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措施

2015-02-10 09:26蒋汉元刘得元
养殖与饲料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通县饲草畜牧业

蒋汉元刘得元

1.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科技文化体育局,青海大通 810100;2.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青海大通 810100

大通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措施

蒋汉元1刘得元2

1.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科技文化体育局,青海大通 810100;2.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青海大通 810100

推动大通县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着力建设现代畜牧业经济,同时,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来说,又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为进一步提高现代畜牧业发展,理清发展思路,推进现代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现就大通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阐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1 大通县现代畜牧业生产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招商引资、社会投资等方式,加大畜牧业生产投入力度,使全县畜牧业生产稳步推进,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对全县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4年,全县各类畜禽存栏80.18万头只,其中存栏牛14.92万头,羊21.21万只,猪12.51万头,家禽29.5万只,与去年相比分别增加1.37万头、2.72万只、0.59万头和4.38万只,分别增长10.1%、14.7%、8.4%和17.4%;出栏牛10.08万头,羊16.9万只,猪18.22万头,家禽52万只;生产肉类3.09万t,牛奶4.81万t,蛋0.29万t,比去年分别增长8.4%、2.7%和16%。

1.1 抓好养殖小区(场)建设

2014年大通县新建5处养殖基地,截至目前,建成各类养殖基地75个,通过省级认定的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66个,通过国家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认定的3个。同时,加强了养殖场(小区)后续管理,重点抓好配套建设、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县75处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存栏生猪4.32万头,奶牛0.12万头,肉牛1.12万头,肉羊2.01万只,蛋鸡18.98万只;各类养殖基地出栏生猪10.26万头,育肥出栏肉牛1.53万头,出栏肉羊1.67万只,出售鲜奶0.39万t、鲜蛋0.24万t。

1.2 畜牧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

全县畜牧业实现由粗放的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经营转变,全县畜禽的规模化程度达到生猪43%、肉牛25%、肉羊33%、奶牛3%、肉鸡21%、蛋鸡82%,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牲畜养殖模式。发展国家级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76家占42.9%,畜禽养殖为主的家庭牧场有42家,同时培育成立青海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青草源现代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跳跃式”发展。

1.3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大通县实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合理利用现有的17.93万hm2天然草场资源,积极鼓励农民种草养畜。2014年,发放采购饲草种子131.1万kg,在青林、多林等17个乡(镇)61个村和28个饲草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完成饲草种植面积1.00万hm2,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到0.70万hm2。1.00万hm2共计产鲜草43.2万t,可供29万个羊单位饲用。形成了企业带农户发展饲草种植的格局,不仅提高了群众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也为大通县畜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同时,2014年投入资金434.82万元,落实饲草收割、打捆、包裹、动力牵引等农机具75台套,截至目前全县购置饲草料种植、加工机械设备124台(套)。

1.4 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和推广工作

2014年,引进大通牦牛种公牛200头,高原牦牛种公牛450头;引进半细毛种公羊150只,细毛种公羊200只,藏系种公羊200只,肉羊(陶赛特)种公羊80只,加强畜种改良和推广工作。全县37处牛改点,全年完成牛改2.79万头,猪改2.10万头,羊改6.22万只,推广良种鸡11.3万只;县种猪场推广良种仔猪1.1万头,商品肉猪0.42万头,县种鸡场向市场供应鲜蛋4.5万kg,推广良种雏鸡11万只。

1.5 加强动物防疫防控工作

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工作要求,县政府每年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组织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人员,采取包片、包村和包户的防疫承包责任制,采取集中防疫和定期补针等有效办法,全面开展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一是全面完成春季防疫,注射各类疫苗373.38万头(只)次,防疫密度达到100%;圈舍消毒841.5万m2。对75个规模养殖场建立了养殖投入品、防疫、消毒和畜禽动态管理档案。

1.6 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一是对全县5个较大的农贸市场、134个个体动物产品经销摊点,39家规模养殖场,16个饲料生产企业,62家兽药经营单位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和生鲜乳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兽药饲料监管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打击非法经营活动,确保畜产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二是强化动物检疫工作。全面落实了动物产地检疫报检制度,使全县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产地检疫率达到85%以上。

1.7 加大奶站的监管力度

一是加强诚信建设,实行了生鲜乳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签定《生鲜乳质量安全承诺书》13份。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对全县生鲜乳收购站从开办主体、许可证、制度、记录等26项内容,运输车从准运证、罐体、人员健康证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监管。

三是配合农业部和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完成生鲜乳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工作,全年共抽样5次90批次270份样品送检,未发现有添加三聚氰胺、碱类物质、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物质的现象。

四是实施青海省奶牛分散养殖、集中挤奶项目,通过对机械化挤奶站基础设施改造和发电机、检测仪等仪器配置,补贴牛奶收购价格,已有40多户奶牛养殖户受益;通过试点,初步探索出农户奶牛分散养殖、机械化挤奶站集中挤奶,统一交售的运行模式。

五是加强清理整顿,根据记录、收购与销售等运行状况依法关停生鲜乳收购站9家,规范了生鲜乳收购秩序,确保了奶业安全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迈进,规模化养殖逐步得到快速发展,但畜牧业发展仍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滥用或非法使用兽药及违禁药品,使畜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等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新建的养殖场(小区)建设用地无法解决。大通县规模养殖场建设用地审批难度加大,已成为困扰大通县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在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金额仍然不足,造成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四是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低,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五是受市场行情和疫情因素的影响,生猪等畜产品价格下跌,销售量下滑。

3 应对措施

3.1 加强规模化建设力度

一是要把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作为引领畜牧业发展的主抓手,年内新建省级规模化养殖场(小区)5个,累计达到80个,畜禽养殖规模化比例达到45%以上,推行以“六化”标准为基本内容的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改造,提升畜禽养殖的标准化水平,推进全县畜禽饲养方式转变。年内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二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争取国家标准化养殖场和省级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等项目,切实解决设施畜牧业建设资金短缺这一瓶颈问题,对现有的养殖场进行提升改造,做大做强,发挥经济效益。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全面落实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引进青海省好朋友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青海省西宁汇丰农业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在长宁、景阳2乡镇建立千头奶牛养殖场2处,改变大通县无大型奶牛场的历史。

3.2 开展草畜联动,确保饲草种植力度

一是饲草料种植方面,充分发挥省市饲草种植项目资金,在大通县的青林乡、宝库乡等20个乡镇、72个饲草种植大户、饲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和2个国营牧场饲草种植1.00万hm2,实行草畜联动、种养结合,畅通饲草销售渠道,做到订单生产,稳定产销关系,解决饲草料卖买难的严重问题。二是提高饲草种植机械化水平。通过农机具补贴,鼓励种草企业和大户购置农机具,提高机械化种植、加工水平,狠抓饲草转化利用力度。三是实施好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加快发展肉牛、肉羊产业,积极发展奶牛产业。

3.3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将动物防疫工作继续纳入年度考核,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定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大力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保证兽用生物制品等动物防控物资储存安全和及时供应,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提高防疫质量,加强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工作,防止重大动物疫情传入传出,加强疫情监测,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及时发出疫情预警。认真开展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查找动物防疫漏洞,完善动物防疫条件,消除疫情发生隐患。

3.4 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

以畜牧业生产源头专项整治为手段,以检疫法规进场入户为契机,确保全县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实行检疫员守岗负责制和经营业主承诺制,全面增强贯彻执行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的自觉性,突出整治兽医、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兽用生物制品等,保证畜牧业投入品安全,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年内保证兽药、饲料抽检率达到100%,违禁药品检出率为0%。整治畜牧业环境污染,提高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能力,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力争全县无畜产品质量案件的发生。

3.5 探索奶牛“出户入园”模式

针对2014年奶牛散养户生鲜乳销售难问题,大通县在奶牛饲养比较集中的石山、塔尔、良教利用现有奶牛养殖合作社开展奶牛“出户入园”饲养模式,建立福惠、海山和海园3处“出户入园”托牛场,签定意向协议奶农30户奶牛50头,引导分散养殖奶牛“出户入园”、集中养殖。新建标准化奶牛养殖场1处;购置手推式机械化挤奶器41台(套),在良教、塔尔和极乐等3个乡镇6村建立流动式挤奶点26处,进行分散饲养集中机械化挤奶,加强与乳品企业沟通,增加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养猪增重的小窍门

1)在猪的日粮中添加4%的薄荷叶粉,日增重可提高16%左右。

2)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2%的海带粉,饲养90 d,日增重可提高23.62%,饲料转化率可提高13.32%。

3)体重6~8 kg的断奶仔猪,每头每天添加30 g泡桐树叶粉,连喂2个月,比对照组增重24%;25~30 kg的架子猪,隔天每头1次喂给60 g泡桐树叶粉,连喂1个月,比对照组平均每头多增重14%。

4)在仔猪饲料中添加3%~4%艾叶粉、育成猪添加1.5%~2.0%,可使日增重提高5%~8%,饲料消耗率降低7%~12%。

5)在猪的日粮中添加2.5%~5.0%的松针粉,日增重可提高30%左右。

6)在猪的日粮中添加3%~7%的槐叶粉,日增重可提高10%~15%,节约饲料10%以上。

7)在小猪的日粮中添加4%的香菜,日增重可提高11%~23%。

8)用芝麻叶喂猪,可代替37%的稻谷,且日增重提高20%左右。

9)冬季,在猪的日粮中添加2%~3%的动物油脂,可使猪增重提高12%~15%,节约饲料8%~10%。

来源:周口日报

2015-02-26

蒋汉元,男,1975年生,兽医师。

猜你喜欢
大通县饲草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凝心聚力共创校园足球美好未来
关于青海省大通县公益林管理的探讨
如何用不等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