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法在《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5-02-05 06:21李莉萍龚爱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期末考试护理学

李莉萍,周 红,龚爱萍

(长江大学 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导入法在《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李莉萍,周 红,龚爱萍

(长江大学 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探讨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效果。将161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810)和对照组(8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导入新课, 实验组则运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 即应用多种导入法导入新课,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主动学习、上课注意力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改革基础护理学教学导入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及综合能力。

导入法;护理学基础;应用

新课的导入是新的教学内容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能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教学目的、联接新旧知识。《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结合本门课程的实际情况,笔者精心的设计了每次课的导入方法,将导入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将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的4个本科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教学班,实验组80人,对照组81人,每班分别有男生4人,实行大班上课。2组护生的入校成绩、年龄结构均无显著性差异。

2.方法

实验组采用导入法开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任课教师、教材、教学学时、教学进度、考核方式等均相同。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导入法主要有:

(1)提问式导入法:分为2种。a.复习提问,在上课之前,将上次课的重点知识提问学生,请学生回答,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能力。b.问题设计新课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的内容铺路。比如讲授皮内注射时,先进行提问:有没有做过皮试?皮试的部位在哪?皮试观察的时间为多少?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先不进行评判,让同学带着问题进入新课,授课时再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接受新知识。

(2)案例导入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导入带动学生进入实际临床环境。也有2种。a.临床事件,主要是一些由于不当操作导致的差错事故。比如在讲到给药一节时,可以将临床的一些由于护士疏忽,输错液打错针后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呈现给同学们,引起学生的重视,引导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何才能避免差错事故呢?给药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的课程。b.临床典型的病例,比如在讲到排便护理的时候,选择一个尿潴留患者的典型案例,提出疑问,该患者是什么疾病?如何护理?病案导入教学法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组织护生分析,提出问题与护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由具体案例提升为抽象理论[1]。案例的选择也要符合典型性、真实性、分析性三个原则[2]。通过案例的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

(3)故事导入法:在课前收集跟本节课有关的故事资料,例如在讲解排尿护理时,可以用孙思邈用葱管导尿的故事引入课题。同学们可以对尿潴留的症状、体征有初步的了解,还能了解我国导尿的渊源历史,调动课堂气氛,引入新课。

(4)图片导入法:例如在讲授压疮护理时,可以首先将压疮不同分期的图片展示在一张幻灯片上,让同学们首先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知道压疮不同分期的外观特征,使同学们对压疮的分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溃疡期的压疮图片也能引起学生视觉的震撼,知道压疮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从而了解预防压疮的重要性。

(5)小组授课导入法:将整个班级分为10个小组,分配十次课的内容给不同的小组,每组同学自行分工,提前收集资料,制作PPT,课前利用5分钟的时间给全班同学作一个展示,然后针对每组汇报的内容学生点评,老师进行总结,利用这种方式导入,让学生走向讲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促进学生提前去预习新课,对新课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指导授课学生利用网络等查阅、收集资料,能拓展书本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吸收和掌握知识[3],而且还能增强同学们团结协作的能力。但是这种导入方法一定要给学生规定授课时间,否则会影响教学进度。

3.教学效果评价

(1)调查问卷

在课程结束前一周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实验组与调查组回收有效问卷率为100%,调查数据用SPSS10.0 软件包进行分析,主要采用χ2检验.

(2)理论考试

采用同时考试,统一考卷,一次期中考试,一次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总分为100分,试卷采用多人流水作业式评阅。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t 检验。

二、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见表1)

表1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运用多种导入法上课,学生上课注意力、与老师互动、课堂气氛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1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n(%)]

2.学生考试成绩与分析(见表2)

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期中与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期中考试成绩、对照组学生期中与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实验组、对照组学生期中及期末考试成绩

三、讨论

一个好的开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4]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在导课是要注意的是:a.导课要有针对性,应考虑所授课学生的特点,以授课内容为基础设计导课的形式。b.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c.导课要新颖,导课的形式要多样,新颖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d.导课要简洁,要考虑课堂教学时间,否则会影响新课的合理导课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5]。课题导入的教学方法是丰富多彩的,教无定法,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采取不同的导课方式,教师应用心设计导课,发挥导课的真正作用。

总之,将导入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不断的摸索,设计更加完美的导入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李艳玲.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993.

[2]季见敏,沈群,朱光荣等.以病案为导入的逆向思维与点面结合的联系思维模式培养中医临床实践能力[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字,2009,2(16):107:108

[3] 李青文,谭冬梅.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09,30(14):1538.

[4] 李玉会,张立超,沈菊明等.药理学课堂中的兴趣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65~66.

[5] 赵静静,任北上,戴启猛等.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导课艺术[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2):93.

2095-4654(2015)11-0165-02

2015-07-15

G642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期末考试护理学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期末考试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期末考试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十年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节中职《护理学基础》优质课的生成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