心,鼓励引导所有国控、省控、市控等重点企业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对排污情况实施远程在线监控,实现了三级环保部门联网监控,提高了环境监管的科技含量。

2 存在问题

2.1 生态文明意识上,全民参与度不够

生态文明建设年度任务还不够明确,社会公众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

2.2 管理体制上,生态环境管理效能较低

各职能部门在生态环境建设维护上联动性不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工业布局和结构上,在生态产业链设计、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融为一体方面还有不小差距。

2.3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慢

城乡结合部环境较差,城区河道污染问题还没有从根本解决,整治任务仍很艰巨,与国际适宜人居环境城区的标准还有差距。

2.4 环境监管上,工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不一,生态问题依然突出

在污染治理上,大企业一般做的尚可,但一些小加工点、小作坊受监管力量的限制,还不能实现全面监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较多,畜禽污染负荷、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的控制、“菜篮子”产地环境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尚处于“软约束”状态。

3 几点建议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如何协调好二、三产业的关系和短、中、长期发展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高度、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决策者当前乃至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处于承前启后、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城市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城市只有把生态环境建好,其质量和品位才能得到提升,才会更加适宜人居。青岛西海岸新区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山、海、岛、滩等生态自然环境资源得天独厚,十分优越,要把城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城市的灵魂”来抓,进一步提高全区人民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绿化好城区和山体,保护好海洋与河流,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3.2 明确任务,加快实施

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多、任务重,但关键在于生态功能的不断完善和生态视觉空间的开阔。要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的同时,①做好生态建设专项规划,要把海边、河岸、道路两侧和社会公共事业周边、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大型社区周边等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地段,最大限度的留足生态环境建设空间。②做好城区留存或闲置土地的利用,对城区闲置土地逐一排查,并按照以植树为主的生态植物园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最大限度的提升城区绿化率,使城区现有空间得到有效保护。③进一步提升环境管理水平,要突出城区道路保洁、公厕管理、垃圾清运“三大重点”,整合调整环卫人员力量,加大日常保洁与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设施管理,及时更换、维修公园绿地内破损垃圾箱,对公园绿地内长势弱的苗木进行更换和增设绿篱。创新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在突出抓好园林绿化日常管护的同时,总结园林绿化管护市场化运作的经验做法,提高绿化建设管理档次和水平。

3.3 统筹兼顾,科学治理

进一步加强城区绿化建设,在不断完善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主干道路绿化工程,科学栽植以乔木为主的行道树,切实提升绿化品位和水平。进一步加大河道的治理力度,狠抓污染源头的整治,不断完善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改善河道污染现状。同时加大河道两侧植树造绿和人文景观的建设力度,使河岸绿化带空间变成人们休闲、娱乐的生态公园。要加快实施城区进出口的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使其成为展示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的窗口。

3.4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增强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要从细微之处做起,倡导绿色出行,多使用公交车,自行车、以步行代车,少用私家车;倡导使用布袋子、菜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倡导“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一次性用品;倡导“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拒绝污染食品;倡导“绿色生活”、“绿色家庭”,拒绝非科学生活;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拒绝高耗、污染能源;倡导垃圾分类固定放置,禁止垃圾混放随手乱丢。从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向民众尤其少年儿童传播生态环保知识,培育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生态环保行为方式,使生态文化、观念、意识渗入每个人的思想,让科学的生态行为方式成为无意识的自觉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造就成千上万的有生态行为方式的公民。

3.5 齐抓共管,形成长效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联动机制。首先,政府要建立合作、协商、包容、透明、信息共享的开放机制,在政府与民众、企业之间形成合作互动、平等交流的新型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建设生态文明。要赋予城建、环保主管部门参与生态文明规划、决策、实施、资源调配的权力。加强环境监管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成立专家智囊团,建立环境首席专家制度。其次,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各个方面。在政绩考核中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权重比例、绿色GDP和包括资源、人才、环境、社会的总资本等指标,体现政绩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建立一套严密、可操作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纳入法治化轨道。

[1]刘文俭,李光全,李勇军.“品”青岛·看三城如何联动[J].走向世界,2012(11):18~20.

[2]彭济锋.投资15000万元建设垃圾发电项目[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9(5):22~23.

[3]曾 平,鲁 欣,张 婷,等.山东胶南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J].陕西水利,2014(2):150~151.

[4]张 华.低碳交通方式创新的消费者采纳行为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5]卢景昆.论当代教育的生态责任[J].教育评论,2014(1):6~8.

猜你喜欢
城区文明生态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城区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