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探析

2015-02-06 03:16王宏兴汤传平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村

王宏兴 汤传平

摘要:从过程的视角来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融知识、情感、信念和行为的综合作用,从认知、认同再到实践这样一个逐层推进的过程。具体路径应包括四个环节:在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深化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创造“通俗化文本”架起沟通理论与农民的情感桥梁;在“回归生活世界”中确立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定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6002104

Abstract: From the process perspective, Marxs popularization in rural areas is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emotion, belief and behavior, as well as an ongoing process from cognition, identification to practice. Specifically, the path should involve four links: to deepen the farmers rational cognition of Marxism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ng theory, to create a “popular text” to construct an emotional bridge between communicational theory and the farmers, to set farmers identification of Marxist values in the “return to the life world” and to confirm the farmers theoretical confidence in Marxism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world.

Key words: Marxism; popularization; rural areas

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让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而且对提高农民理论素养、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历史性进步,这些都为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执政者的宣教体系和话语方式,很难引起农民的兴趣和共鸣;在收入差距日益拉大、一些民生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的现实语境中,出现了理论宣传和实际生活“两张皮”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党员干部贪污腐化、脱离群众现象,以及农村社会治安、封建迷信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大大降低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遮蔽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真理光芒和价值意蕴。

以上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有的认为要打造平台,创新渠道,如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各个层面、各个触角的全覆盖;有的认为要关注日常生活,注重传播语言的生活化、通俗化;还有的认为只有坚持“民生”取向,才能收到大众化的理想效果。本文试从过程的视角,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进行立体的、全面的梳理和探析。

一、在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深化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一个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玄奥到通俗、由少数人掌握到多数人掌握的过程。要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解决理论本身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要拿什么样的理论来“化农民”?农民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农民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并不是文件、口号上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教条式宣讲的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本性和实践精神,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语境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民日常生活的有效嫁接,从而保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本色和旺盛生机。

1.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大众化必然意味着中国化。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资本”的逻辑,抓住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而发现了批判和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力量和现实路径,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在共产主义的运动和实践中,最终实现解放人、发展人的终极价值目标。显然,按照马克思主义本真意蕴,它不仅谋求西欧无产阶级克服异化、摆脱奴役,而且致力于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界性理论、普遍真理,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但是,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必须进行中国化,这不仅缘于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在话语体系、表达方式、思维风格上带着西方文化的明显烙印,更在于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1]500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视域融合”,才能将抽象的、普遍的“宏大叙事”,化为“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既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经环节,也是理论自身生长创新的客观需要。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国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历程中质的飞跃。

在这个问题上,还有怎样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更不能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499马克思主义刚传入中国时,之所以被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很快接受,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实践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和经世济民的理路内在契合,其追求“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目标与中国“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亦有某种相似之处。这种文化基因上的相似性,也是当下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利条件和“场域”。广义上说,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类现实的生产和生活,都是文化的具体形式和样态。任何个体、群体、民族、国家,都是在特定“文化视域”下,改变生存境遇,优化发展环境,不断走向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当然,这不能采取复古主义的态度,而是要运用辩证的眼光和批判的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过程中,让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进程中焕发新的光彩和无穷魅力。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改造中国古代典籍《汉书》中的“实事求是”一词,将其凝练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2.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不竭活水

如果说中国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横向传播力,那么,时代化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穿透力。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121一种科学的理性认识,尤其是系统的全面的科学成果,一旦实现了“实事”和“求是”的有机统一、真理和价值的完美结合,那么,它不仅是“现世的智慧”,而且必然具有超越时代、照亮未来的思想价值。诞生于19世纪中期,在无产阶级革命大潮中应运而生的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的力量、辩证的光芒和解放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很快赢得了正在为改变自身命运而不断抗争的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衷心拥护和自觉信仰。正如马克思所说,无产阶级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一百多年来,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无产阶级政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吸取时代的新鲜血液,解答时代赋予的历史课题,使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的实践中生生不息、日新月异,体现了科学理论穿越时空、开辟未来的巨大力量。

在现实层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将思维视角从创始人那里的“战争和革命”转变为当代全球视野下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从历史到现实、从“文本”到“当下”的“理论蜕变”。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成为“文明的活的灵魂”和“思想中把握的时代”,真正融入民众的血液之中,从而成为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就必须在坚持自己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汲取时代精华,聚焦时代焦点,把握时代脉搏,理性地分析当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等方面的多维关系,并经过哲学的审视、反思和提炼,形成新的理论诠释、总结和概括,不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唯此,才能展现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历史张力,保证其在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永远“在场”。

二、创造“通俗化文本”架起沟通理论与农民的情感桥梁

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冰冷的理论说教,而要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看到传播者和农民之间是“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关系,通过创造通俗化的生活话语,架起实现理论与农民有效沟通的情感桥梁。当然,这并是主张理论要媚俗或庸俗,去刻意迎合民众的低层次需求。通俗化也不否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经院式”研究,即运用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和逻辑方法对经典著作进行学理性解读,形成马克思主义“知识性文本”。这种格物致知、溯本求源的解读方式对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固然有其不可抹煞的意义,但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目标而言,显然不合时宜。“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3]467。“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4]382要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根据农民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着力构建感性的、通俗的、口语式的“话语体系”,使用平等的、对话式的“言说方式”,使抽象理论寓于感性具体,将“理论逻辑”转化为“生活逻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的“亲近性文本”就会真正走进农民心田。

上世纪30年代,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撰写的马克思主义通俗著作《大众哲学》,曾经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不仅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防线”。改革开放年代,邓小平面对“姓社”、“姓资”的疑惑,引用四川的一句俗语“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意义。对于改革开放和打击犯罪的关系,他强调“两只手都要硬”。这些说法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2003年起,中宣部每年推出一本通俗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该书采用鲜活流畅的语言,用身边事例说明深刻道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说服力,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次较为成功的探索,并且对于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重要启示。

三、在“回归生活世界”中确立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146。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要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问题。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生产,这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而一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不仅实现了“人猿相揖别”,而且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同时诞生。“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5]1可见,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并不是悬浮在“天国”的“绝对理念”或“自我意识”,也不是空洞抽象的“类”或“唯一者”,而是从事实际活动的感性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正是从这种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唯物史观开始了自己的逻辑行程,构建了一个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但这个体系绝不是凭空创造的抽象的东西,而是至始至终都体现着逻辑和历史、理论和生活相一致的原则,彰显着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完美统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152在唯物史观看来,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是世界的“原本”,而阶级、政党、国家政权、意识形态则是世界的“副本”,“原本”是“副本”的基础,“副本”是“原本”在现实世界的派生、反射或回声。在推进大众化过程中,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副本”的关注,停留在“副本”的领域而流连忘返,这势必会疏离现实生活,造成理论对人的本质的隔膜。这样的大众化继续下去,将与人的生活渐行渐远,又何谈“以人为本”呢?只有打通“副本”和“原本”之间的界限,抓住二者之间的现实联系,返璞归真,拨尘去蔽,才能把握日常生活维度下人的本真性生存状态,洞悉世间百态和人生真理,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样,不仅实现了理论对人生世相的深刻观照,而且通过对现实的批判性反思,更能自觉地引领和超越现实生活,改造人类的生存境遇,提升人类的生活境界。

在现实层面,让马克思主义得到农民的价值认同,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高度重视民生,解决好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82。而思想一旦离开了现实的利益,必然会使自己出丑。要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民子女上学、就医、养老、拆迁补偿、土地流转、讨要工资等方面的合理诉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保证农村民生状况不断改善,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在顶层设计上,要保证制度上的公平公正。制度的背后,传达着隐性的价值理念。这种隐性的价值理念,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否则的话,必然会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正确认识农村各类阶层、群体、区域和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优化农村治理体系,从制度维度着力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关系,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和实施,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公平。总之,通过改善民生以及制度的公平设计,可以让农民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和人文关怀,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

四、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定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9马克思主义超越传统哲学之处就在于,它不再以“解释世界”为终极目标,去构建一个象水晶宫一样富丽堂皇的固定的、知识化的概念体系,而是以实践为理解原则和理论依归,致力于通过实践来“改变世界”、创造未来。在马克思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135。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存在方式,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安身立命之根本,也是揭示人的本质、求索“历史之谜”的一把钥匙。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化大众”还不是最终任务,最终是要将“化大众”过程中生成的认知体系、思维规则、价值关怀等,“外化”于现实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变成人民大众手中的尖锐武器,指导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通过认识和实践的反复转化和无限循环,不断增强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价值,从而使人逐渐克服必然、扬弃异化,不断趋向真正的、历史的自由。

在现实层面,让农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改造世界,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从宏观层面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抽象的理论到农民的现实生活,有许多中间环节,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不能直接用来指导农民的实践,而应有一个现实化、具体化的过程。这就要求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农民的需求和愿望,遵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将马克思主义化为具体可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样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并能为农民的实践提供“最优化”的宏观政策环境。二是要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理性精神、人文关怀,突出其方法论意义。要走出传统的认识误区,看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而且也是培育公民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发展心智、涵养性灵、充实人生的过程。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功能,引导农民在实践中“化知为智”、“化德性为方法”。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664要积极引导农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在待人接物、修德立身各个方面,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自觉“按辩证法办事”,让其在实践中逐渐体悟到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发展人的“智慧之学”,是真正的“人学”,从而愈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范君]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