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早期诊断胎儿前腹壁异常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5-02-07 01:26杨建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羊膜腹壁脐带

杨建享

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325000)

产前超声早期诊断胎儿前腹壁异常的临床价值分析

杨建享

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325000)

胎儿前腹壁缺损多为胚胎时期前腹壁发育不全,疾病类型主要包括脐膨出、腹裂、羊膜带综合征、泄殖腔外翻和体蒂异常等,其中脐膨出和腹裂最为常见[1]。产前超声检查作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可有效发现各种胎儿畸形,在孕11~14周与中孕早期即可完整、全面地观察到胎儿的前腹壁结构,尽早诊断胎儿前腹壁异常,便于采取相应处理[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胎儿前腹壁异常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及随访结果,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经超声诊断为前腹壁异常5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孕妇年龄27.3±4.9(21~36)岁,孕12.3±4.6(11~18)周;其中初产妇35例,经产妇17例,均行胎儿染色体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使用GE Voluson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RAB2-5L探头,频率3.5~5.0MHz,配备相应图像输出采集处理及报告文档系统。

1.2.2 检查方法孕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

对11~14孕周胎儿按早孕超声筛查:测量头臀径、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以胎儿正中矢状面,观察胎儿前腹壁结构,启用CDFI观察胎儿脐根部血流;对15~18孕周胎儿以脐孔水平腹部横断面和经膀胱斜切面观察前腹壁结构,同时加以连续性横断面扇扫及多角度扫查,启动CDFI观察脐轮部血流和膀胱左右两侧的脐动脉血流走行。对疑似腹壁畸形的病例,仔细做胎腹纵、横切面扫查,分别在脐水平、胃泡水平、肾水平、膀胱水平反复观察有无腹壁缺损及其范围大小,发现异常膨出者,观察膨出物大小、形态特征及内部回声,膨出物有无包膜覆盖,周边有无血流环绕。同时扫查有无合并其它畸形及羊水过多,详细记录超声报告,并进行追踪随访。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

52例产前超声诊断:脐膨出29例,染色体异常10例;腹裂17例,染色体异常2例;羊膜带综合征2例,染色体异常0例;泄殖腔外翻2例,染色体异常1例;体蒂异常2例,染色体异常0例。经引产、产后手术分娩后随访证实,产前超声确诊50例,误诊2例(脐膨出误认为腹裂畸形1例、体蒂异常误诊为腹裂伴脊柱弯曲异常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50/52)。52例超声诊断合并其它畸形者24例(46%),见表1。

表1 前腹壁异常类型及合并其它畸形情况(例)

2.2 超声图像特点

①脐膨出:胎儿前腹壁中线处回声中断、缺损,脐根部见一向外膨出的包块(边缘清晰),脐带附着于包块的顶端;缺损小时突出内容物仅有肠管,缺损较大时则可见肠管、肝、胃等。②腹裂:腹壁皮肤强回声线连续性中断,缺损常位于脐根部的右侧,腹腔内脏器外翻至羊水中,表面无包膜覆盖。缺口较大时可见肝、胃等内脏漂浮于羊水中;腹裂缺损口较小时,突出的肠管受压易发生嵌顿、缺血坏死。③羊膜带综合征:羊膜腔内查见与胎儿肢体粘连的带状强回声,主要包括露脑畸形、脑膜膨出等头颅畸形,不规则的唇裂、腭裂及面裂等颜面部异常,肢体骨骼缺失等肢体异常。④泄殖腔外翻:膀胱未显示,下腹部包块,胎儿脊柱裂,双侧足内翻,单脐动脉。⑤体蒂异常:可见较大的腹壁缺损,几乎所有内脏器官均暴露在外、脐带极短或无脐带、脊柱侧凸等。

3 讨论

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围产儿病死率逐年下降,胎儿畸形已经成为导致婴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成为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3]。正常胚胎第3周是腹壁中胚层各个皱襞(头襞、尾襞及两侧襞)同时发育,最后在中央汇合形成正常前腹壁,前腹壁异常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发育异常[4]。有研究报道,早育、吸毒、吸烟、使用致畸剂、以及母亲未接受良好教育、低社会经济状况、孕期营养不良、过短的同居时间等均是导致前腹壁异常发病的危险因素[5]。随着超声诊断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产前超声诊断可获得更多胎儿器官或系统发育的行为和信息,实时清晰的观察胎儿在宫内的运动、行为及发育情况[6]。孕11周时易获取胎儿腹部正中矢状面声像图,可完整、全面地观察胎儿前腹壁结构,检测诊断胎儿前腹部异常[7]。

胎儿前腹壁异常以脐膨出和腹裂较为常见。有报道其发病与染色体异常关系密切,所以需联合行染色体检查[8]。且多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畸形,故诊断后应确定是否终止妊娠[9]。超声诊断脐膨出时应重点观察膨出物大小、内容物与脐带根部的关系及羊膜完整性等。胎儿腹裂畸形(内脏外翻)是由于脐旁部分腹壁全层缺损而导致的内脏脱出所致,其发生率为l/3000[10];超声检查发现脐膨出表现为胎儿前腹壁中线处回声中断、缺损,脐根部见一向外膨出的包块。泄殖腔外翻罕见通常在妊娠第4~5周发生,原因为尿直肠隔未完全育成膀胱和大肠,最终形成两个被后肠分隔开的半膀胱[11];本研究中超声检查未显示膀胱,下腹部包块,胎儿脊柱裂。另文献报道羊膜带综合征在活产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78‰,因羊膜带可引起胎儿自然流产,其超声检查特点表现为羊膜腔内查见与胎儿肢体粘连的带状强回声。体蒂异常的发生率很低,超声检查可见较大的腹壁缺损,几乎所有内脏器官均暴露在外、脐带短或无脐带等。

综上所述,早孕及中孕早期超声检查对前腹壁异常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连续多切面、多角度扫查进行仔细鉴别,可尽早检出胎儿畸形并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健康。

[1] 冷淑莲. 腹裂和脐膨出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J]. 河北医学, 2013, 19(11): 1742-1743.

[2] 曹立, 常洪波. 腹裂和脐膨出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12, 19(8): 824-825.

[3] 严英榴, 杨秀雄, 沈理. 产前超声诊断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0.

[4] 李华峰, 陈秋香, 熊奕, 等. 产前超声早期诊断胎儿前腹壁异常的临床意义[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4, 11(2): 96-97.

[5] 陈基强, 李运芳. 胎儿脐膨出的产前超声检查价值分析[J]. 吉林医学, 2013, 34(7): 1219-1220.

[6] 李华峰, 陈秋香, 熊奕, 等. 产前超声早期诊断胎儿前腹壁异常的临床意义[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4, 11(2): 96-99.

[7] 叶亚梅, 田艾军. 产前超声诊断在腹裂和脐膨出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 23(8): 558-559.

[8] 颜幸燕.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的价值[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 28(1): 86-88.

[9] 何敏, 张波, 杨太珠. 产前超声在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中的应用价值[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54(5): 786-788.

[10] 郑转梅, 余珊珊, 姜珏, 等. 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前腹壁缺陷中的临床应用[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 26(2): 121-123.

[11] 赵新美, 吴春燕, 陈雷. 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前腹壁畸形[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1): 147-150.

[责任编辑:董 琳]

2015-06-09

2015-07-20

猜你喜欢
羊膜腹壁脐带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羊膜载体对人子宫内膜细胞HGF、MMP-9、VEGF表达的影响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