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幽径”

2015-02-09 23:40沈宗银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5年1期
关键词:燕园藤萝幽径

沈宗银

《幽径悲剧》是一篇篇幅较长、感情充沛、文化内涵深厚的散文。那么,学习这篇课文,进入文本的路径在哪儿呢?

一是层层衬托

首先,用幽径来衬托藤萝。作者曾到故宫参观《红楼梦》的展览,看到过由几幅山水组成的一幅画,画的就是这条幽径,可见这条幽径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幽径有来头,衬托了藤萝的不一般。

其次,用自然环境来衬托藤萝。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都有翠色在目。春天,不知名的小花一直开到秋末;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劲的生命力;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冬天,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绿色更加强烈。周围环境充满勃发的生机,衬托了藤萝的活力。

再次,用其他藤萝来衬托幽径藤萝。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的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成为春天的一景。但是,作者认为,最具特色的还是幽径中的这株藤萝。

第四,用时代环境来衬托藤萝。经过“十年浩劫”,藤萝们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树等,都遭到了无情的诛伐。“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在严酷的时代环境中,幽径藤萝居然生存下来了,可见确实非同一般。它让作者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在层层衬托以后,悲剧就要发生了,幽径中的这棵古藤还是被无情地从根上砍断了。这样的层层衬托为下文的悲剧积蓄了巨大的力量。

二是层层对比

首先,将藤萝的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过去的藤萝,“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每到春天,它发散出一股股幽幽的清香,绽放出一朵朵紫红色的小花。现在的藤萝,“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多么凄惨的微笑啊!藤萝的形态、颜色、气概,发生了可怕的变化,对比之中,悲剧的力量产生了。

其次,将路过幽径的前后心情进行对比。以前,“我”经过幽径,对藤萝是顾而乐之;现在怕走幽径了,“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这一对比,将悲剧的力量向前推进了一层。

再次,将藤萝的邻居们与世人做对比。“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但是,“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世,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这一对比,不仅进一步加深了悲剧的力量,而且将批判的锋芒从愚氓扩展到世人。

第四,将自己与世人做对比。只有自己一个人能听到藤萝的哭泣,而燕园中决不会再有人注意到古藤的存在,不会关心它的死亡,不会为之伤心。这一对比,将悲剧的力量进一步推向高峰。主题在悲剧中得以展现,在对比中得到升华。

四层对比告诉我们,这哪里是幽径的悲剧,哪里是藤萝的悲剧,这实在是世道人心的悲剧,是人性的悲剧。在四层对比的基础之上,作者的感情喷薄而出:“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激烈的抒情突出了作者对愚氓灭美的强烈愤慨和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坚强决心。

总之,沿着这两条路径走进文本,我们就会明白:层层衬托是为了层层对比,层层对比是为了抒情,抒情是为了强化主题。这两条路径让我们逐渐看清季老与自然息息相通的情怀,那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猜你喜欢
燕园藤萝幽径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情系燕园六十年》评介
网师园的岛屿、深山与幽径
藤萝之歌
前行
藤萝架下的童年
燕园的山
一不留意(二)
登翠微峰
公家之藤萝
昔日,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