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复兴
——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

2015-02-06 12:07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总书记

□ 本刊记者 邢 华

用好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复兴
——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

□ 本刊记者 邢 华

记者:杨教授,您好!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等重要会议中多次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寄予厚望,而且更进一步具体举证和论述。您对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有什么体会?

杨凤城: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话有三个特点。首先,直指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儒学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儒学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直接从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问题出发来阐释和评价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中的道德精髓,且言说集中、观点鲜明。例如: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又如: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无疑是直接就价值追求问题来评价传统文化遗产。

其次,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等。这样的高度评价,一方面是对党已有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是超越,因为这种实质性的高评在党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其主要是适应新的世情国情的思想结晶。

最后,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与现代性转化寄予厚望并提出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他还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一要求极富时代感,也更具理性精神。实际上,海内外“国学”界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这一命题,并围绕其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讨。如今,执政党最高领导人明确提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任务,可以说是知识界与政界、民间与政治领袖长期互动的结果。

记者:您认为,习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重视,有何重要现实意义?

杨凤城: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不断深入,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更为强劲,其表现便是国际社会各种各样的民族主义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无论在民间、知识界还是在政界均呈蒸蒸日上之势。逐步弥漫全国的“国学热”、海外孔子学院的普遍建立等等,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回归的强烈气息。习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正是基于上述时代和思想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反映了中共对时代和自身方位的清醒认识。进一步言之,即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激荡中、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中,中国立足世界的根基何在,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何在,凝聚整个民族的价值追求何在的问题;与此密切相关,中共作为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执政党,要利用一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客观地说,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保守特征的,但其中的许多价值理念,是可以经过现代性和创造性转化,有效地服务于执政党执政目标的实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讲话,完全可以视为中共与时俱进的又一重要体现。

记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传统文化以否定性评价居多,您能谈谈当时的历史背景吗?

杨凤城: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的反传统思想背景下,其创始人和最早的一批党员,几乎是清一色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哺育的知识分子,像陈独秀等还是该运动的旗手或弄潮儿。中共成立后不久,又肩负起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性评价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表现在文字上,虽然不多,但态度鲜明。在该方面,陈独秀和瞿秋白可作代表。1923—1924年间,陈独秀在《向导》、《前锋》等杂志上以短论的形式持续表达他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立场,讥讽胡适等倡导整理国故、国学是“要在粪秽里寻找香水”;嘲讽“昏乱的老庄思想”或东方文化要将青年“引到睡眠状态去了”……1923年6月,《新青年》改版为中共中央理论刊物,主编瞿秋白在其撰写的《〈新青年〉之新宣言》中讲道:“中国的旧社会旧文化是什么?是宗法社会的文化,装满着一大堆的礼教纲常,固守着无量数的文章词赋;礼教纲常其实是束缚人性的利器、文章词赋也其实是贵族淫昏的粉饰。”

在那样一个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拒斥不仅表现在文字上,而且体现于行动上。无论是在国民革命时期,还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不论在革命总取向上,还是在具体问题上,如妇女问题、家庭与婚姻问题等,激烈的反传统立场一直显而易见。应当承认,这种“打倒”和反对在当时诸多方面是正当的,为社会进步所必需。

记者: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最初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走到当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杨凤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着历史演进的轨迹,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前面所谈到的,即从建党到抗日战争爆发,其特征是承继五四新文化运动激烈的反传统衣钵。第二阶段是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其特征是在延续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同时,对传统文化力图做出较为理性的评价。1940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党内两位最重要的领袖人物——张闻天和毛泽东先后发表演讲,从正面阐述了中共对待传统文化的评价和立场,这在中共历史上是首次,虽然他们的演讲中真正涉及该问题的文字并不多。第三阶段是从新中国建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延安时期形成的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和态度基本上延续下来。但是,反传统文化的一面,无论就时间而言还是就力度而论,均处于强势,而理性地看待和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则显得小心翼翼。第四个阶段则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的理性和审慎,到90年代后的高评,到十六大报告中专门阐述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到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到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文化改革与发展的决议,再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真切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空前重视。

杨凤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兼高校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高等学校教学与研究专业理事会会长等,为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特聘专家、中共中央统战部专家咨询组成员。

本刊记者 孙大勇/摄影

可以说,如何对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中,尤其是在“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从革命思维和行为下的激烈否定、基本否定,到执政思维和行为下的理性看待,再到新世纪不同文明或文化之间百舸争流背景下的高度评价,既反映了时代主题的变换,也反映了中共思想认识的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