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质量提升技术与实践

2015-02-10 04:42赵丹
营销界 2015年30期
关键词:黄龙柑橘全程

文/赵丹

柑橘质量提升技术与实践

文/赵丹

2015年世界柑橘半年报显示:橘类水果(如蜜橘等),中国产量创下纪录达到18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二,相比去年增加65万吨。这主要源于广西、福建、云南和陕西省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弥补了江西和广东省因柑橘黄龙病而减少的产量。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橘类水果的鲜果食用量都不断增长。

在柑橘种植面积日趋扩大的今天,如何保障柑橘质量的提升?

2015年8月15日,由《农资与市场》杂志社主办,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冠名,桂林市鸿盛果蔬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美国陶氏益农承办的“2015柑橘全程解决方案高峰论坛”上我们得到了答案。

要想让柑橘好吃,首先让柑橘吃好

其实很多专家甚至涉农的资深人士都明白目前中国农业的现状:人多、地少、水缺,人工干预多、天然生态少,肥多、药多、膜多,投入多。农业问题也多多,土壤用养失调,肥料效益下降,水资源严重短缺。长此以往,未来资源浪费重,环境压力大,农业增产难度大,产品品质差、风险大、效益低。

【图示】 柑橘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在当前农业大形势:数量、质量、效益、资源、环境、安全的要求下,如何转方向调结构,强调农产品质量?优质柑橘生产是个系列链条,包括:改良品种,培肥土壤,水肥一体,果园生态,包装储藏,品牌形象。

那么,这个链条如何实践?

好土好肥是基础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博士向记者介绍,“好土好肥是优质农产品的基础”。农根是苗的嘴,水是苗的腿。如何让柑橘吃得更好,长得更好? 高祥照博士强调了水肥一体化的重要意义,水肥一体化解决的不仅是灌溉问题还是施肥问题。针对在山岭无条件滴灌的地域,高祥照博介绍了利用果园重力滴灌系统,来进行“重力自压式灌溉施肥”的方法。

微量元素很重要

作物生长时期不仅需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也对作物产量以及品质产生重要影响,会议现场,华中农大姜存仓教授讲述B元素对作物的作用。在中国的柑橘种植带上土壤普遍出于缺B乃至严重缺B的状态,柑橘缺B落果严重,果实表面凹凸不平,皮厚坚硬无汁。生物炭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有机质。作物生物量的提升幅度随着生物炭的用量提高而增加,生物炭可改良红壤铝毒效果。

黄龙病,岂止于防

黄龙病是个世界级毁灭性病害,最初在中国发现,2005年在美国蔓延,给世界柑橘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何防控,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国内,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的柑橘产业均遭受了严重打击,到目前还未找到有效治疗该病的办法,目前已累计摧毁柑橘园100万公顷以上。

针对病害,如何防控?

专家们在诸如黄龙病的防治、全程种植方案、病虫害的防治方案、植保技术方案等实用技术上做出分享。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许立明副站长指出,柑桔黄龙病的传播方式有:嫁接传播,柑桔木虱传播,苗木传播。 许立明呼吁,柑橘种植者一定要明确黄龙病的危害,因为无法治愈是黄龙病的现实。许立明公开表示,不会为任何标榜“可治愈黄龙病”的农药肥料企业做鉴定背书!但是也不必过分害怕,因为黄龙病可以防控,许立明给出了详细的防控措施:遵循无疫区以防为主(选好苗),病区防控病源传播(砍病树)。推广无病毒苗木,严格防控传毒昆虫木虱,及时挖除黄龙病树。只要做好了这三件事,黄龙病是可控的!

自称来自草根的,南方柑橘规模种植联盟,柑橘栽培实战践行专家陈文彬,是有着丰富水果种植研究经验和较强理论的实战专家。他凭借自身的经验还编著了数本相关技术书籍。

陈文斌介绍,柑桔早结丰产是现在农业投资最大的特征,沙糖桔种植三年挂果40-60斤,茂谷柑种植第三年40-70斤,沃柑种植第三年100-180斤,目前在各地已经种植成功。陈文斌对高效种植技术毫无保留。他从种植的天气、植株间距、杀虫杀菌消毒等全程栽培技术讲到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施肥用药的植保细节以及差异,再到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案。翔实的全程种植方案惊人叹为观止,非根植柑橘种植者不能为。

规模化,现代化耕作模式样本

其实一般的柑橘种植户都在30亩左右,当然也有大户存在,这对技术、标准化、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则更高,柑橘大户又该如何管理呢?

亚洲果业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的上市企业,在广西省合浦县拥有大面积基地,合浦基地面积4.7万亩。亚洲果业集团核心技术人员吴东以亚洲果业合浦基地为个例,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现代化耕作模式。他们坚持从育苗到备耕,从种植到幼树,从杂草防止到病虫害防治,从修剪到施肥,亚洲果业合浦基地全部运用的是器械化作业。

毕竟亚洲果业集团这样的模式还是比较少见的,更多的大规模种植的还是像荔浦县绿色家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云祥那般,成立合作社,将社员整合起来,施行管理人负责制未来,这种模式可能会增多。管理人负责制——平常由管理人员打理,在农忙时节再请小工来帮忙。这样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管理成本,相比较承包户的方式,也便于农场主直接管理。

黄云祥向记者介绍,他们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团购农资,来降低耕作成本。随着越来越多的种植户的加入,也随着他们对农资产品的质量和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采购方式逐渐转化为由核心成员代理,再统一对内销售的模式。

【图示】 亚洲果业集团规模化耕作

亚洲果业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的上市企业,在广西省合浦县拥有大面积基地,合浦基地面积4.7万亩。

渐渐不局限于农资产品的采购,合作社的运营逐步走向专业化。建立短信平台,成为发布和沟通信息的平台,尤其在黄龙病的防治上,专家有好的建议和指导,都会通过这个平台及时的发布。

为了更及时方便地和外界沟通,黄云祥他们也逐渐把目光盯在了互联网,准备开展网上直销和预售,“像网上的‘金桔’,每市斤可以卖到20元,他们的做法就是通过宣传当地的自然区位优势、独特文化,提前一年在网上预售。要知道种植成本只有1元每市斤,可以想像网上的销售利润有多可观,我们下一步就是像他们学习,打造出自己的网络爆品”。黄云祥这样告诉记者,像他们这样通过摸索总结出的种植方案,需要太多的试错过程和时间,所以需要由厂商能提供技术服务,“我们不缺产品,缺的是针对性的技术和服务。”

品牌化撬动,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柑橘链条中的王者,说是褚橙大概没有人会有异议。

一个普通的橙子,却意外引爆流行。着实令人惊艳。

褚橙的操盘手之一胡海卿认为,农产品天生就是高度同质、弱差异的产品;没有差异,即没有传播点,难有独特价值体现。要找出产品的独特性和差异化,跳出商品卖商品。褚橙的策划就源于此,“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橙。”通过四个时期的推动:启动期·褚橙进京——推进期·褚橙成为励志橙——再推动·褚时健倾橙北京——收尾期·传橙-传承。让褚橙不止成了商品还是一种精神——传承和励志,自然也卖出了天价。

不过说真的,褚橙的成功也不容易复制。因为褚橙本身有深厚的可以激发人们共鸣的精神和故事,正因为褚时健这种历经磨难和创业的精神,才让王石、韩寒、潘石屹、薛蛮子等意见领袖参与传播,直至引爆。其他的人谁有这个能力,让微博大V们甘愿为你鼓与呼?

如果说褚橙你学不会,那么李金柚的成功你可以复制。

作为我们采写过的一个作物大王——李金柚(当然主人公本身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商品品牌名字),自2015年1月23号上线开始,通过发展代理、合伙人,在2015年3月底就销售了近2万箱柚子。李金柚凭借16-18℃恒温库和创意文案,脱颖而出,也算是业内的一个传奇了。

李金柚能在微商品牌中突出重围,创意文案是他的一个法宝。

柚子是季节性产品,蜜柚收获期在8月底9月初,沙田柚一般在冬至当天采摘,春节过后4月份左右,市场上基本上就没有柚子了,即使有,品质也发生了变化。为解决季节性问题,“李金柚”在产区建了16到18摄氏度的恒温库,延长柚果保质期4个月到半年时间,这样就保证空档期正常供货。

李金柚能在微商品牌中突出重围,创意文案是他的一个法宝。柚同“诱”,把柚子人格化,金色柚子好比是婀娜多姿的美女;幽默诙谐文字,为产品加分;增加开柚神器,为消费者解决了柚子好吃不好开的困局。正是这些文字及设计,让本来平凡普通的柚子立刻脱颖而出,赢得市场。

看得见的创新,服务模式之变

种植户的需求改变了,企业再不顺势豹变,就显得突兀了。当种植者都掌握了先进的耕作技术,插上了移动互联的翅膀,企业还在沿袭老路子,那只会在农资市场的舞台上消失。

作为广西桂林最大的经销商,桂林市鸿盛果蔬农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廖余胜对广西市场有着绝对的发言权。廖余胜表示,目前广西的大经销商已经渐渐减少,在广西几乎没有什么大品牌格局,也没有哪个品牌是优势品牌,农资越来越不好干了。农业已经开始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企业也要向现代企业转型。除了有雄厚的资本和密植的渠道优势,还要有专业的技术,这个是立身之本。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公司总经理许洪国认为,大户时代来临,水肥一体化和全程解决方案成为柑橘大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目前南方柑橘产业现状,企业应如何应对?徐洪国表示,史丹利已经开始了“私人定制”:给大户以专业化的指导(大户农场设施规划、水肥一体化管理);柑橘高产高效全程栽培管理;无人机、打药车、施肥车等农业机械化的提供和支持;购销一条龙,解决产销问题;史丹利贴息贷款,农场主资金困难的解决等。许洪国认为,史丹利柑橘施肥套餐+互联网营销+金融+农场将是未来柑橘市场的风口。

来自中农立华的莫海源提出,提及作物解决方案,就要有个概念,什么是最优化的作物解决方案?应该是通过果农长期生产实践、摸索、认可、筛选出来的最常用、最稳妥、最基础的方案!莫海源结合产品和实践经验,给出了一系列综合治理的技术组合方案。

后记

让改变发生,我们做到了。

成功点燃了玉米、苹果、水稻、马铃薯、柑橘全程解决方案的星星之火。

此时,再回过头来运作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的过程,那真的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查资料,做市场调研,寻找最接地气的专家、最有说服力的大佬;和专家、大佬们接触、邀约,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做会议的前中后期策划、服务、报导……忽而南北奔袭六个省份,大量的具体而琐碎的工作,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员工真的都是在咬牙坚持。

但是也让我们收益良多,学到了很多。

专家、大佬们对当地,对作物的了解如数家珍,问题的答案随手拈来,那种挥洒自如的背后一定是长时间的实地研究与钻研。他们对知识的毫无保留,在作物全程解决方案路途上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魄力令人致敬。

参会人员热诚好学。会前,我们看到的是求知若渴的眼神;会后,我们看到的是心满意足意犹未尽的表情;会中,是一层又一层与老师交流的人潮涌动。甚至于会议结束很久之后,还有人在微信群里问某某老师某某事项……

还有什么比这些更令人欣喜?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精神共鸣和奇特的情感维系。

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无论对于农户还是企业还是媒体,大家都在为未来而努力,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好?!

不求高大上,但求务实、接地气。我们庆幸,我们没有将作物全程解决方案做成高不可攀的山峰一样令人高山仰止;也没有将其做成一道鸿沟,让农户们在沟的另一边不明觉厉地膜拜。

我们顺利完成了六场五大作物解决方案,但是这还不够。

未来,在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的路上,我们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你,敢赴这样的约么?

猜你喜欢
黄龙柑橘全程
等价转化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雪舞黄龙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柑橘家族
黄龙河川道
柑橘的秘密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黄龙核桃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