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4例

2015-02-09 13:49王长丽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绝经期功能性

王长丽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4例

王长丽

目的 了解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4例接受中医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来我院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3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73.5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颇佳,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中医疗法;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是指于非行经期间妇女阴道显现大量不规则出血,多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紊乱,经期延长,月经量异常增多,多因卵巢功能紊乱所致。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围绝经期或青春期易发该病,而围绝经期多因卵巢功能衰竭所致,于妇科门诊中,该发病率约占10%左右,其中围绝经期妇女约占50%,若处理不及时,易诱发继发性贫血、感染,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在临床上,该病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及内科药物,而内科药物治疗多推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为了深入探究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有关诊断标准[2],其中年龄(42~56)岁,平均(47.82±2.02)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为(8.23±0.21)个月。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中医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均34例,两组患者基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推行单纯性西医治疗,于刮宫后第5~26d予以醋酸甲羟孕酮(北京益民药业,批号H20073370),每晚服用,并予以1mg戊酸雌二醇(拜耳医药,号J20130009);于停药7d继续维持治疗1个周期,维持经周期为3个月。实验组接受中医疗法(补肾益气固冲汤加减疗法),配方:煅龙牡、炙黄芪各30g,熟地、党参各20g,山茱萸、山药、白术、山药各15g,川续断、当归、白芍、炙甘草、鹿角霜各10g,炮姜炭3g。以上方剂水煎2次,早晚各1次,于饭后温服。气虚者辅以3g参末;阴血虚者辅以15g女贞子,12g旱莲草;瘀血明显者辅以3g三七粉;阳气虚者辅以6g肉桂。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于治疗期间,需详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止血、月经情况,并分析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变化情况。

1.3 疗效评判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为依据,对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估:①治愈:经期、周期、经量处于正常状态,于停药后经周期仍维持>3个月,或稀发直至闭经;②好转:经期<10d,经量下降33%~50%,于停药后经周期维持<3个月;③无效:上述临床主要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病例数×100%。

作者单位:137200吉林白城通榆县中医院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接受上述治疗后治愈23例(67.65%),好转 9例(26.47%),无效2例(5.88%),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愈14例(41.18%),好转 11例(32.35%),无效 9例(26.47%),总有效率为73.53%。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病,围绝经期、青春期易发,以往多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诱导月经回归正常周期,促使子宫不规则出血下降,但临床效果欠佳,安全性有待提高。而中医观点认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归属于中医学崩漏等范畴,多因任冲损伤而无法制约经血,诱导经血非时妄行所致,依据患者不同体质可划分为不同类型,以固冲止崩、补气摄血为根本,可达标本兼治目的[4]。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确切,这与有关研究结论一致。究其根源,于补肾益气固冲汤中,当归、鹿茸角、白芍补血柔肝;山药、党参、白术可健脾益气;煅龙牡、炮姜炭收涩止血;熟地、山茱萸补肾填阴,并以患者不同体质为依据,予以加减用药,不断调整方剂,可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月经周期,诱导出血下降,实现标本兼治目的[5]。

综上所述,中医疗法对改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卢玉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23(25):100-101.

[2]李娟彬.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2(11):1178-117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6.

[4]刘召侠.温经汤加减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26(15):114-115.

[5]刘思均.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24(01):151-152.

R339.2

B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绝经期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