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综合防制

2015-02-10 09:26王健
养殖与饲料 2015年3期
关键词:气喘病猪舍病猪

王健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四开乡兽医站,四川昭觉 616150

猪气喘病的综合防制

王健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四开乡兽医站,四川昭觉 616150

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病的临床症状是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肺脏,表现为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任何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以哺乳仔猪及幼龄猪最易感染,尤其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病猪一旦感染,会引起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发育受阻,且治愈后若饲养环境不良仍会复发,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损失。

1 临床症状

该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急性型病例病程约5~7 d,病猪常因窒息而亡,病死率高,幸存者则转为慢性型;慢性型病例病程一般达2个月,有的甚至达半年以上,病死率不高。

1.1 急性型

该型以仔猪和妊娠母猪多发,病猪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喜卧,不愿走动;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时发连续性、痉挛性咳嗽;体温一般比较正常,仅有少数病猪因继发感染而有微热;病猪往往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日渐消瘦。

1.2 慢性型

该型以老疫区的育肥猪和后备母猪多发,病猪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嗽,尤其在清晨起立驱赶、进食前后、夜间及剧烈运动时最为明显,严重时可呈连续性、痉挛性咳嗽。随着饲养条件的改善或气候的改变,症状会有所缓和。病猪后期表现为不食、体弱、被毛粗乱,若发生继发感染,则较易引起死亡。

1.3 隐性型

该型在老疫区多见,病猪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偶见个别猪在剧烈运动后或夜间出现轻微的咳嗽。病猪生长发育比较正常,但用X光检查时,可见到肺部有肺炎病变,或剖检时可见到肺炎病灶。

2 诊断方法

根据猪场病史、发病情况和病猪咳嗽、气喘的临床症状,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X光检查(在病猪肺部有不规则云絮状阴影,密度中等,边缘模糊)或血清学诊断(采取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凝集试验、生长抑制试验检测该病,均效果良好)。由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流感病猪也有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咳嗽的临床症状,故在诊断时,应注意与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

3 防制措施

3.1 隔离治疗病猪

一旦发现病猪,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可用泰乐菌素(4~9 mg/kg)或长效土霉素(0.1 mg/kg)配以地塞米松磷酸钠(2~3 mL/头),肌肉注射,1次/d,连续5 d。与此同时,配备专门的饲养员对病猪进行细心的照料,所有进、出病猪舍的人员,均需更换衣、帽、靴等,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严密封锁猪场,人员、车辆出入时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对于病死猪,应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3.2 紧急接种疫苗

对同群其它猪只,使用猪喘气病弱毒冻干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同时,猪场需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仔猪于出生后5~7 d进行首免,15~20日龄加强免疫1次,对于减轻感染造成的肺部病变、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重大意义。

3.3 加强饲养管理

适当调整群猪的饲养密度,针对栏舍条件较差的猪场,饲养密度应相对小些;并且适当改善猪舍的环境条件,保持舍内空气流通良好;经常更换垫料,及时清除粪污,确保舍内卫生、干燥。冬春寒冷季节,还需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冷风侵袭猪体。尽量减少转栏、混群等应激因素,并为猪群提供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严禁饲喂发霉、腐败、变质的饲料,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必要的维生素,以提高猪群抵抗力。

3.4 强化消毒灭源

使用双季胺盐络合碘(1∶200)进行带猪喷雾消毒,每天2次,连续5 d。对于出栏后的猪舍,应进行彻底地清洗和消毒,可选用广谱、高效、刺激性小的醛类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空置1周以上再进新猪。

4 结 语

猪气喘病在我国较为流行,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各猪场应高度重视该病的防制工作,一旦发现有疑似病猪,应立即隔离、及时作出准确诊断,及早采取确实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防止病情扩大。目前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是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制饲料。如必须从外地引进种猪,应充分了解猪源所在地的病史情况,并在种猪购入后进行严格检疫和隔离,确认健康后再混群饲养。

2015-01-23

王健,男,1977年生,兽医师。

猜你喜欢
气喘病猪舍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冬春换季对猪气喘病的预防
猪气喘病治疗与预防探讨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