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4年高考四川卷压轴题的探讨

2015-02-02 08:08
物理通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板间匀速圆周压轴

黄 鹏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重庆 400700)

2014年高考四川卷压轴题是一道典型的力电综合试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洛伦兹力、二力平衡和圆周运动等.据统计全省近30万名考生中,只有30人全对,而且19分的满分,全省平均分却只有3.9分,满分率不到万分之一.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探讨,原题如下.

1 题目

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不带电的平行金属板p和b相距h,与图示电路相连,金属板厚度不计,忽略边缘效应.p板上表面光滑,涂有绝缘层,其上O点右侧相距h处有小孔K;b板上有小孔T,且O和T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图示平面为竖直平面.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静止粒子被发射装置(图中未画出)从O点发射,沿p板上表面运动时间t后到达K孔,不与板碰撞地进入两板之间.粒子视为质点,在图示平面内运动,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发射装置对粒子做的功;

(2)电路中的直流电源内阻为r,开关S接“1”位置时,进入板间的粒子落在b板上的A点,A点与过K孔竖直线的距离为l.此后将开关S接“2”位置,求阻值为R的电阻中的电流强度;

(3)若选用恰当直流电源,电路中开关S接“1”位置,使进入板间的粒子受力平衡,此时在两板间某区域加上方向垂直于图面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合适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只能在0~),使粒子恰好从b板的T孔飞出,求粒子飞出时速度方向与b板面的夹角的所有可能值(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图1

解析:(1)、(2)略.

(3)由题意知此时在板间运动的粒子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当粒子从K进入板间后立即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2所示.

图2

粒子从D点出磁场区域后沿DT做匀速直线运动,DT与b板上表面的夹角为题目所求夹角θ,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取最大值时的夹角θ为最大值θm,设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有

过D点作b板的垂线与b板的上表面交于G,由几何关系有

当磁感应强度B逐渐减小,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则随之变大,D点向b板靠近,DT与b板上表面的夹角θ越变越小,当D点无限接近于b板上表面时,粒子离开磁场后在板间几乎沿着b板上表面从T孔飞出板间区域,此时Bm>B>0满足题目要求,夹角θ趋近θ0,即

2 关于答案的运算

有观点认为参考答案上求θm的运算过程一句话带过,但实际上那个计算过程非常麻烦.真是这样的吗?联立式(1)~(4)并应用给出的条件

因为这个方程多数人只想到换元作为二次方程来解,这当然很难解出.其实可以用数学对应关系解决,将方程左边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5,可得

3 模拟命题过程

根据题目的设置可以猜想命置第(3)问的步骤.

(1)设置一个直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边长分别是2,5,,将AC边置于下极板,并使A点与T点重合;

图3

图4

(4)随着B的减小,与上板相切于K点的轨迹圆半径R增大,其过下板T点的切线与板面的夹角θ减小,可见夹角θ范围是0<θ≤arcsin,然后逆向思维,将B范围设置已知条件,反过来求角度条件.

4 本题的争议和建议

原题中“某区域加上……匀强磁场”并没有限定磁场区域的边界位置和形状,由题意知在板间运动的粒子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当粒子从K进入板间后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磁场外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磁场的区域形状如图5(a)所示,则粒子可以垂直下板从T飞出;若磁场的区域形状如图5(b)所示,则粒子可以斜向右下方从T飞出.可见,适当调整磁场区域的边界位置和形状,可使粒子从T以任意任意方向飞出,所以θ的范围应是:0<θ≤90°.

图5

原题中也没有限制粒子进入板间后可否与极板碰撞,若发生弹性碰撞,如图6所示,则粒子可以经一次或多次碰撞后从T飞出,所以θ的范围也会是:0<θ≤90°;若发生非弹性碰撞,碰撞后圆周运动半径将会减小,情况将会更加复杂,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图6

显然以上讨论的两种情况都不是出题者的本意,造成这种争议的原因是:由于轨迹圆大小的不同,使对应的磁场边界难以描述,所以出题者用“某区域加上……匀强磁场”来描述,但恰恰就是这个含糊地描述,造成了磁场边界的无限可能性.其实出题者只考虑了一个轨迹圆的可能情况.因此建议在以后使用该题目时,在第(3)问附加上:在板间粒子只做了一次圆周运动且未与极板相碰.

5 启示

从本题可以看出压轴题设计的一大特点:注重考查数学工具的灵活运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5大能力之一,今年各套高考试卷均有体现,比如重庆卷、安徽卷压轴题等都需要较强的数学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加强对数学工具应用的引导,以期逐步提高学生的这种必要能力.

本题是用标准的逆向命题方式命置而成,已知磁场反过来求角度条件,但是逻辑上“多对一”,不能反过来“一对一”地唯一确定命题人的那个思路满足的条件,这是逻辑层次出现了问题.一般来说,在确定磁场及边界的情况下,推导出某一带电粒子运动的结果是唯一的;但是如果涉及到由粒子运动的某一结果反推磁场边界的问题,可能性是非常多的.因此我们在设计这类试题时要尤其精心和细心,科学理性的根基和精髓,就是逻辑的严密性,高考压轴题更应该基于此而作.

以上就是本人对2014年高考四川卷压轴题的一些粗浅认识,望各位同行批评和指正.

1 叶兵.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压轴题赏析.物理教学,2014(8):56~60

2 侯卖生.对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3题的赏析.物理教师,2014(9):89

猜你喜欢
板间匀速圆周压轴
对2021年高考导数压轴题的多种解法
巧用同构法解决压轴题
十种解法妙解2020年高考导数压轴题
一道耐人寻味的中考压轴题
电容器的两种工作状态
关于电容器中U不变还是Q不变的判断
关于电容器中U不变还是Q不变的判断
电容器的两种工作状态
探讨匀速圆周运动的多解问题
匀速圆周运动中传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